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延垒 宋国才 张勇超

1948年9月12日,在关东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古老的中华民族迎来了自己命运的大决战。随着东北野战军出击北宁线,酝酿超过7个月的辽沈战役拉开了帷幕,也就此敲响了国民党政权的丧钟。

辽沈战役不但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首次战役,同时也是决策过程最为曲折漫长的一次战役。决策期间仅毛泽东同东北前线军事统帅林彪在重大决策问题上的分歧就多达4次,整个辽沈战役的决策过程实质上就是这4次分歧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

一、将帅初争锋,毛泽东提议南下北宁线,林彪主张进攻长春

解放战争进入第2个年头后,随着东北地区我军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的节节胜利,东北国民党军无论在战略态势还是在兵力数量上都开始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鉴于东北大势已去,1948年初,美国军事顾问团建议蒋介石从东北撤军,但这一建议却未被蒋介石所采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后,1948年3月8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公然宣称要确保东北,妄图以此牵制东北解放军主力。经过反复的争吵和协调,国民党统帅部最终确定其东北地区部署是“固守目前态势”,即凭借坚固城市工事,固守长春、沈阳、锦州三点。这三处的国民党守将分别是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总司令卫立煌和副总司令范汉杰。

就在蒋介石在东北是撤是守这一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时候,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已然开始构画决战东北的宏伟蓝图。当时的东北国民党军孤悬于关东之外,全靠一条北宁铁路(北平到辽宁省会沈阳)作为自己的生命通道,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北宁线。1948年2月7日,此时东北解放军的冬季攻势尚未结束,毛泽东就在致东北我军前线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中提出,东北解放军的下一步作战应当是南下北宁线,阻止东北国民党军撤退,将其就地歼灭。

对于毛泽东将东北国民党军就地歼灭的建议,林彪并无异议。2月10日,林彪致电毛泽东:“我们同意与亦认为将敌堵留在东北各个歼灭,并尽量吸引敌人出关增援,这对东北作战及对全局,皆更有利。今后一切作战行动,当以此为准。”但在如何阻止国民党军撤退的问题上,林彪却有着自己的看法。林彪认为长春等地的国民党军若被我军抓住,蒋介石就不会下决心撤退。以此为基础,东北局于4月18日向中央提出了完整的作战意见:进攻长春,并随时准备歼灭由沈阳增援的国民党军。预定作战时间为5月中旬。4月22日,毛泽东复电:“同意你们先打长春。”

辽沈战役决策过程中毛泽东与林彪的四次分歧(辽沈战役决策过程中毛泽东与林彪的四次分歧)(1)

◆毛泽东《关于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文手稿。

客观地讲,林彪与毛泽东此次的意见分歧属于正常的争论范畴。二人的提议均立足于就地歼灭东北国民党军,只是在实施手段上有所不同。毛泽东的办法是卡脖子,林彪则是拉尾巴。当然,毛泽东的办法更利于全歼敌军,但也要冒较大的风险。毕竟当时东北地区决战的条件还没有完全成熟。东北我军无论从兵员数量、战术素养、武器给养等各个方面来讲都还远远没有达到后来辽沈战役前夕的水平。后来东北解放军在5月份试攻长春尚且遇到困难,如果在同期勉强南下北宁线确实比较冒险。因此,毛泽东和林彪此次的意见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求“大”,一个求“稳”,虽然着眼点不同,却是各有千秋。

二、挥师战长春,毛泽东希望攻克坚城,林彪决心长困久围

1948年5月,正当东北解放军准备进攻长春时,东北我军对长春国民党军发动了一次“意料之外”的试探性攻击,但这次作战却动摇了林彪攻占长春的信心。

5月中旬,长春国民党守军出于搜集粮食和保护大房身机场的目的,主动向长春西北出击。为抓住国民党军脱离坚固阵地这一有利时机,解放军各部随即以奔袭手段发动攻击,5月24日双方发生战斗,郑洞国随即命令各部迅速撤回市区固守。5月25日,激烈战斗即告结束。此役中,解放军遭受了一定的伤亡,各级指挥员情绪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技战术上的问题也被暴露出来。5月29日,东北解放军领导人就此次作战情况向军委作了汇报,并提出了对长春进行围困的建议。

就主观意愿而言,毛泽东是非常希望东北我军能够尽快攻占长春的。解放战争自爆发以来,解放军虽然打出了许多漂亮的歼灭战,也从国民党军手中攻占了许多中小城市,但却从来没有攻克一座10万人以上部队守备的、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坚固的城市工事就成了一些国民党将领的心理支撑。无论国民党军东北“剿总”的长春、沈阳、锦州三点策略,还是其徐州“剿总”的郑州、徐州、济南三点策略,其重要的支撑点都是坚固设防的城市。长春当时号称“防务坚冠全国”,如果能够将其占领,必然可以对国民党军士气进行沉重打击。从某种程度而言,计划中的长春攻坚战就是我军对国民党军心理防线的一次总攻击。毛泽东在4月22日电中同意东北解放军进攻长春,主要的战略意图就在于此。

在接到林彪等人主张围困长春的电文后,毛泽东并没有立即表明个人观点,而是在6月1日7时复电,详细询问了林彪共10个相关问题,其中包括我军伤亡情况、长春外围工事是否夺取以及打堡垒战术的改进情况等细节性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徐向前率部攻克临汾的经验(徐向前时任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由此可见毛泽东对能否攻克长春是何等的关注。但林彪并没有从中认识到攻占长春的重大意义。6月5日,林彪等人向军委提出了3个不同的方案,但对第3个也就是长期围困长春方案持最为积极的态度。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基本同意”持久围困长春。6月25日,对长春的“长困久围”正式开始。

毛泽东和林彪的此次分歧,整个过程看似温和平静,波澜不起,但在毛泽东内心深处对攻占长春依然满怀期许。在此后的时间里,毛泽东将解决攻克大城市难题的战略意图转向了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东北解放军的华东野战军,转向了更富于冒险精神的粟裕,以及毛泽东的心腹爱将许世友,从而有了日后著名的济南战役。

三、瞩目北宁线,毛泽东要求东野迅速南下,林彪坚持华北首先出兵

东北解放军开始对长春的长困久围之后,卫立煌始终不肯出兵解围。如此一来,东北解放军既不敢攻城,又无法实现打援计划,长期处于长春、沈阳之间地区而无用武之地,造成我军兵力之极大浪费,这刚好符合蒋介石牵制我东北主力的意图。为了尽快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东北局党委决定执行毛泽东之前提出的南下北宁线方针,预定从8月中旬开始实施,并于7月20日将这一方案报告中央军委。

7月22日,东北解放军领导人又提出由华北军区派兵围攻大同,以调动华北傅作义所部国民党军,减轻东北解放军南下的压力(傅作义时任国民党军华北“剿总”总司令)。军委随即命令华北军区组成西进兵团,准备向绥远出击,杨成武任西进兵团司令员。但林彪仍然对南下作战顾虑重重,在8月8日致毛泽东电中竟然声称:“东北主力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的行动时间才能确定。” 8月11日又致电毛泽东,再三强调在交通、粮食等方面的困难。

辽沈战役决策过程中毛泽东与林彪的四次分歧(辽沈战役决策过程中毛泽东与林彪的四次分歧)(2)

◆在锦州城下等待总攻信号的我军炮兵群。

对于林彪的表现,毛泽东极为不满,多次回电予以批评。例如他在8月12日的回电中对林彪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使用了“出动遥遥无期”、“很不对”、“甚为轻率”等语,内心之光火由此可见一斑。显然,在南下北宁线的时间问题上,二人之间的分歧已经远远超过前两次。在遭到批评之后,林彪决战黑土地的决策过程也因此而加速。8月24日,东北野战军领导人致电毛泽东,明确表示“在九月六日前后,即可在北宁线各城打响。” 8月29日,东北野战军机关下发《辽沈战役行动前政治动员指示》,提出将以最大主力南下作战。9月3日,向毛泽东汇报了作战计划。9月5日,毛泽东复电予以批准。

四、决战黑土地,毛泽东紧盯锦州部署决战,林彪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在南下北宁线的时间问题发生争议的同时,毛泽东和林彪在南下后的作战目标上也存在重大分歧。此种分歧激烈程度较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达到了使即将发生的大决战胎死腹中的地步。

锦州是北宁线重镇,形同于国民党出入东北的大门,如能予以占领,即可对卫立煌所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然而,东北解放军最初确定南下作战后,并没有立即找到正确的作战重点。在东北局致中央军委的7月20日电中,第1阶段作战目标是北宁线上的锦西、兴城等地,第2、3、4阶段转变为关内的承德、张家口、唐山和保定等地。这一方案不但未能将锦州列为攻击目标,甚至连作战重点似乎也从北宁线转移到了关内各地。若照此计划实施,不但黑土地上的大决战将会成为不可能,而且很可能会导致卫立煌所部入关援助傅作义,在极大程度上增加关内作战的困难。

辽沈战役决策过程中毛泽东与林彪的四次分歧(辽沈战役决策过程中毛泽东与林彪的四次分歧)(3)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在锦州前线指挥作战。

7月30日,毛泽东就此问题致电林彪等人,并一针见血指出:“我们觉得你们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 但在此后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林彪始终没有将锦州作为作战目标。9月5日,毛泽东在回复东北野战军电文中再次指出:东北野战军作战重点“应放在卫立煌、范汉杰系统”。此次提醒发生在东北野战军业已拟定南下北宁线计划之后,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彪终于在9月6日表明了自己对锦州的态度:“我们完全同意军委九月五日电对我们行动指示之意见。”“锦州亦将成为有利之进攻目标。” 9月7日中央军委复电,对东北野战军的决定表示“甚好甚慰”,并要求东北野战军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

目前的学术界一般都认为中央军委9月7日电标志着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基本形成。回顾辽沈战役的整个决策过程,从2月7日毛泽东提出南下北宁线的构想开始,到9月7日作战方针的形成,前后用去整整7个月的时间。不料,此后林彪竟然在锦州问题上再次发生动摇,辽沈战役的前途也因此而一度变得摇摆不定。

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出击北宁线,辽沈战役爆发。10月1日,解放军攻陷锦州北部重要屏障义县。同日,蒋介石同傅作义经紧急磋商后决定从华北地区抽调5个师,从烟台抽调2个师,在葫芦岛集中,连同锦西地区原有的4个师,共计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增援锦州。

10月2日凌晨,林彪得到这一情报后再次对进攻锦州的决定产生怀疑:“准备的是一桌菜,上来了两桌客,怎么办?”林彪所谓的“一桌菜”,是指他原本只准备对付东北国民党军,“上来了两桌客”指的是新增加了华北敌军。犹豫不决的林彪开始重新考虑身后的长春。当日22时,林彪向毛泽东发出紧急电报,提出了继续进攻锦州和回师长春两个方案。

大战在即,军事统帅的决心发生动摇事关重大,毛泽东立即做出强烈反应。3日17时,毛泽东致电林彪指出应当“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在电文中,毛泽东再次批评了林彪的动摇心理:“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你们却又因锦西、葫芦岛方面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毛泽东在电文中使用了“很不妥当”一词,态度之强硬可想而知。2个小时后,即19时毛泽东再次电示林彪:“我们坚持地认为你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

辽沈战役决策过程中毛泽东与林彪的四次分歧(辽沈战役决策过程中毛泽东与林彪的四次分歧)(4)

◆林彪(中)罗荣桓(右)刘亚楼(左)。

好在林彪此次的动摇只是暂时的,2日22时电报发出后,经罗荣桓据理力争,再三规劝,加上刘亚楼从旁协调,林彪终于改变了态度。罗荣桓随即亲自起草电文,表明了进攻锦州的决心。此电报经林彪修改后于3日21时以“林罗刘”名义报中央军委。由于时间差的原因,此时毛泽东反对回师长春的两封电报事实上还没有发出。4日凌晨1时30分,毛泽东看到了林彪等人决心进攻锦州的电文,遂于6时复电:“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

1963年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写成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其中两句为“长征不是难看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进攻锦州在毛泽东当年的决策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结语

东北我军从3月13日结束冬季攻势,到9月12日发动辽沈战役,期间有整整6个月的时间无所作为。在这一问题上,林彪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管怎样,下定了攻锦决心的林彪迅速恢复了往昔的骁勇善战:守塔山,阵地尸横遍野而岿然不动;攻锦州,31小时关闭东北大门;战辽西,10万国军精锐转瞬间灰飞烟灭。

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及一支数量高达百万的强大战略机动力量。毛泽东随即做出大胆预言:再有1年左右时间即可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以辽沈战役为标志,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曙光初现。历史的车轮终于驶入了自己正确的轨道,共产党执掌神州江山即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