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东北地区,有这样一些少数民族,他们保持非常淳朴的传统习俗,比如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的节日习俗最具代表。

一、达斡尔族春节习俗

少数民族过春节有哪些习俗(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怎样过春节)(1)

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人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能“年年高”。

春节是达斡尔族最重要的节日,每逢节日来临,人们便停止劳作,张贴年画和对联,准备手扒肉等各种美味佳肴,并走亲访友,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从除夕开始便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家家门前要点燃堆放的干牛粪垛,当火焰烧旺时,要把肉、饺子、馍馍等食品抛进火中,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少数民族过春节有哪些习俗(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怎样过春节)(2)

除夕的夜晚,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饭,并向老者敬酒磕头,祝福老者长寿,老者也要为晚辈祝福。大年初一,大家都起得很早,如果起得晚,被认为在新的一年会不吉利。

初一的早晨,各家都要尽快吃完早饭,据说被拜年的人堵了饭碗,那就一年也赶不上好事情。拜年出去越早越好。另外,达斡尔族在春节期间,还经常进行"曲棍球"比赛等文体活动。

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活动才算结束。在腊月二十三日这天他们就开始做过年的准备了。达斡尔族也有守岁、吃饺子的习俗。据说除夕一夜不睡,来年更有精神。

二、鄂伦春族春节习俗

少数民族过春节有哪些习俗(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怎样过春节)(3)

鄂伦春族居住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

鄂伦春族使用鄂伦春语,没有文字。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在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

少数民族过春节有哪些习俗(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怎样过春节)(4)

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不多,只有春节、氏族的“莫昆”大会和宗教活动“奥米纳仁”,还有篝火节。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近现代,鄂伦春人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宗教信仰也淡出了鄂伦春人的思维,“莫昆”大会和“奥米纳仁”已被篝火节所取代。

鄂伦春族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也过中秋节、端午节、新年等节日。春节对于鄂伦春人来说是庆祝狩猎丰收、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因此鄂伦春人对春节十分重视。

三、赫哲族春节习俗

少数民族过春节有哪些习俗(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怎样过春节)(5)

春节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欢乐的节日。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令人尊敬的民间诗人(伊玛堪)在新春佳节,用诗歌把美好的祝愿献给大家。

初一早上,姑娘、媳妇、小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衣服向家中长辈拜年磕头,然后去亲戚家串门拜年。节日期间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极为热闹。

老人们向他敬酒,听他讲故事,尽兴而归。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迷恋的是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项比赛。

少数民族过春节有哪些习俗(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怎样过春节)(6)

赫哲族年节赫哲语称“佛额什克斯”,是旧历年或大年除夕之意。腊月最后一天为除夕日,各家磨面、钓鱼、贴窗花、挂灯笼。

赫哲族春节, 赫哲语为“ 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

赫哲族历来以捕鱼狩猎为生,鱼为主食。年节期间,常用杀生鱼、鱼刨花、烤熟的鱼肉条招待宾客。此外,要做“吐火宴”或用叫稠李子的野果制成的饼子,作为节令食品。

总之,各个民族都有着不同风俗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兄弟之间充分尊重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全面繁荣。各位看官,你说呢?

欢迎留言,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