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性格刚硬,得罪老师晏殊

康定元年(1040)六月,欧阳修被召回汴京,依旧担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崇文总目》完成后,改任集贤校理,相当于现在的图书管理员。按说集贤校理是个管书的职位,欧阳修却总是想管人的事,并且沉不住气,看到不平的事就上奏折,"极陈弊事",言辞还很激烈。知子莫如母,郑氏说:"我家儿子性格刚硬,喜欢得罪人,总有一天会遇祸,老身我早就做好思想准备了。"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2)

《崇文总目》

当时,晏殊任枢密使,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宋夏战争的总调度。作为学生的欧阳修,担心老师身体吃不消,特意前去探望。晏殊马上命人摆酒置茶,开怀畅饮。前线吃紧,后方紧吃,让欧阳修深感意外,于是即席赋诗《晏太尉西园贺雪歌》一首:

晚趋宾馆贺太尉,坐觉满路流欢声。

便开西园扫征步,正见玉树花凋零。

小轩却坐对山石,拂拂酒面红烟生。

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

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3)

晏殊画像

欧阳修毫不客气,在诗中说,老师您肩负重任,花天酒地的同时,"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因为这首诗,晏殊背上了不顾天下安危,只顾享乐的骂名。晏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没几个月,欧阳修就发现他在朝廷里待不下去了,只好自求外任,跑到滑州(今河南滑县)任通判。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4)

被赶出朝廷

挺范仲淹,喊出朋党无罪

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鉴于大宋王朝官僚膨胀,冗兵众多,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急于革除积蔽沉疴,将范仲淹从前线调回朝廷,拜以参知政事,拉开了"庆历新政"的序幕。同时,宋仁宗还开放言路,增设谏官,成立了知谏院。你欧阳修不是喜欢提意见吗?回来吧,我专门给你设了位置。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5)

范仲淹形象

范仲淹推出十条改革措施,遭到公卿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他们祭出反"朋党"的大旗,诬陷范仲淹等人结党营私,图谋架空皇上。作为范仲淹的忠实拥趸,欧阳修立即写下《朋党论》。他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在历来为人诟病的"朋党"问题上独出己见,旗帜鲜明地喊出"小人无朋,唯君子有朋"。他大概是历史上第一个为"朋党"正名的人。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6)

第一个为"朋党"正名的人

守旧派立即展开了对欧阳修的围剿,诬告他与数名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中一名诬告者竟是欧阳修的外甥女张氏。原来张氏因与仆人有染,被送进了牢房,守旧派引导她说,检举揭发腐败分子可以减刑,你可以指证欧阳修与你有不伦之情。根据宋律,这个罪名一旦坐实,欧阳修需服刑三年。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7)

欧阳修形像

欧阳修极力自辩,却难以抵挡天下围观群众的口水。宋仁宗不相信欧阳修会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事,可这毕竟是狠狠打脸的丑闻,他也很难堪。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你欧阳修肯定是有不检点的地方,去滁州反省反省吧。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8)

宋仁宗画像

被贬滁州,心情无比放松

从京城贬至地方,从繁华落寞天然,一般人都会感到失落、惆怅,需要一段时间来调适自己。但欧阳修没这么麻烦。来到滁州,他很快被滁州优美宜人的风景所吸引,呼吸无比畅快,心情无比放松,于是写《画眉鸟》诗一首,表达自己的感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9)

百啭千声随意移

画眉婉转动听的歌声,在万紫千红的山花和高低错落的树林中飘动传扬。可当它被关进金笼时,再听它的声音,就比不上在林间那样自由自在了。"林间"和"金笼",一个自由,一个禁锢,欧阳修用强烈的对比,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0)

欧阳修形象

自己心态放松了,欧阳修也让百姓过得轻松。他带着吏民去野炊,喝多了,看着大家玩乐,迷迷糊糊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1)

自己心态放松,也让百姓过得轻松

建平山堂,饮酒赏景作诗

欧阳修终究是栋梁之才,举重若轻,滁州在他不着痕迹的治理下,井井有条。庆历八年(1048)正月,宋仁宗为他昭雪,恢复名誉,转起居舍人。具体干点什么呢?去扬州干太守吧,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使。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2)

去扬州干太守

欧阳修在扬州城西北的大明寺内,修建了一座堂。堂处蜀岗中峰之上,坐在堂中,抬眼望去,群山仿佛与堂的栏杆持平,故名"平山堂"。每当盛夏,欧阳修便和客人们一起到平山堂游玩,饮酒赏景作诗。采莲姑娘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3)

扬州平山堂

饮酒作诗赏花的逍遥快乐日子过了一年,宋仁宗的又一道任命就下来了,让他转知颖州(今安徽阜阳)。扬州、颖州相距不远,欧阳修很快就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了颖州。在欧阳修眼里,颖州这个地方好啊,全是优点:"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欧阳修相中了这个地方,慨然有终老于斯之意,他与梅尧臣相约,在颍州买块地,盖所房子,日后退休了就来这里养老吧。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4)

改任颖州

送别朋友,抒发复杂心情

地买了,房子还没来得及建,欧阳修又被宋仁宗调走了。大概宋仁宗是这么想的,你欧阳修不是爱折腾吗?我就让你可劲儿折腾。直到至和元年(1054),才让他安稳下来,做了翰林学士,主持《新唐书》的修撰。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5)

修撰《新唐书》

这年闰三月,知制诰刘敞出知扬州。刘敞既是欧阳修的同事,也是可以推心置腹的好友。欧阳修在自己的府中设宴,专门为刘敞饯行。几杯酒下肚,他不禁地想起扬州的平山堂,想起亲自在平山堂前种下的垂柳。离开扬州几年了,那些垂柳是否依然袅袅婷婷?于是当场填《朝中措》一阙,送给刘敞: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6)

平山栏槛倚晴空

此时,欧阳修文学上的地位冉冉上升,一副文坛领袖的气度。"平山栏槛倚晴空,"境界全开,笼罩全篇。境界高了,人也大度,对老友不吝溢美之辞:"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送给刘敞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形象。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7)

山色有无中

但是,繁华掩藏的都是无奈,一句"山色有无中"透露出欧阳修对人生把握的无力感。他在人生最光鲜的时刻,感受到了身后的悲凉,所以他会念旧,会留恋自己在平山堂前手植的杨柳,会面对知己,感慨"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有些消极,有些悲观,却也非常真实。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8)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纪念老师,苏轼三过平山堂

元丰二年(1079),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今浙江吴兴),第三次途经扬州,到平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仿佛弹指之间,半生倏忽已过。41岁的苏轼看着堂上欧阳修的手迹,心生缅怀之念,于是写下《西江月》词一首: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19)

欧阳修与苏轼

苏轼在词里说,我整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这种带有禅意玄思的人生感喟,正来自其师欧阳修"行乐直须年少"的感慨,算是对《朝中措》一词的发挥。

晨看朝阳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朝中措行乐直须年少)(20)

平山堂内的欧阳修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