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维尔哈伦

戴望舒 译

风车在夕暮的深处很慢地转,

在一片悲哀而忧郁的长天上,

它转啊转,而酒渣色的翅膀,

是无限的悲哀,沉重,又疲倦。

从黎明,它的胳膊,像哀告的臂,

伸直了又垂下去,现在你看看

它们又放下了,那边,在暗空间

和熄灭的自然底整片沉寂里。

冬天苦痛的阳光在村上睡眠,

浮云也疲于它们阴暗的旅行;

沿着收于它们的影子的丛荆,

车辙行行向一个死灭的天边。

在土崖下面,几间桦木的小屋

十分可怜地团团围坐在那里;

一盏铜灯悬挂在天花板底下,

用火光渲染墙壁又渲染窗户。

而在浩漫平芜和朦胧空虚里,

这些很惨苦的破星!它们看定

(用它们破窗的可怜的眼睛)

老风车疲倦地转啊转,又寂寞。

风车祝福(风车希望)(1)

风车祝福(风车希望)(2)

风车祝福(风车希望)(3)

维尔哈伦(1855—1916),比利时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文艺评论家。1874年进入卢万大学,1881年开始写诗。188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佛兰芒女人》,这部诗集具有浓厚的佛兰德民歌的乡土气息,语言淳朴,感情真挚。1887—1890年,维尔哈伦相继出版了诗集《黄昏》《瓦解》和《黑色的火炬》。这几本诗集透露着诗人的悲观主义倾向,传达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感,有着象征主义的倾向。1891年,维尔哈伦开始接近工人运动,由此将创作的注意力投到劳动人民的身上,诗歌内容转向揭发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歌颂朴实的民众,诗歌风格也转向现实主义。

诗的第一节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凄凉忧郁的画面。画面上的一切色彩和姿态,既是诗人心理情感的投射,也是诗人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现实景况的映照。诗的第二节写风车绝望地挣扎,更增加了一种悲重的色彩,反映了诗人心中浓郁的悲观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