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1)

文/强大的小萌萌

本文共计3245字,预计阅读3.5分钟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2)

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相当于抽签

如果要给人生第一份工作一个比喻的话,我觉得抽签再合适不过了。这个时代的职业千千万,而我们要从它们之中选择一个,付出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青春。

你能保证当下选择的这个工作,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适合自己的吗?不能。

你能保证当下选择的这个工作,不会在几年之后被AI取代吗?不能。

所以,我们的第一份工作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选择时真的很像在抽签。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3)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也曾经说过:“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相当于抽签,一开始就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概率并不高,而且需要经过数年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转向适合自己的工作。

所以第一份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踏入社会的一个桥梁,并不是我们最终要从事的职业。就像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航空公司的服务人员,而现在却在做自己热爱的视觉引导师,经营自媒体。在中国,有一半的人第一份工作和最终从事的职业大相径庭,就连我们熟知的很多商业大佬、知识大咖也不例外。

马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他31岁时才辞职转战互联网行业,义无反顾的扎根下去。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兼CEO脱不花,最早的工作是办公室小妹,做打字、接线、买盒饭、管理仓库等打杂的事物。就连年轻的歌手毛不易,之前居然是一名男护士,后来才转入歌坛。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4)

可见,第一份工作在我们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如同沧海一粟,并不能决定什么。

所以首先想告诉正在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朋友,虽然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工作没有对错之分,只要你抱着一颗初心,迟早都能抵达目标。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5)

你生命中的每一份工作都是未来发展的基础

现在追忆一下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大三的时候去法院实习了一段时间,发现体制内的工作并不适合我,所以我放弃参加司法考试,决定毕业后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但是当时受到认知的限制,我对职业没有特别长远的规划。刚毕业,身上也没有明显的长板,对于自己将来具体要做什么工作,很茫然。

那时是2007年,当时的互联网也没有现在如此便利,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丰富的用人单位和求职信息。我们找工作的途径就是招聘会。我记得那时候打印了很多份简历,打算奔赴各大招聘会了解一下行情。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6)

招聘会里的展位很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位,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因为是室内的展厅,现场可以说是人挤人,我基本上是被人流裹挟着边走边看。遇到还不错的行业就停下来排队留下自己的简历。幸运的是,在我去的第二个招聘会上,就被深圳航空的面试人员递了二面的条子。

二面是在深航位于西坝河的楼里进行的群面和谈话,现在因为过去了太久,实在想不起当时的面试题目和紧不紧张了,只记得自己全程都在努力保持微笑。面试过后,被安排参加了个体检就过关了。

现在回想起来,找到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的过程稀里糊涂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看着行业不错待遇不错就进去了。

所以我想告诉在找工作的你,现在的信息获取成本比以前小多了,互联网如此发达,你完全可以在找工作之前为自己做好定位。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7)

自己喜欢什么行业?能力如何?有哪些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它们需要什么岗位?岗位职责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招聘网站上查到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概率。

但其实无论你在现阶段找到了多么满意的工作,之后有可能还是想要转行,原因有两点:

1.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父母那辈人可以一辈子在一个工厂里上班,但是现在几乎不可能,现在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多。行业的更新速度也不容小觑,很多几年前的大火行业,因为一个新技术的诞生就消失了。这就意味着,未来一个人只从事一个行业或者在一个企业工作的几率很小。

2. 刚毕业时,你所了解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因为认知有限。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你的眼界开阔了,认知升级了,你会自我驱动转换到价值更高的职业赛道之中。

所以说你的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开阔眼界,认知升级。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8)

我想还没走入工作岗位的你,一定想知道像我这种工作了12年的老司机,当时在第一份工作中收获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后来又是什么因素让我选择了转行?

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财富,我总结了以下3点:

1. 第一份工作让我了解了社会和职场规则。

其实刚走出大学,第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职能是帮我们完成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从一个怯生生的状态,到可以从容淡定的自己处理事情。

在我刚入职一个月的时候,因为定错一张机票导致旅客没能按预定时间登机,被那名旅客狠狠地臭骂了一顿,最后事情还是主管帮我出面解决的。那天晚上我觉都没睡好,一直陷在深深的自责情绪中。但是历练了3个月以后,我的出错率降低到0,即使有了突发事件也可以应对自如了。

第一份工作让我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楚了职场规则。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9)

2. 第一份工作让我认识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更适合什么职业。

在了解社会的同时,还要了解自己。正如德鲁克所说,我们都需要经过数年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转向适合的工作。在学校时我们以为很了解自己,但其实不然,真正工作见过世面以后你才真能了解自己的内心。

第一份工作让我变得成熟,在大学校园我的视野就仅限于老师、同学、校园、考试,工作后我接触到了航空领域,接触到各行各业的旅客,他们中有很多商务人士,经常往返于各大城市。在跟他们的交流中,我打开了自己的视野,开始主动分析自己更喜欢的领域是什么,为转行做准备。

脱不花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做的是卖盒饭、送材料的活,但是她每周末晚上都会去一家酒吧听免费讲座。在那里她听到了时任北京奥美总经理的湛祥国先生授课,讲如何做提案。这就为她后来成为项目负责人奠定了基础。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10)

所以第一份工作就像一个试探器,我们不能傻工作,而要抱着好奇心去听、去看、去思考,挖掘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开阔视野,很快就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3. 第一份工作让我培养了基本的职业能力,链接了人脉。

第一份工作还给予我了很多专业的培训,比如企业文化、服务礼仪、沟通交流、客户话术等等,这些知识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以至于在我后来进入传媒行业后,这种沟通交流和商务礼仪的能力帮助我赢得了客户的好口碑。

没有无用的学习,我们学到的每一个知识在后面的人生都能派上用场,这是件很神奇的事情。所以在第一份工作中,你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这样即使你将来转换行业,这些知识和能力依然可以迁移到新的工作中,你的时间就没有浪费。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11)

说到人脉方面,我要拿马云举例,他的第一份工作虽然是大学老师,但也正是因为在这份工作中认识了一位西雅图的外籍教师bill,才从聊天中知道世上还有互联网这个事物,打开认知大门。后来马云才去到国外,真正看到互联网,看到了未来。

尽管第一份工作可能和最终你从事的行业没有关系,但其实我们在每个工作中你的做事态度、学到的知识、遇到的人脉,都决定了你未来发展的走向。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12)

既然选择第一份工作像抽签,如何抽到上上签?

什么是上上签,有人可能会说:“当然是工资高、自己喜欢、平台大,还离家近的工作啦!”

普通人很难一毕业就找到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工作。

看到过一些学者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做出分析:

第一份工作要找工资高的,因为前期的工资是基础,决定了以后的薪资发展。也有人说第一份工作的工资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积累经验。有人说第一份工作要选大平台,因为大公司培训机制好,以后跳槽简历好看。也有人说第一份工作要找小公司,小公司灵活,锻炼的机会多,成长更快。

你会看到,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找工作这件事,谁说的都挺有道理的,但是难免片面。因为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大家不可能都是单一的剧本。所以我不会说工资高的工作就一定好,平台小就一定不好的话。

事业发展上上签(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犹如抽签)(13)

我想说的是,第一份工作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如果不喜欢你很难享受其中发现其他的机会。除此之外,通过本文的论述想表达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都可能抵达成功,但要记住以下4点:

1. 在工作中要开阔自己的眼界,不做井底之蛙。你做了服务员,但不代表一辈子都是服务员,你还可能是下一个“小岳岳”。

2. 在工作中要更好的认识自己,发现优势,寻觅更适合自己的行业或岗位。职业不是一个定终生,而是在不断调整的,你要觉察自己的优势和社会的变化。

3. 在工作中链接人脉。人是纽带,一个人的一句话可能点醒你,马云就是最好的例子。

4. 随时保持好奇心。不要安于现状,笃定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萌萌一页纸工作法,用一张纸和一支笔解决所有职场难题。欢迎关注萌萌,开启一段奇妙的视觉思维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