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位教授的文章,说现在阶层固化,阶层流动难,寒门难出贵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寒门出贵子的现代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寒门出贵子的现代人(现在是寒门易出贵子的时代)

寒门出贵子的现代人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教授的文章,说现在阶层固化,阶层流动难,寒门难出贵子。

他说,上世纪80年代,清华北大80%的学生是工农子弟,现在清华北大在校学生农村出生的占比不到20%,而高考农村考生占比在60%以上。

在他的文章后面,有一大批文章分析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大致的原因是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经济基础差,父母教育缺位,爷爷奶奶溺爱,农村不良生活环境的浸染,眼界不宽,见识不广等。

面对统计数据,不能不折服。但对这些文章分析的一些原因,如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村经济基础差,父母教育缺位等,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很难认可。

我是八三年考上大学的。我的老家,在内地一个贫困偏僻的山区小县。在我上初中高中的那个年代,城乡差距比现在要大得多。上初中农村基本还没有解决温饱,上高中温饱是解决了,但也仅限于填饱肚子,谈不上营养。家里供给我每天一毛钱的菜金都非常吃力。学校是交一毛钱发三张券。食堂每顿凭券给你舀一碗汤,冬天是萝卜汤白菜汤,夏天是冬瓜汤南瓜汤轮着来,基本上见不到一片半片冬瓜南瓜萝卜白菜,更没什么油星子,就是一碗水下一顿饭,学生由于营养不够,多数长得身材矮小,精瘦精瘦的(高考体检时刚好碰到个熟人,给我把体重写成100斤,但他没有告诉我,90斤是合格线,大学入学体检时我只有89斤,差点入不了学。得医生手下留情,让我过一个星期再去称重。一个星期后去称重前,我啃了两个大馒头,喝了一大盆稀饭,总算有九十一斤)。

我很想有一本新华字典,碰到不懂的字可以查一查,但到高中毕业也没有遂愿。

英语课缺老师,开开停停,连单词拼读都没学会,读音都是自己用汉字标注,高考等于少掉了一门半门。物理课,碰到难题老师也不会做,高考前有个同学问物理老师一道难题,老师到临考也没做出来;后来高考物理20分的压轴题,就跟那个题目十分相似。语文课小学到高中,老师都是用家乡土话教学,碰到一两个外地老师用普遍话教学,反而听不大懂(刚上大学去食堂打饭,像个哑巴,要什么菜只好用手指,师傅打错了菜,也没法说,只好付了菜票,胡乱吃下去);当然也欣赏不了汉语的音韵美,写作文不可能平仄谐调;也没学过汉语拼音,高考拼音五分也只能干望着。

寒暑假没时间没精力复习功课。暑假双抢——抢种抢收;寒假砍柴——挣学费。

还有更大的压力。当时高考录取率太低,考大学几乎像买去中大奖。亲戚朋友担心考不上大学,在学校熬坏了身子,又没做惯农村的功夫,将来肩不能挑,背不能扛,负不了重,扶不了犁,掌不了耙,成为一个全须全尾的废物,都劝父亲放弃。好在父亲看我们兄弟读书,成绩还可以,脑瓜子还比较聪明,毅然决然地说:舍不得秤砣,打不下枣子,就赌一碗。

现在在农村师资力量比大城市当然差一些,比如老家县里高中的老师985、211毕业的少,多数都是二本师范生,中小学老师还有不少是原来县师范毕业的。但不管怎么说,不至于缺老师、没老师,也不至于老师还有题目做不出。老师上课也都是用普通话教学。因此,师资差距,对学生成绩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导致与大城市学生高考分数差距悬殊。

农村家庭大部分成年人都在沿海城市打工,个别特别困难的有低保,不至于子女吃不上饭菜,买不起参考书。

农村的土地多数承包给种粮大户了。没承包的,大多只种一季水稻,没什么农活要子女干,学生寒暑假可安心复习功课。

现在上学读书,考不上大学,也不用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都是到沿海城市打工,总是知识越多越好,文凭越高越好,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上学读书的后顾之忧。

但我的这些看法,在统计数据这个铁证面前,显得羸弱无力。

今天传来消息,老家的一所重点高中今年考取了两个清华,是30年来的第一回,学校在敲锣打鼓庆祝。

我查了一下资料,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学生7441人,中国有2856个县级行政区,如果每个县级行政区都能考起两个清华,那清华农村学生的占比,与80年代相比,没有太大差异。

我甚至想到,农村比以往更容易出贵子。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贵子指的是什么?我认为,能够改变寒门处境的子女,就可以称作贵子。

能够从偏僻乡村的农民子女,通过奋斗达到中产,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样的子女,当然是贵子。

网上说,寒门再也出不了马云马化腾刘强东。若以此为标准,不仅仅是寒门出不了贵子,高门也很难。

其次,根据这么一个定义,我们就不能仅仅盯着清华北大这两所学校,甚至不能仅仅扩大到九八五、二一一,一些普遍的一本二本都可以算进来,考上了都能算寒门出贵子。

自从大学扩招,考上大学的难度低多了,农村地区有大批的学生考入了各类大学。

咱们国家大学的学费不高,而且贫困家庭子女进大学就能申请到助学贷款,能申请到勤工俭学岗位,决不会因为贫困而辍学。也不会因为大学学费而背上巨额债务。

一些普通的一本二本毕业生,比如说警官师范医科类学校的毕业生,哪怕最后到乡镇当个警察,做个老师,当个医生,也可以买得起车,在县城里买得起房。有房有车,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不就是中产吗?

这样的人在农村不是一个两个的个别现象,而是一大批一大批,因此应该说,现在寒门容易出贵子。

我们不能老拿农村子弟不能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来落户买房,就说中国的阶层固化。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公务员子女也没办法到北上广深来落户买房,这是因为国家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过度扩张所致。

特大城市也不是关门不能流动,只是设了个门槛,超过这个门槛的可以进来。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就公示招录了好些个名不见经传的院校的毕业生。再比如,那些招分不顶高的各大学医科本硕博连读,拿到博士学位后,可以在任何一线城市轻松找到工作,年薪都是数十万,落户买房不是问题。

因此,可以说只要高考在,国考在,冰花男孩现象一定在,中国的阶层一定还在有序流动,阶层还没有固化,只要肯努力,寒门能出贵子,也易出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