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岁月留声·港影港乐”香港影展正在蓉城举行,本届影展的开幕影片是经典影片《我和春天有个约会》,24年后,影片的导演高志森、主演刘雅丽来到成都与影迷见面,观影现场火爆,高志森坐在观众当中与观众一起观看修复版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场面温馨感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志森曾与张国荣合作9次,与梅艳芳也有交情,他拍出了《南海十三郎》《花田喜事》《家有喜事》等经典影片,影展期间,高志森接受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深情回忆了与张国荣、梅艳芳合作时发生的故事。

“他是唯一一个把戏带回家的演员”

高志森1979年开始编写电影剧本,1984年起始执导电影,1984年至1989年共执导了十部影片,1995年开始主导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南海十三郎》《剑雪浮生》《蝴蝶春情》《容易受伤的女人》《花田喜事》《家有喜事》等影片。高志森和张国荣合作过9部电影,《失业生》就是高志森当编剧的第一部电影。

张国荣梅艳芳绝版对唱(著名导演高志森成都忆张国荣梅艳芳往事)(1)

高志森接受成都商报独家专访

2018年正值张国荣离世15周年,在回忆起“哥哥”张国荣时,导演十分动情,“他是我合作过那么多个演员里,唯一一个把戏带回家的人。别人演戏,当我喊‘卡’,(其他演员)一转头什么感情都没有了,但是张国荣不会。我和他经常约到咖啡厅,有一次来了呢,他显得很忧郁,那个时候他刚拍完《霸王别姬》,演的花旦(程蝶衣),那个气质还留在身上。两个月以后我又约他在咖啡厅见面,他一坐下呢,就很痞,长了胡子,神态很狂,啊,那个时候是拍一部警匪片,他在里面是个探长。他说他不能同时接两个戏,不然会精神分裂,你可以想象,这是一个专一的投入的艺术家,而且他一定是非常敏感的,这就是张国荣给我的印象。“

张国荣梅艳芳绝版对唱(著名导演高志森成都忆张国荣梅艳芳往事)(2)

《家有喜事》海报

在拍摄《家有喜事》前,张国荣住在加拿大,高志森在飞往加拿大请他拍电影的时候心中非常怀疑,“哥哥”怎么会愿意回来呢?“结果他非常开心见到我们,立刻就答应下来。”导演笑着解释:“不是因为我的吸引力哦,那个时候他已经退休了,在加拿大的房子好美的,在温哥华的一个半山腰上,从泳池可以看到整个温哥华,你能想象吗?但是每天早上差不多七点钟,会有大巴车停在泳池边,有人拿着喇叭说‘大家下车了,这就是张国荣的家,没准从哪个窗子你们可能看到张国荣哦,可以跟他打招呼。’成一个旅游景点了!我真高兴我‘晚’去了一个礼拜,所以他听我说回国拍戏,立刻就答应我了,也不问拍什么,哈哈。”

《拾芳》拍摄角度新颖,致敬梅艳芳

“她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一辈子做了很多公益,死之前还带病为公益筹款,很关爱自己的每一个歌迷。”导演在谈及自己的新作《拾芳》时,与记者分享《拾芳》,片名原意为“拾荒”,“广东话里就是捡垃圾,当时梅艳芳去世以后,房子要拍卖的,房子卖出去了,拍卖方觉得没有价值的其他东西就被当成垃圾扔掉了,但是那些东西对于她的歌迷来说,就是宝啊!所以就有一批歌迷去把这些被扔掉的东西捡起来,收起来,然后物归原主。她(梅艳芳)自己也做过别人的歌迷,知道歌迷送的礼物的价值,所以她会专门有一个房子,放着歌迷送的东西。有个歌迷送的纪念卡,在她去世以后,这个纪念卡又回到了那个歌迷的手里,粉丝捧过来,眼泪掉得稀里哗啦。”

张国荣梅艳芳绝版对唱(著名导演高志森成都忆张国荣梅艳芳往事)(3)

高志森接受成都商报独家专访

“真人真事,这部电影讲的就是5个这样的歌迷的事。整部电影里,梅艳芳用的替身,只出现背影,只有50句对白,但从5个侧面,我塑造出一个完整的梅艳芳。“高志森表示。

电影要少一些“计算”,重心在剧本

当询问对于当下电影市场的看法时,高志森坦言,大家应该把重心放在剧本上:“我觉得现在大家想的太复杂,现在的计算也多了,成本越大的片子,计算就更多了,每个人都是专家,一个小制片也是专家,每个人都要来评判你的剧本,说你没有流量,不用明星,告诉你什么是成功的例子,要按着成功的路子走。”导演显得有些无奈,“其实观众要看的是创新,而且观众水平越来越高,所以(电影)必须有一定的品味,我认为现在很多人把流量,把明星看得很重,花很多钱请大明星,把精力放在剧本上的比重太小了,这样的片子,比例就不对了。”

采访的最后,导演对记者表达了自己今后的拍摄规划:“还会拍电影,但是会更慎重的挑选,选择小成本电影,重心会往舞台剧倾斜。”

成都商报记者 张世豪 实习生 陈雅慧 摄影报道

编辑 刘宇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