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八。

最近互联网上,能跟现象级电视剧《狂飙》比拼流量的,大概是一个叫ChatGPT的英文名字。

这个玩意儿到底有多火爆呢?

大概就是它一个月增长1亿用户;国内卖账户的人月入10万;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严阵以待;ChatGPT因为人流量过大而反复崩溃;各大自媒体都想蹭上一波流量的程度。

人人都想“爬梯子”去一探究竟。

各个行业的人都想了解一下这个“似新生又非新生”的东西到底会给自己的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这就是新事物带来的威胁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1)

01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教授曾出了一个题:

“我们其实可以不用读书,我们只需要尽可能多地记住书本的名字和目录即可。当我们需要某种特定内容时,通过记忆快速找到目标书籍,就可以查阅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我们的大脑用来记忆书的名字和目录,一定比记忆书的内容装得多。”

学生时代的我思路完全被带走,能通过做题的惯性思维知道教授的话似乎有点问题,但我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

甚至我还一度认为教授这道题看似别具一格,实则很实用。咱们就算看过书,临到用时,还是需要再次查阅以便确认细节,正如当时写论文的我和我的同学们。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2)

可如何按照这个逻辑,能记住2个图书馆书籍目录的人是不是就比能记住半个图书馆书本目录的人更有学问?

最后大家就开始比拼脑容量和记忆力,《最强大脑》上的那些记忆“王者”就是博学大师。

我们将开始推崇记忆之法,家长们会争先恐后地给自家孩子报名记忆力培训班。

想到此处,我能明白此题的矛盾点,可这不过是肤浅之处,真正要命的问题,我还没看到。

现在,我知道此题的答案了。

教授出的这道题不就是ChatGPT吗?

而我的答案正好就是我所担心的事。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3)

02

我第一次得知ChatGPT,是看到国外的某篇论文被发现是ChatGPT创作而被撤销的新闻;此后,再次听到它的名字,则是看到ChatGPT创作的论文获得了一等奖,打败了其他人类作者的消息。

如此神奇的工具瞬间就勾起了我好奇心,犹如现在那些正跟ChatGPT打得火热的人们。

彼时,ChatGPT还只是一个小范围的学生才知悉的“隐藏技能”。

一位同学兴高采烈地给我演示了一番这个工具的奇妙之处。

两个字:惊艳!

不论ChatGPT是能回答问题,写文章,还是编程、画图,让我惊艳的并不是它的功能,而是它展现出来的智力。

“人工不智能”终于有点“人工智能”的意思了,它的智力显著提高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性,开始像个“人”。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4)

惊艳最是唬人。

某些人开始担心自家饭碗不保,机器替代人工的危机论又再一次蔓延开来。

国内互联网科技类公司顺着风潮为这股危机感添柴加火:网易打算用同样的技术去挑战口语老师和作文批改的工作岗位;科大讯飞已经决定要在5月份落地融合了国产ChatGPT的学习机;就连三线开外的高途也准备深入考研市场,推出人工智能考研问答产品。

是人是鬼都来凑一把热闹,似乎资本大户都看上了教育这片地。

学校方面则打算“用魔法打败魔法”,争相宣布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撰写论文,斯坦福大学更是着手研发检测AI写文的检测工具。

而我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ChatGPT不过是人类知识的检索员,是文化的裁缝,更是他人作品的拼接(剽窃)者。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5)

03

ChatGPT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检索工具,是基于庞大数据库之上,能够根据关键词,从成千上万的内容中快速找到目标内容,再整合成逻辑自洽的成品(文章或程序),搭配上一些人类表达特征的机器。

它只是一个检索机器。

它并没有自主创造出新的东西。

它只是记住了更多的现有书本目录、他人撰写的文章内容和计算机代码,还能以人类达不成的速度完成整合和拼凑,再假装是个人。

它“博学广识”,“博览群书”,却写不出属于它的新内容。

它就是教授出的那道题。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6)

然而,人世间最难的并不是“是非题”,而是“选择题”,是那些并没有标准答案的“取舍题”。

比如最有名的问题:“朋友A和朋友B都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比如影片《唐山大地震》中,两个孩子,到底该救谁,又该放弃谁?

再比如自动驾驶的车辆因故障失控了,它是打算冲进旁边的树林里,还是选择冲到另一边的水沟里?

再再比如班里成绩差的孩子,是不是该早早劝其认清自我,改走它路?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ChatGPT能回答吗?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7)

我承认ChatGPT是一个强大的检索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想要的资料,节省时间;我也相信它可以写出逻辑完善的论文综述,但是它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因为,ChatGPT不懂什么是道德和责任。

它懂理知法,却不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里的孤独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里的钟情。

机器不懂,历经人情冷暖的中年人都懂。

所以,我不怕被抢饭碗。我跟chatGPT根本就不在一个道上。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8)

04

再说说教授的那道题。

强大的ChatGPT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我不担心它会让我下岗,但我担心下一代会不会被ChatGPT“洗脑”。

新生事物的热闹中常常有年轻人的影子。

某宝上,参与评论的购买者似乎都是各种在校生。花几十块钱就能拥有一个写论文辅助工具,真是不要太便宜。

诸如ChatGPT这样的工具被引入后,我们是会被干倒,还是会被这条“AI鲶鱼”搅和点新东西出来呢?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9)

我们的教育模式已经站在了一个岔路口。

“乘法口诀表”已经在所有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身上形成了肌肉记忆,我们根本无需经过大脑,就能快速报出对应的答案。

我们都知道3.1415926,却很少有人还记得圆周率是怎么来的。

我们记得不少名人名言,因为写作文时要引用;我们也能完整背诵唐诗宋词,因为考试时要填空;可真要计较到底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大家还是会感叹“我们的记忆被偷走了。”

大家看《庆余年》中的名场面范闲醉酒背诵《唐诗三百首》,获得“诗神”称号而感到畅快淋漓,可他的角色设定里,还是一个穿越的现代人形机器,一个完美的AI。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10)

凭记忆力,人类确实比不上AI;凭计算能力,比不过小摊贩手里的那个计算器。

我们最拿手的并不是记忆力,而是创造力。

ChatGPT可以在自身的数据库中找寻出完美答案,整合出完善的逻辑进行强势输出。

在数量庞大而陌生的知识点面前,学生可能来不及思考,就全盘接受了它给予的结论。

甚至说,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去判断ChatGPT给予的结论是对是错;如何在它的逻辑中找到不合理;如何在“前人”的结果之中找出新的可能性。

接收比创新稍微容易一点。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11)

ChatGPT的进步依赖于我们人类创造出的新思想。若是人类止步不前,在现有的知识容量之下,Ai完胜任何人。

人类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超越人工智能。

创新的第一步一定是独立思考。

然而,思考与创新则是建立在我们本身对世界还有那么一点点了解的基础上。

我们需要“肌肉记忆”,却不能完全依赖和满足于记忆的数量。

高中之前,学生们都在吸收和比拼记忆,到了大学,才开始磨练不可替代的高端技能——思考与创新。

对于这种稀缺的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能不能再增加一些,能不能再提前一些?

chatgpt现在可以用吗(我不担心chatGPT会让我下岗)(12)

我们不能光记得书名和目录,我们要在更多更广的内容细节里,找寻世界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矛盾,我们应该去探究自然的因果。再试着用方法去推翻现有结论铸造的思想围墙。

眼下,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皆是思想围墙的守卫者。

年轻人需要方法,我们的下一代不只是需要结论,他们应该要加强学习驾驭ChatGPT的方法,让它成为人类的“仆人”。

时刻保持清醒,告知ChatGPT对与错,别被机器牵着走是新一代年轻人面临的考验。

别被机器洗脑了。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