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8月25日是第六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我国现有的统计数字显示有2780万听力、言语障碍的残疾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数字,并且占所有的残疾之首,所以说我们国家防聋治聋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龚树生教授告诉记者,虽然致聋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孩子和老人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也是可以治疗或预防的,但一旦忽略,不仅会影响听力,也会影响智力。因此,千万别把医生的忠告当耳旁风。”

耳朵残疾儿童能正常上学吗(听力言语残疾人数排名第一)(1)

“听力同步伴有语言障碍,因为缺少交流,有时候还会进一步影响智力。听力言语残疾的数据是根据2006年的统计。应该说,我国防聋事业近些年来有着惊人的进步。随着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推广,很多听障人群在政府支持下进行的干预,该戴助听器戴助听器,该做人工耳蜗的做人工耳蜗,这批人成功回到有声世界。北京、上海的聋哑学校都减少了很多,这是我们医生值得为自己国家骄傲的地方,也是听基会存在的价值。”

据悉,救助是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最重要的宗旨之一。该基金会与民政部以及相关企业等合作,免费提供助听器。多年来,通过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救助的听障人群已超过了10万人,其中包括为近2万人植入人工耳蜗、佩戴助听器等。

龚树生表示,但另一方面,社会对于听力障碍等认识还有很多误区,这导致原本不应该被耽误的人群被耽误了,这让人看着很揪心。为此,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设立了听力医学专业的科普委员会,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科专家赵宇教授担任首任主任委员。”

赵宇教授告诉记者,帮助听力障碍人群恢复听力的办法很多,包括手术矫正重建、佩戴助听设备等。随着助听设备,特别是国产的设备进步,很多符合指征的患者可以通过设备矫正。

双耳小耳畸形患者小刘如今已是昆明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先天性小耳畸形,不光是耳廓有畸形,往往耳道闭锁,严重损害听力。”赵宇表示,像小刘这样能够考上高等学府并就读研究生的很不容易。“其实我曾经经历过内心封闭不愿意社交的难受时光。而且我曾佩戴过气传导助听器,但效果不佳。在中国听基会和声佗医疗的捐助下,我成功佩戴了品音牙骨传导助听器。现在完全不影响学业。”

据悉,今年的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是“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建设健康中国”。“老年人也需要多关注,该戴助听器的戴助听器,该做人工耳蜗的做人工耳蜗,一聋三痴,有研究证明不干预的老年人群认知症发病率在三年后至少高一倍。而且听力封闭让老人的性格改变也很大。”两位专家希望通过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大声疾呼。

责编:李宁

主编:张赫

校对:孙宝光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