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全篇带解析(千字文之宇)(1)

认真写字的孩子

千字文全篇带解析(千字文之宇)(2)

“宇”的演变

宀,是我们常说的“宝盖头”,读作mián

宀是古代一种四面有墙,上有顶,内有堂有室的“深屋“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和宀有关系的字

《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宇,形声字。宀是形,于为声。本义屋檐。最早出自金文。

千字文全篇带解析(千字文之宇)(3)

栋和宇

《诗经•豳风》:“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七月,蟋蟀在炎热的郊野鸣叫。

八月,低矮的屋檐下,蟋蟀在欢快高歌。

九月,它们躲入房间,低声吟唱。

十月寒冷的冬夜,蟋蟀就藏在我的床下。

千字文全篇带解析(千字文之宇)(4)

屋顶/房檐

“上尊而宇卑”

《考工记》“轮人为盖,达常围三寸。……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溜远。”

这里记载的是”伞盖“,古代王侯出门,由侍从在身后打着,主要是为了挡雨。

伞中间凸出的部分”尊“,而为”上“;伞的边缘下垂部分位”卑“,为”宇“。

中间越高,四周越低,伞盖就能快速”吐水“,而且”吐“得远,不会溅到自己身上。

千字文全篇带解析(千字文之宇)(5)

伞盖

“四方上下谓之宇“

宇,从边际又引申为“大“。古人给出了一个大的范围:上下四方。上下为天,四方为地,天地为大。

宇,到底有多大呢?

“大之所际也”

“有实而无乎处者”

“所之处不可得到”

宇,有边际吗?——有宇,能到达了吗?——不能。

小小的屋檐

引申出无边无际的空间。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中国人的智慧。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

相信您对这个字有更多的理解,请不吝赐教,留下您的高见。

拜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