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张工,你来我办公室一趟”,正在奋力敲击键盘的张姐被突如其来的喊声打断了,喊她的人是部门经理,大家叫他王哥。

张姐是一家设计单位的老员工了,从23岁本科毕业就来到了这家小建筑设计单位,一干就是十二年,算是为公司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姐,最近大环境不好,咱们单位回款情况也不乐观,公司要求各部门裁员,想跟你说下这个问题。”

“裁员?意思是我要被裁员?我可是为公司奋斗了12年,怎么能说裁就裁?”

“这个是公司的决定,要求大龄员工优先谈话,你好好考虑考虑”。

张姐回到工位上,此刻她已经没了画图的兴致。作为一名大龄画图建筑设计师,她想到自己除了会画图,好像其他的都不擅长,眼泪不自觉的流了出来,她不清楚以后如何面对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既然事情已经这样,那就多要些赔偿吧。后来,张姐就赔偿问题与公司谈了好多次,但最终只获得了法定规定的一部分赔偿,张姐想有总比没有强,拿着不多的赔偿离开了。

后来了解到,张姐被离职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大多是嫌她年龄大了,超过35岁了,怕她精力跟不上。她索性在家歇了,直到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所以,面对35岁这个坎,不仅是建筑行业,各行各业都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35岁在如今社会是职场人面临的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我从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个问题,虽然不一定很透彻,但至少有了一些方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35岁中年危机这一说法是伴随着“内卷”等词语在职业圈火起来的。

35岁找工作死路一条 我建议提前做好这几件事(1)

并不是所有职业都有35岁这一说法。比如体制内的公务员,教师等,本身换工作的就很少,只要没大的问题干到退休是可以的。再比如像银行,医院,国家电网等,也多不会有年龄焦虑,基本都可以安安稳稳的干到退休,而且升职加薪空间很大。

真正有35岁这一说法的,主要还是私企为多,比如高档写字楼里的看似光鲜亮丽的白领们。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行业,“卷文化”的应运而生,到了35岁后身体、精神各方面跟二十多岁相比差很多,新人替旧人,这也是很多私企单位的做法。35岁后干什么,这一问题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那么,35岁后我们还能干什么?这主要取决于35岁前我们在干什么。

其实,好多行业是成人以后任何年龄都能干的,比如送外卖,送快递,开滴滴,进厂...但是正因为这类工作谁都可以干,并且不能产生长久潜力价值,所以,不到不得已,最好不要在35岁的时候步入这行业。当然,作为过渡阶段可以,前段时间,看一条新闻,一名女建筑设计师因为工作繁琐,加班多,而辞职选择做一名保安。她就是为了多些学习时间,充实自己,为以后打基础。

那么,面对35岁中年危机这一现状,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放下手机,卸载游戏和短视频app,如果不卸载,至少保证不沉迷。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考虑跟自己相关专业的一些职业资格考试,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提高在本工作岗位上的核心竞争力,也为以后跳到到相同或者相近的行业做好准备。比如,做工程的,可以考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等。

35岁找工作死路一条 我建议提前做好这几件事(2)

第三,发展自己的第二、第三副业。身边就有不少在带货的同事,有的同事因为带货收益比工资高辞职专心做副业了。所以,考虑下自己爱好什么,从兴趣点开始,但是一定要坚持,坚持三年,三年后做的好话同样有底气面对35岁中年危机。

在这里我推荐几个副业思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想想。各平台带货,学视频剪辑或者PS接商单,拍短视频,写文章小说等。

做副业最好不要选择送外卖等时间沉没成本较高的行业,因为没有技术,不能随着时间,熟练度的提高收益最大化。

第四,行动,心里想一万次不如动手做一次。


总之,35岁是人人都会面对的问题,但不是人人都会有危机,还是要看我们如何对待。朋友们,从你看到这篇文章开始,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证明“35岁后我们能干的很多”!

我是张工笑谈江湖,一名成长中的职场人,也是一名职场干货分享者,如果你也喜欢我的内容,点赞加关注吧,我将持续分享成长过程中发生在职场的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