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的人物经历(王博增加人生的密度)(1)

蔡顺华

读今天《人民日报》下面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始终晃动着一个青年的影子,他叫王博。这个来自甘肃的游子,9年前来贵阳中医学院读书,大二时,成为春晖使者,并把春晖理念带回他的家乡。大作家蒋巍在《灵魂的温度》里,专门写过他大学时代的春晖故事。

大学毕业,他没有忙着找工作,而是一头扎进贵州最贫困的迤那镇,在那里做了一年春晖扶贫工作。一年后,他来到春晖中心,成为中心最忙碌的人。尤其是春晖全国电视演讲大赛筹备和开赛期间,至少我的感觉里,没要他的付出,简直无法想象。

然而,一年半之后,谁也没有想到,他出人意料考取国家公务员,在基层工作不到半年,又被借调到贵州省国资委工作。即使在这样的忙碌里,他仍然参与了全国高校春晖社联盟大量工作,为全国高校春晖社提供了悉心的指导,或者说婆婆妈妈的工作,被学弟学妹们亲切地称为“博妈”。不仅如此,业余时间,他发表了大量充满青春正能量的微博、微信,成为贵州排在前三位的青年自媒体领袖。

作为中国春晖演讲团演讲员和中国优秀志愿者报告团成员,几年来,王博在全国几十所大学发表过专题演讲,也数十次在我的演讲会上现身说法,成长为一名“口能言之”的青年才俊。

这样说来,王博应该是一个工作狂、苦行僧吧?非也!即使在这样的奋斗和忙碌中,王博却收获了一份最美好的爱情,完成了一桩最美满的婚姻,可谓家庭事业两不误!

和王博一样,今年以来,最令我佩服的年轻人,当属湘潭大学研究生邓榕和贵州师范大学创业明星果图阿线。

最近,邓榕和他的女友合写的一本励志专著,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特邀我写一段寄语印在书里,我斗胆写的是:“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也是用来回忆的。我们一旦诞生在这个地球上,就一定要在这里留下一串美德的脚印、文明的脚印、奋斗的脚印、创造的脚印。”王博,就是留下这样一串最美好的青春脚印的人。

王博这样年轻的“人生赢家”,成功的密码是什么?用下面这篇演讲辞的话语来回答,就是他每天都在增加“人生的密度”吧!

提高人生的密度,才有人生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王博的人物经历(王博增加人生的密度)(2)

“人生赢家”的密码

山东省利津县明集乡中心校教师 李振龙

就像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人生也是有密度的,人生的密度投射出来,就是生活的质量。最初听到这个词,是从一位同学口中。

大学几年里,大部分人都是60分万岁,可有一位不同。他从第一学期的懵懂中走出来以后,开始参加社区义工,参与学生会工作。毕业的时候,世界一流的企业到我们学校里招生,他的社区经历和管理经验得到了面试官的高度认可。自然地,他得到了一份好工作。

后来,我们欢送他的时候,他对我第一次谈到了这个词“人生的密度”。他说:有时候成功也许只是增加了人生的密度,只要有效地把人生密度压缩,往往能得到不一样的人生。

同事小张,又是一个注重人生密度的典型。在我们工作之余打扑克、喝酒、无度消遣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4年后,他自考出了法律专科本科全部30多门课程;3年后,他又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拿到了律师资格证书。在之后的法院系统公务员招考中,他实现了做一名法官的梦想。

另一位同事步其后尘,也参加了自学考试。闲暇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办公桌旁敲敲写写,从未停歇。渐渐地,他封闭了自己,似乎成了外星人。大家在背地里讥笑他,说他想成功想疯了。但经年之后的今天,人家已经出版了几本专著,大大小小文章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遍地开花;工作之余还被这个地区、那个部门邀请讲座,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很多时候,我们满足现状,裹足不前,于是放纵自己,不经意间将人生的密度无限地稀释再稀释,最终找不到前程的影子,迷失在自我的樊笼里。而身边总会有一些人,也许他们曾经有过短暂的迷失,但很快他们会调整方向,他们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填充漫长的人生,在不断加密的生活节奏里,锤炼自己,直到将自己打造成一块密不透风的钢铁。

“人生赢家”的密码,或许正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