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新时代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上海市特级校长曾宪一新学期致辞)(1)

校长新时代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上海市特级校长曾宪一新学期致辞)(2)

师生共同做学问

——2022学年开学典礼致辞

教师是学问的代名词,是智者的化身,绝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做学问”。学生是以学习为生命的人,理应跟着老师学习如何做学问,师生共同做学问,和同学合作做学问,或自己独立做学问。

师生都应以做学问为荣,以不做学问为耻。我认为:做学问之道在于越来越有益于他人;做学问之趣在于越做越会思考;做学问之美在于越来越自信。

教师学会做学问,才有指导学生做学问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做学问就解放了教师,反过来也会倒逼教师做学问。我们师生都做学问,学问就会关照我们。做学问的师生最美!

做学问,首先要“学”。

学习是自我觉悟,是为自己打工,学习是一辈子的大事,吾生有涯,学无止境。要学会制定适切的学习目标——知道学什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享受学习的过程——知道怎么学。重视跨学科学习,理科应在实验室中学、在大工厂的大车间中学,文科应在图书馆、在行万里路的“研学”中学,绝不只是坐冷板凳上学——知道创造地学。我建议,教师要一直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因为一天不学习自己知道,三天不学习同事知道,一周不学习学生也都知道。学生一天不学习,全班师生都知道,学生不学习就是失职,面临着落伍的危险。比别人学习学得快的能力就是最大的学习力。

做学问,一定要重视“问”。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最后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教师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有价值!不会问问题的学生恐怕本身就是很大的问题。

做学问,还要“学”与“问”循环往复。

只学不问,是书呆子;只问不学,问不出更有价值更深刻的问题。“学”与“问”相辅相成,共生共赢。

做学问出来的思想(观点、见解)如何被别人分享和认可?最好的方式就是公开发表。展示教师的智慧,传播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让教师有更大的学术自信。学生的文章发表,本身就是成功做学问的硕果,会激发做学问的更大动力。

我建议,师生共同花大力气做以下四方面的学问:

一、做高效率学习的学问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从这个角度而言,人就是为学习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师生把学习放到多高的地位也不过分,更因为人是要永远学习的。

我认为,学习有四“huì”境界,蕴含“荟学——会学——慧学——汇学”。第一个“荟”学——荟萃精华,广学博识;第二个“会”学——参悟规律,善于学习;第三个“慧”学——智慧养成,学以致用;第四个“汇”学——古今传承,中西汇通。师生都努力做“融会贯通”之人。

激发控制学习动机:目标,规定着行为的方向;而动机,制约着学习的质量,它是学习心理的原子核。学,然后知不足,在学习上的喜新厌旧和欲壑难填正是进取心和上进心的最大体现。

调整平衡学习态度:基础学习能力指的是知识、技能、态度三元一体,其中态度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学习能力不足可以态度补,态度不足可就没法补。

催发引导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没有动力的学习是不会努力的。

适时调整学习情绪:学习情绪是一种能量,学习需要快乐的心情。要千方百计让积极的学习情绪释放,让消极情绪消失、代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快乐着学习的快乐,才是学生的专利快乐。

培养正确学习方法:方法是效率的守护神,科学的学法是学习成果的首席功臣。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善于学习的人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人。这意味着,在学习中,你要善于鉴别,能够抓住最关键的知识而抛开其余不重要的部分;你要善于思考,能够找出问题的症结并且追根问底,直到解决疑难;你要善于选择,恰当地处理好精读与泛读之间的关系;你还要掌握必要的辅助手段,利用各种办法巩固学习的成果。我们的学习理念是“不当知识容器,要做学习主人”。我们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是“兴趣引路——爱学,着眼发展——活学,知情一体——乐学,敢当主人——自学”。我旗帜鲜明地反对学习效率上的少慢差费,反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何不“书读一遍,其义即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多浪费啊!

磨练强化学习意志:人想要有知识,就必须顽强地、耐心地学习。因为散漫无以成学,懒惰无以成才。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学习不在于老师怎样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每个人天生都是好学生,贵在持之以恒。

特别提醒:光是吸收知识、资讯(接受信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修正行为,也就是修行、修炼。换句话说,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硕果。

我倡导构建认知启动式学堂,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做学问。

学习是硬道理,有条件不学习是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学习才会有道理。

在当今学习化的社会里,我们师生还要共同做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学问,还要做信息化、数字化赋能学习的学问,我们致力于建设自适应精准学习平台,就是努力实现学习的现代化,助力学生因材自学。

二、做健康发展的学问

师生都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精神健康发展。身体健康是物质基础,也是根本,师生一定要重视体育,身体棒棒的;心态阳光,心里满满正能量,才能活得开心快乐,心里美美的;人无德不立,有君子德行,做道德高尚之人;人要有点精神的,如奉献精神、钻研精神、合作精神、助人为乐精神等。一切为了健康发展!

三、做研究创新的学问

我鼓励师生追求个性发展。我校作为上海市科创特色高中,科创特色旨在培养师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主要抓手是复合型特色教师做高端科技课程,学生跟着课程做课题,真做课题也是做真学问。科创课程群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源,建设高端实验室是给师生提供研究平台,师生逐渐掌握创新的知识和技能、思维与方法,逻辑思路清晰、知识结构逐步优化、团队合作品质逐渐养成,动手实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生涯发展方向也不断明确,学业成绩也稳步提升。科创实验室成为学生的学习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师生转变了学习观念,形成了研究做学问的风气。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是研究让学习的本质意义发生。科创引领未来,科创兴邦!

四、做养成人品的学问

教师是传递爱心的,是传递自信心的。靠什么传递爱心?靠把人做好,做个好人。靠什么传递自信心?靠学识魅力,好学善思勤研的精神品质。学生要养成“感恩、善良、责任、大气”的核心人品。我们把核心人品分解到各个年级分层落地:低年段(六七年级):知恩情,讲善言,明责任,能包容;中年段(八九年级):能报恩,践善行,履责任,讲正气;高年段(十~十二年级):肯施恩,启善智,敢担当,有大气。做学问还要讲诚信、讲合作、达人成己——在发达别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社会价值。

祝愿老师们新学期学问进步常挂笑颜,祝愿同学们学业进步成绩斐然!

2022年9月1日

曾宪一:上海市徐汇中学校长 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