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鼎记中,老奴才海大富奉顺治之命,从五台山回宫调查董鄂妃之死这个陈年旧案。尽管海大富深信董鄂妃之死必有蹊跷,而且还有神秘仵作这个人证,但是他继续查了很多年,却始终找不到真凶,简直一点线索也没有了。直到得知慈宁宫中隐藏着一位武林高手,海大富立即重新锁定了重要嫌疑人,即太后本尊。

鹿鼎记康熙围场(得知太后会武功)(1)

张一山版《鹿鼎记》中的太后

太后是名门贵族,打小就被养在大宅门里,即使出个门都不太可能。她顶多也就会一点瑜伽健身术,根本不可能会武功。现在突然得知太后会武功,海大富自然眼前一亮。而同样得知这一情况的小玄子却出奇的淡定。小玄子虽然是个孩子,但是精明不在海大富之下,为何他对太后不产生怀疑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网友曾做过解释,说是小玄子根本不知道教自己功夫的师父是太后本人。既然不知情,自然也无所谓怀疑了。我们简单看一下他的论证。

第一、在海大富去慈宁宫动手之前,他并不知道太后就是幕后的武林高手。原文证据如下:

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家世亲贵,累代大官,家中数世为后,她在做闺女之时,便要出府门一步,也千难万难,从小不知有多少奶妈丫环侍候,如何能去偏僻凶险的蛇岛,学这等旁门功夫?她就算要学武功,也必是学些八段锦、五禽戏之类增强体魄的粗浅功夫,说什么也不会学这“化骨绵掌”。多半她身畔亲信的太监、宫女之中,有这么一个武功好手,只盼太后吩咐此人出手。——《鹿鼎记》第六回

动手之后海大富自然是知道了真相,躲在远处的见证人韦小宝自然也知道。不过这一情况康熙并没有立即知道,直到韦小宝告知,康熙才知道太后曾经跟海大富大战三百回合。

鹿鼎记康熙围场(得知太后会武功)(2)

太后与海大富大战三百回合

第二、康熙本人也没有亲口承认过是“太后教自己武功”,他只是承认了自己学的武功确实是武当派的。原文证据如下:

康熙叹了口气,说道:“我早料到,你知道我是皇帝之后,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跟我比武了。”韦小宝微笑道:“我一定跟以前一样打,就只怕不容易。喂,小玄子,你的武功到底是谁教的?”康熙道:“我可不能跟你说。你问来干什么?”韦小宝道:“鳌拜这家伙自以为武功了得,对你摩拳擦掌的,倒像想要打人。我想你师父武功很高,咱们请你师父来对付他。”康熙微微一笑,摇头道:“不成的,我师父怎能做这种事?”——《鹿鼎记》第五回

可以看出,康熙的口风很紧,对好朋友“小桂子”也不透露自己师父的信息。康熙的不透露,不能证明不是太后,当然也不能证明就是太后。

第三、太后本人也没有承认过自己教了康熙武功。原文证据如下:

太后厉声喝道:“好奴才,你……你……装神弄鬼,以少林……少林……少林派武功教小桂子,原来自己是崆峒派的。”海老公喘息道:“不敢,大家彼此彼此!太后以武当派武功教给皇上,想诱奴才上当。不过……不过那‘化骨绵掌’是蛇岛的功夫,奴才几年前就知道了。”——《鹿鼎记》第六回

所谓“太后教皇帝武功”,只不过是海大富自己说的,对此太后只是没有反驳,也不一定就是她默认了。

总之,海大富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太后会武功,他只是认为太后身边养着一名打手。直到慈宁宫大战,仓促之间,海大富才形成了一种推测,认为是太后在教皇帝武功。这一推测,太后本人没有回应,康熙也从未证实。所以,认定教皇帝武功的另有其人

鹿鼎记康熙围场(得知太后会武功)(3)

陈小春版《鹿鼎记》中的海大富

这么推测似乎还是很有些道理的,但是也有一些牵强,比如说太后没有反驳海大富的说法,这里面其实默认的成分很大。至于面对韦小宝的建议,康熙的微微一笑,“我师父怎能做这种事?”,也很大程度上是在暗示康熙知道自己的师父就是太后。太后人品贵重,怎么能去跟鳌拜干架呢?康熙自然要微微一笑,然后摇头否决。

其实,如果继续往后面看,看仔细点儿,原著中更是有实打实的铁证的。正是在建宁公主出场之时,书中明确地说明了教康熙的武功是太后本人。原文铁证如下:

先前太后教康熙武功,建宁公主看得有趣,缠着母亲也教,太后点拨了一些。她见母亲敷衍了事,远不及教哥哥那样用心,要强好胜,便去请宫中的侍卫教拳。——《鹿鼎记》第二十一回

可知,教皇帝武功的正是太后本人,这是无可置疑的。那么,既然如此,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康熙对太后会武功不产生质疑呢?主要有两点,下面看看有没有道理。

首先,康熙对太后非常敬爱信赖,不容易对之产生怀疑。

康熙小时候无依无靠,是太后将之带大的,康熙对太后自然非常依赖。康熙早已把韦小宝当成知心好友,但是当韦小宝说出太后的种种劣迹的时候,康熙还是佷持疑,他心目中太后不是那样的人。

当时康熙的心理活动是,万一小桂子信息有误,岂不是冒犯了太后吗?母子之间恐怕也要有疙瘩。因此,他才要冒险去慈宁宫打探一下,一定要亲自验证之后才肯相信。所以,即便太后有一些异常,在康熙看来也会不知不觉地选择无视。

鹿鼎记康熙围场(得知太后会武功)(4)

马浚伟经典演绎小康熙

其次,太后表现出的“会武功”实在稀松平常,根本不足以引起皇帝的疑心。

太后是旗人,旗人好武,太后怎么也得会两下子。她教的武功又是武当派的,在当时武当派的武功也是很流行的,正像现在可以随处可见的广场太极。太后耍两招太极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太后表现出来的武功不仅是常见的武当派武功,而且都是平平无奇的一些粗浅功夫。太后真正的武功自然是藏的很深,如果她把自己高强的武功展示出来,那康熙才会惊讶质疑。

同样隐藏自身高深武功的还有海大富。海大富教韦小宝少林派大擒拿手和大慈大悲千叶手,固然是韦小宝学的很差劲,海大富教的却也都是粗浅功夫。少林功夫和武当功夫一样,都是流行的广场舞,不足为奇。

再加上这都是一些粗浅的功夫。康熙明明知道这是海大富教的,却也没有质疑这个“会武功”的老太监。也正是因为明白这是粗浅的功夫,当韦小宝说让背后的师父出马对付鳌拜,康熙才会“微微一笑”。康熙因此不质疑海公公,同样的道理,自然也不会怀疑“会武功”的太后。

至于海大富为何会据此锁定慈宁宫,主要是因为这些小玄子身上的“粗浅功夫”明显是在跟自己试探碰撞,见招拆招,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海大富才锁定了太后,才有了后面的将计就计。

鹿鼎记康熙围场(得知太后会武功)(5)

陈小春版《鹿鼎记》中的太后

最后总结一下,康熙之所以不怀疑会武功的太后,一方面是因为出于从小就养成的对太后信任依赖,另一方面是因为太后的“武功”只是一般般,不足以引起康熙的起疑。太后的“会武功”其实也是一种伪装,康熙早就见惯不惯了,自然不会觉得奇怪。以上两点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种解释。第二点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知各位友友们觉得有没有道理,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交流!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坚持原创,感谢支持!

喜欢的朋友请点击添加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