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人物。他一生为国为民,曾做过惊天动地的事——熙宁变法,这是他经营了大半辈子的事业,世称“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登高望远的诗句(王安石登高望远作下一首诗)(1)

然而,也是这一场变法,千百年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

褒奖他的,如“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这样评价王安石:“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就连后世蒋介石也不吝赞扬他:“至于秦汉以后的政治家,所最佩服的就是王安石”;还有列宁也曾赞叹王安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改革家。

贬低他的,如朱熹说“安石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奸邪,排摈忠直......”;罗大经曾直言:“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作为死对头的司马光虽然不认可人们说王安石是奸邪之人,但也贬低他不通事理,太执拗。

王安石登高望远的诗句(王安石登高望远作下一首诗)(2)

当然,这些仅仅是人们针对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中所发表的看法。但对于他的文采,历来都为人称赞,苏轼曾两次感慨“王公真乃野狐精也”,以此赞扬他的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有移风易俗之志。

不过,王安石的确名副其实,他的诗词不止一次出现过我们的课本上。从“为有暗香来”的《梅花》,到“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元日》,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泊船瓜洲》,还有散文《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等......

今天要了解得是他的一首著名的人生哲理诗《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高望远的诗句(王安石登高望远作下一首诗)(3)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浙江做知县任满回家途中,路过杭州灵隐寺所作的一首诗,此时他初涉宦海,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直抒胸臆,一展宏图壮志,来表达自己豁达的情怀,不过后人都把这首诗看作是“熙宁变法”的前奏。

作者开篇第一句便交代飞来山上有一个千寻之高的宝塔,突出了飞来峰地势险峻,高耸入云,侧面反应了诗人登临此山时毅力之坚韧,雄心之壮大。其次,作者进一步描写千寻塔之高,听说在这里只要听到鸡鸣声便可以见到红日东升。

王安石登高望远的诗句(王安石登高望远作下一首诗)(4)

据《玄中记》记载:“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诗人运用典故,验证是不是只要听到鸡鸣就可以见到日升,不仅目光长远,更体现了诗人不人云亦云,想要通过自己实践后获得真知的宝贵精神。此句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不知诗人是有意而为,还是追求平仄诗律,古今诗评者猜测王安石可能意有所指,但究竟为何,至今仍无定论。抛去诗歌深意,单单看这句铺垫的写景之笔,都不可等闲视之。

王安石登高望远的诗句(王安石登高望远作下一首诗)(5)

最后,诗人吟出千古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二字先声夺人,气势紧逼,说明诗人不怕改革艰辛,也不畏惧奸邪小人阻挠。“浮云遮望眼”再次运用典故,有“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即奸邪小人当道,跟浮云蔽日一个道理,故人们经常把浮云障日比喻奸邪小人当道。

古今成大事者,最怕“浮云遮目”,我们也知道,王安石后来实施变法,就是因为有很多保守党墨守成规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废”多加阻挠,加上他被奸臣迷惑,最终导致变法失败。由此可见,诗人良苦用心,于此已见端倪,但世事无常,人心难测。

王安石登高望远的诗句(王安石登高望远作下一首诗)(6)

作者以身在飞来峰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诗人再次运用倒序,原本是身在最高层才不畏浮云遮望眼,诗人却本末倒置。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可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登飞来峰》本来只是一首登高诗,诗人却没有过多着眼于眼前之景,点过塔高之后,就重点写出自己的感慨,来寄寓“登高望远”的哲理,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较之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具革命气势。

王安石登高望远的诗句(王安石登高望远作下一首诗)(7)

其中,读到这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很多人也会想到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而言,蕴含着如果一个人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的人生哲理。而苏轼却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就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

由此可见,一个是肯定而言,一个是否定而言,但这两首诗,却一脉相承,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极具深刻的哲理性,这也是我们经常引用这两句当作座右铭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