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持有至到期投资,上市公司放进“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一般是各类债权;投资者需要明白两个点:1、每年按照约定收取的利息,计入“投资收益”科目,而且对方没付利息,并不影响公司将利息计入利润表;是否拿到现金,只是区分记在资产负债表“应收利息”科目还是“货币资金”科目;2、摊余成本:摊余成本,顾名思义就是分摊后余下的成本,就是针对的分期付款而言的,把分期付款相对于一次性付款的多支付成本(溢价)分摊到各期简单的说,摊余成本就是某个时间点的经过分摊后的真实本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今天聊聊持有至到期投资,上市公司放进“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一般是各类债权;投资者需要明白两个点:1、每年按照约定收取的利息,计入“投资收益”科目,而且对方没付利息,并不影响公司将利息计入利润表;是否拿到现金,只是区分记在资产负债表“应收利息”科目还是“货币资金”科目;2、摊余成本:摊余成本,顾名思义就是分摊后余下的成本,就是针对的分期付款而言的,把分期付款相对于一次性付款的多支付成本(溢价)分摊到各期。简单的说,摊余成本就是某个时间点的经过分摊后的真实本金

这些概念性的东西,理解起来比较难,我们作为投资者警惕以下三个方面即可:

1、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大额减值;可能会存在虚构收入和利润的可能,通过掺水到持有至到期投资,来悄悄毁灭掉;2、减值的转回;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是可以转回的,可能会操纵利润;3、重新分类,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从摊余成本计量变为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准则的改变一般都不是好事情;

以上关注点,是希望投资者谨慎行事,规避掉一些不必要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