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水浒》的朋友们应该都会有这个疑问,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看看这“差拨”到底有多威风。

威武霸气的差拨

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要说胆子大,武艺高的,很多人第一个就会想到行者武松——毕竟这位爷可是赤手空拳打死大虫的怪物。

水浒传中官职大全(水浒中牢房里面的差拨的月薪只有3000而已)(1)

但是这差拨却似乎比大虫还霸气,我们且看武二哥刚到孟州牢城营的时候,这差拨闪亮登场的一幕。

只见那个人走将入来,问道:“那个是新到囚徒?” 武松道:“小人便是。” 差拨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

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差拨并不是不知道武松的身份和实力——对他曾经做过阳谷县都头以及景阳冈打过虎的事情门儿清,但是却依然耀武扬威,当着众犯人的面明着和武二哥勒索钱物。

水浒传中官职大全(水浒中牢房里面的差拨的月薪只有3000而已)(2)

大家一定想要知道原因,先不要急,我们且再看看林教头这位“难兄难弟”的遭遇,再做理会。

当时林冲被太尉高俅陷害,刺配到了沧州府——这还是路上好兄弟鲁智深保护的结果,不然在野猪林他就被害了,他遇到的差拨比孟州牢城营这个还要凶悍些。

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 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 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

武松那边的差拨还只是骂武松没眼力见儿,林冲这个则直接让林冲给他下拜了,还污言秽语的侮辱林冲,简直拿林冲当三孙子喝骂了,真是好大的官威啊。

其实就是个芝麻小吏

看过武二哥和林教头的遭遇,我们来回答之前的问题,这差拨到底是多大的官?为何如此威武?

管营,其实也就相当于整个牢城营的“狱长”,节级次之,相当于牢房的狱警大队长,差拨更次之,差不多就是个狱警小队长

水浒传中官职大全(水浒中牢房里面的差拨的月薪只有3000而已)(3)

若论品级的话,管营其实也就是个正八品的小官儿,节级能不能有九品都在两说之间——这两者乃是标准的“小吏”,而差拨则完全是没有品级,充其量只能算个有正式编制的底层监狱职员罢了。

但是宋朝的特色就是“吏强而官弱”,当官的貌似高高在上,但其实下面很多事情都被小吏或者那些底层人员相互勾结而蒙蔽,所以这些人其实权力很大。

比如在牢房之中,有着当年宋太祖留下的所谓“一百杀威棒”的规矩——这是因为当年宋朝在五代十国的烂摊子上刚刚建起,局部还有不少反抗的力量,自当需要用“重典”治之。

水浒传中官职大全(水浒中牢房里面的差拨的月薪只有3000而已)(4)

但此时乃是宋徽宗年间,都已经过去一百几十年了,情况和最初建国早已不同,可这些差拨们依然以此为借口,敲诈勒索新来的罪犯,否则就故意严刑伺候,打伤甚至打死犯人都在他们掌握之中。

所以林冲也只能服软,又是送银子又是递柴进信件,而武二哥虽然硬气无畏,可真的是有贵人施恩相助,否则人在矮檐下,也只能被人家摆弄,弄不好一条命就交代了。

管你之前是禁军教头还是打虎英雄,毕竟,这里乃是牢房,是人家的一亩三分地

这里不知道屈死了多少官员名士或者英雄好汉,再多他们两个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差拨的收入有多少?很少

由于差拨根本就没有品级,所以他们的具体收入我们无从得知,不过这个并不难推测。

水浒传中官职大全(水浒中牢房里面的差拨的月薪只有3000而已)(5)

众所周知,宋朝官员的俸禄是历朝历代最高的,比如二品的官员包拯包大人,一年的俸禄是2w多贯,还不包括其余粮食,衣物,马料,家属补贴等福利,折合成现在差不多是1500w人民币的样子,妥妥的月薪百万,所以包大人这清官当的是相当有底气。

不过这官员之间的贫富差距是很大的,正七品的县令大约只有每月20贯到30贯(根据县的大小和贫富等),换成人民币也有1w2到2w之间,差不多是中等白领水准

水浒传中官职大全(水浒中牢房里面的差拨的月薪只有3000而已)(6)

但是再往下就比较凄惨了,如八品的诸寺监承、大理评事,月傣分别为12贯和10贯,也就是六七千快,九品的太祝,奉礼郎只有5到8贯,也就是3k到5k人民币不等,基本就是农民工叔叔的水准了

而连等级都没有的差拨呢?其上限也就是从九品的5贯,就算再加上一些粟禄,绩绢、恩荫等福利补贴,一个月的收入满打满算也就是5k人民币,顶天了!

客观环境逼迫他们去贪

这5k收入真的不算高,而且别忘了,这些小吏们可不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儿汉,他们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这5k人民币又如何够用?

水浒传中官职大全(水浒中牢房里面的差拨的月薪只有3000而已)(7)

宋朝的典籍之中描述这些低级官吏生活的场景数不胜数,如太宗朝名臣查道,进士得官,除馆陶尉,因傣禄太低,“与妻采野蔬杂米为薄粥以疗饥”,“道不胜贫,与妻谋,欲去官卖药”。

知白州蒋元振,“清苦厉节,亲属多贫,不能赡养”,自己只能被迫“嚷寂饮水,缝纸为衣’。

而《梦溪笔谈》中的一首三班衙役的自嘲打油诗,则太说明问题了。

——“三班奉职实堪悲,卑贱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

这位仁兄说自己一个月只有区区700文钱的月薪(500块人民币),另外还有半斤羊肉的实物餐补——这多少有点有意装可怜的意思,但也真的说明这底层工作人员的收入很低,养活自己都不易,更不要说养家糊口了。

所以,这些级别的低级官吏们要想做个清官的话,那基本上只能每天喝稀粥度日了,这显然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就连那些高级官员们都没几个能做到,又岂能对他们这些小吏们提出这么高的道德要求呢?

水浒传中官职大全(水浒中牢房里面的差拨的月薪只有3000而已)(8)

那这些人该怎么做呢?只能是欺压勒索百姓搞外快了,而差拨管的正是犯人,不和他们要和谁要?所以每次新到一个犯人,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多了五两银子——差不多8k人民币的奖金一般,果然是马无夜草不肥啊。

红尘君说

所以《水浒》中记述的差拨勒索犯人的行为就完全是那个时代的正常情况了,虽然不合法,但某种程度上却是合理的

也正因为犯人是这些差拨们的唯一灰色收入,所以他们哪管你是禁军教头还是打虎英雄,哪怕就是太尉高俅进了牢房他们也先勒索了再说,否则他们自己就没法过活儿了。

咱们还是用宋朝名士范仲淹范大人的一句话来做总结好了——“吏能勤事而傣禄薄,欲其无侵渔百姓,难矣。

所以林教头和武都头受的这些委屈和勒索,其实说到底还是宋朝官员收入极度不均所导致的,也只能说是存在即合理吧。


参考文献:

《宋史》

《梦溪笔谈》

《资治通鉴》

《水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