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读书格言书籍(四个不同家庭的)(1)

《有喜》

钟二毛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

《有喜》讲述了四个不同家庭的“有喜”故事:事业有成的中年夫妻反复而坎坷的有喜之路;老夫少妻之间极限拉扯的有喜故事;由婆媳问题引发的有喜意外;失独老人努力争取来的有喜结局。小说涉及试管婴儿、丁克与伪丁克、失独老人等诸多热点话题,聚焦不孕不育人群的自救之路,呈现普通人的困境与选择。

“宫内好运”第二次密谈

“宫内好运”微信群有人发消息。一看,是李丙运。

“钱总、孙大教授、赵先生,有空吗,今天晚上来水库我的鱼塘吧,继续全鱼宴。大家好久不见,聚聚喽!”

“啥意思?李丙运种上了?”这是孙安好第一反应,但话肯定不能这么问。

钱其内回复了:“那就聚聚。今晚见。另外二位也来吧,随意聊聊。”

孙安好也答应了。答应的原因,第一,正好下午在分校区有课;第二,也想刻意回避下尤曦,不然两口子除了上班就是共居一室大眼看小眼,一切言行举止都离不开“怀孕”两个字:吃什么是为了怀孕,用什么也是为了怀孕,防污染、防辐射,起居、洗澡、走路、上楼、下楼都是为了怀孕,注意这个注意那个,连说话都要为了怀孕避讳一些不吉利的词语,如“流失”“垮掉”等。适当分开,大家都轻松一点。

赵一宫,仍然没回复、没动静。

傍晚的水库公园,何其静美!一抹绸布一样的晚霞缠绕在天边,颜色由猩红逐渐暗淡成褚红,最后黑成褐色。有群鸟在头顶掠过,翅膀扑腾的声音清晰可见。晚饭时间,休闲的市民早已离去,偶尔见有人在林中跑步。由远而近传来蛙鸣,呱呱作响,既打破了宁静,又让宁静显得更宁静。

“这环境!下次要叫尤曦来,散散步,呼吸一下负离子。”孙安好心里想着。

李丙运早早就在荔枝林前等候,看到孙安好,大力挥手:“嘿,我们的孙大教授来了!”

钱其内早到了。

赵一宫,没来。

李丙运的妻子照例穿梭于厨房与鱼塘前的空地之间,时不时给石桌上的功夫茶添加热水。

家庭读书格言书籍(四个不同家庭的)(2)

“赵一宫先生又没来?”孙安好坐下石凳,说了一句。

“一直没有回复。”李丙运又拨弄了下手机,看了微信群,“我单独加他,他也没通过。”

“这个神秘的赵先生。”钱其内也看了下手机。

李丙运叫大家聚会,肯定有他的原因。简单聊完赵一宫,一杯烫嘴的功夫茶喝下去后,孙安好、钱其内都等着李丙运开门见山。

李丙运故意憋住自己的话题,倒是先问起大家来:“钱总,孙大教授,你们成功没有?”

钱其内先是身子往椅背一靠,然后抱着手,头斜斜望着黑下来的天空,最后缓缓摇头:“没有。”

李丙运轻声一“哦”,然后又问:“孙大教授呢?”

“没弄成。”孙安好前倾着身子,端着新倒的一杯茶,“就差一点点。”茶杯很烫,说完,孙安好赶紧放了下来。

李丙运没说话,自己起身,钻进厨房去了,足足有五分钟,才出来。在外面的孙安好和钱其内一时找不到什么话题,颇有点尴尬。好在天色如墨,互相看不仔细对方的神情,也就应付了过去。

李丙运回来了:“让我老婆现撬了几十个生蚝,你们还是要补补。我运气好,老婆怀上了,今天是第六周了,第二次B超通过了。”

“哇,祝贺,祝贺。”孙安好、钱其内不约而同举起茶杯。

“谢谢,谢谢。”李丙运捏着茶杯一一碰杯,“你们会接着我的好运气的。”

这话说得让人高兴,吉利。孙安好、钱其内脸上肌肉松弛下来,怄在肚子里的一股闷气,一呼而出。正好,全鱼宴上来了。李丙运老婆轻轻说:“慢慢吃。烤生蚝,还得20分钟。”

“让你老婆一起来吃点,别累坏了。生蚝不着急,一会我们自己烤都行。”孙安好夹了一块鱼,对李丙运说。

“没事没事。刚怀上,不碍事。这在我们乡下算什么!我母亲生我的时候还在地里干活呢。”李丙运说,“我们农村人没那么娇气。”

“不能这么比。时代不同了。孕妇还是要多多注意,劳逸结合吧。”孙安好说。

“我同意孙老师孙教授的观点,时代不同了,你还是要注意下。”钱其内把西装脱掉,甩在空余的石凳上,两手一抹大腿,裤管提了上来,露出毛茸茸的腿肚子,“我也是农村长大的,那时候哪里听过生孩子困难这种事,比我们大一轮的那些人都是一年生一个、一年生一个,下蛋似的!另外,多少人为了要儿子,竟把刚生下的女儿给送出去,甚至直接丢到山沟沟里,现在想想真是作孽。”

“以前农村生孩子,下蛋似的。现在呢?情况也变了。农村里不孕不育的情况也开始多了起来。原因其实很简单。”钱其内一边说一边放下裤管,因为桌子底下有蚊子,“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长年在城市里打工,他们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一样也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生活环境一样呼吸雾霾、被各种辐射侵害,他们很多人在工厂工作,长时间加班不算,更可怕的是各种有毒气体,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人的精子质量下降,都会导致不孕不育。问题是,他们不会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还是觉得生孩子嘛,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自然。”

家庭读书格言书籍(四个不同家庭的)(3)

孙安好没有农村经验,只有听的份,但确实觉得钱其内分析有道理:“我补充一点,我在大学里,习惯做研究,尤其是生孩子困难这事发生在自己头上后,我认真做了一些调查和分析。第一,有组数据值得警惕,国家卫计委相关部门有一个统计,中国2016年约有近4500万不孕不育症患者,而且每年以数十万的速度递增。统计到2016年,全国有育龄夫妇约二点四亿人,不孕不育发生率大概在12.5%到15%,也就是说,每八对育龄夫妻中就有一对不孕不育患者。这个数据很可怕。第二,不孕不育为何这么多?刚才钱总讲了一些,我再归纳一下。一,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空气污染、电子产品辐射、食品添加剂滥用都在悄然无声地影响着人的生育能力。二,生活节奏、工作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男人的精子质量和女性的排卵功能。三,人工流产现象随处可见,并且不被当回事,也导致了女性不孕症增加。人民网有个新闻,中国孕育工程发布的,说不孕不育发病原因中,单纯女方因素约为50%,单纯男方因素约为30%,男女共有因素约20%。”

还有些数据,孙安好记不得了,暂停了下来。

“唉!”钱其内一声长叹。

“还有,我还没说完,第四,现在的人要孩子都很晚,错过生育黄金时期。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是20到30,35以后怀孕的成功率大大减少,而且自然流产概率大大增加。可是,现在有多少女性能30岁就要孩子?30都还单着呢!现在女性受教育程度也高了,读完本科二十三四,如果再读硕士,二十六七才毕业,找人恋爱、工作稳定下来、攒房子首付,哪怕顺利,也得熬到30岁。房奴一当上,还不敢马上要孩子,还要稳几年,时间很快就到了35。上帝永远给人出难题,社会进步了,但生孩子困难了。一困难,就是超级紧张、精力压力非常大,都知道‘时间不等人’。越这样,心理压力就越大,心理压力一大,孩子就越难要到。这都是恶性循环、无解方程式。”

“孙大教授,你这番高见真应该写成文章,寄到中央去。”李丙运激动地说。

“这可不是什么高见,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孙安好摆摆手,“当然,咱们得相信这个东西会一点点变好,人们对生育危机的观念意识也会加强。”

“好在,现在的医学越来越发达,人工辅助生育、试管婴儿等技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钱其内说。

“还是不能靠这个啊,钱总。”李丙运说,“很多平民百姓是不敢去做试管婴儿的。”

“为什么?”钱其内问。

“你们经济条件好,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做试管婴儿花费之大,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承受的。”李丙运说,“我一笔一笔算过,这次试管婴儿一共花了四万块出头。一次成功还算走运,要是一次不成,做两次,两次不成,做三次,十几万的费用啊。”

孙安好还真没想过钱的问题,估计钱其内更加没有关心过:“你说的是事实。人工辅助生育、试管婴儿都应该纳入到医保的范畴才对。”

“孙大教授,以后可以呼吁下。”李丙运翻了一截冒着热气的鱼尾,夹给孙安好。

“恰当的机会,要呼吁。因为这个事情涉及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人,是几千万人、无数个家庭。”孙安好说。

家庭读书格言书籍(四个不同家庭的)(4)

李丙运妻子把生蚝端上来了。

李丙运把生蚝一分为二,孙安好、钱其内面前各码着一堆生蚝,小山似的。

“孙老师孙教授,接下来什么打算?”钱其内问。

“继续战斗。有什么办法呢。”孙安好把生蚝摆整齐,免得有的汤汁流下来,“你呢,钱总?”

“你和太太已经商量好了?”钱其内没有回答,追了一问。

“嗯。”

“那真好。我还要做我太太的工作,她太年轻,二十六七岁,没受过什么苦。上次做了一次后,想打退堂鼓了,主要是怕疼。也是,各种降调针、促排卵针,一打打半个月二十天,扎过的地方,西瓜皮一样,硬邦邦的,有时候都找不到肉扎了。”钱其内说。

孙安好点头说:“确实,做试管,受罪的是女人,关键咱们还帮不上什么忙。”

“疼也要忍过去啊,难道她不想做母亲?”李丙运给钱其内换了一杯热的功夫茶。

“年纪轻,做母亲的念头不会太强烈。她很多同学还主张‘丁克’呢。”钱其内说。

“你们是老夫少妻,得花点时间沟通。”李丙运说,又改口,“你不老,主要是老婆年轻。”

“再努力一把。”钱其内把生蚝壳拨到一边,“希望这次我们都有好运气,孙老师孙教授。”

“必须啊,咱们是‘宫内好运’!”李丙运说。

“宫内好运!”钱其内举着茶杯。

“宫内好运!”孙安好也举起茶杯,“赵一宫先生一直没出现,也祝他‘宫内好运’!”

接下来是三个月的调养。是的,尤曦选择了三个月后再取卵、移植新鲜胚胎的方案,她说:“促排卵吃的药、打的针,不少都是有激素的,对卵巢、子宫、身体都有影响,先让身体恢复三个月吧。”

“熬了这么久,也不着急这两三个月了。”孙安好也倾向这个方案。连续为这一件“小事”折腾几年的时间,孙安好甚至都有一种“不去想它了”的念头:“爱咋的咋的!”

太累了,太磨人了。

但面对妻子,孙安好还得假装平静,还得乐观,还得面对现实、接受一切,还得“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作者:钟二毛

编辑:周怡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