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于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是走向规模化、市场化的重要一年。市场方面,示范城市群正式落地、各地推广项目加速,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有望实现一新高;在应用场景方面,重卡成为应用热点,政府订单的影响力开始消退;资本方面,多家企业IPO进程加速,资本市场热度高企。
与此同时,国内纯电动商用车市场爆发,燃料电池商用车也将第一次与纯电动汽车展开正式的市场竞争。无论是产业内外,燃料电池汽车都即将进入产业化、市场化的新阶段。
新的市场环境对所有的产业参与方都提出了全新的问题。对产业而言,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竞争将走向何方?对各地方政府而言,地区如何才能构建燃料电池产业优势?对企业而言,应当如何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氢云链认为,企业发展史就是产业发展史。通过跟踪、研究产业内代表企业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产业的过往,判断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
飞驰科技是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国内少数专注于燃料电池汽车赛道的车企,对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出众的市场成绩。氢云链对飞驰科技总经理江勇先生进行了专访,希望通过飞驰科技的过往和发展规划,探讨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再回首:飞驰汽车的燃料电池印象
飞驰汽车是国内最早投入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车企之一,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拓荒者”。在飞驰科技的氢能历程中有诸多的里程碑式的事件,飞驰汽车总经理江勇先生对于两件事情印象尤为深刻。
第一件事是飞驰科技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的首次公开亮相。
2015年10月18日,飞驰汽车的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在第十二届中国(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开幕式暨2015云浮•大西关建设经贸活动大会上首次亮相,佛山市副市长、市委常委许国、巴拉德总裁Randall MacEven等人参观并试乘了飞驰科技燃料电池城市客车。许常委及Randall总裁各用瓶子接了一些汽车排出来的“尾水”一饮而尽,力证燃料电池客车“绝对零污染”。
图1 许常委“痛饮”飞驰燃料电池汽车排放“尾水”
在这场“奇观”的背后,是地方领导对于飞驰科技发展氢能业务的关注和支持。
江勇总经理回忆道:“这第一台车的展出,我觉得应该是我们整个团队,包括我们集团公司最难忘的一件事。2015年的10月18号是云浮市的石材博览会,当时因为我们的生产基地项目就在博览会的旁边,所以政府要求我们来参加活动。这是我们生产的第一台燃料电池车,直接从佛山开到云浮展出,对我们来说压力很大,当时就是鼓足勇气来的。”
说起过往,江勇总经理仍是心潮澎湃。“我们心里也没有底啊。当时我们所有的技术团队,我们几个负责人全部在车上,另外还有一个修理小组和一台维修车拉着设备跟在后面,还有一台车在前面开路,总共前后四台车,花了将近四个小时,小心翼翼地从佛山开到了云浮。许常委与云浮市的几个领导,一直在园区等我们到来。那一刻我觉得是最难忘的,真的很受鼓舞。”
图2 展会中的飞驰燃料电池汽车团队
第二件事,则是政府领导在黎明前最艰难时刻对企业的支持。
2015年飞驰科技云浮项目开工之时,前来考察的胡书记,就表示这个项目一年内必须建好,到时再来考察。在飞驰科技公司上下都以为这个事可能仅是随口一提时,政府部门在2016年9月底发来通知,胡书记要亲自到来察看项目的进度情况。
政府领导的如约而至让飞驰科技上下倍感惊喜。“领导如约来检查我们的进度,这种关注和支持,反映的是政府领导对于氢能产业,尤其是对广东氢能产业,云浮氢能产业的关注,以及对于企业的重视,这是当时国内少有的。”
同时,飞驰科技基地在一年内实现投产,象征着华南区最大的氢能生产基地落地,也创造了国内一个完整的客车生产项目在一年内从立项到交付的记录。“这在国内的客车行业内也是开了先河的,没有政府的帮助和支持,这个很难做到。这个事也是非常难忘的一件事情。”
飞驰科技和佛山政府并非当时仅有的产业开拓者,但却是少有的做出成绩的组合。飞驰科技氢能业务的两个里程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飞驰科技和佛山氢能产业能够在一众先驱者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企业的持续努力和地方政府落到实处、持续不断的扶持。
二、判眼下:坚定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信心
而从氢车市场来看,由于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尽管到8月年内交付投运的氢车数量已接近去年全年完成的量,但距离市场预期仍有较大的差距。
对于氢车的市场前景,江勇总经理表示了很强的信心:“这会是个持久战。在大功率、长续航、快速补能的优势下,作为新能源的技术之一,燃料电池技术有其他技术路线不可替代的特点。在基础设施完善,包括氢气供应达到市场要求的条件下,燃料电池汽车肯定会迅速的发展起来。但是我认为这需要一个过程,大概五到十年的时间吧。”
江勇总经理认为,一是要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有耐心,二是要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成本下降有信心。
“2016年是国内氢能的元年,在这以后,才真正有企业和资金进入到行业,推动产业基础设施,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以及整车示范应用。到去年年底,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不到1万台,但我们要看到这样的势头,看到改变市场现状的可能。”
“在应用端,如果能够给用户在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方面带来效益的话,我们的产品肯定会得到市场的接受。随着规模的增长,在5到10年内,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能够与燃油车是持平甚至更低,氢气成本也可以很低。在这个时候,我相信市场自然就有了,因为这是一个技术发展、成本竞争的问题,是可实现的。”
三、望未来:构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飞驰汽车集团
作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开拓者,飞驰汽车已经在发展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创下多个行业第一,飞驰科技的市场成就可以列一个长长的表单。
据了解,目前国内重卡年产量在450万辆/年左右,但产能早已远超市场需求,制造端早已是一片红海。
面对全新的竞争形势,后发企业必须寻找差异化发展道路,建立新的核心优势,才能在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氢能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化的规律,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和企业发展,在市场站稳脚跟。
江勇总经理向氢云链表示,飞驰科技将延续科技发展道路,围绕“把氢能技术在商用车的应用做到极致”这个点,通过在市场、技术、售后等多个方面着手,持续构建飞驰汽车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1、技术方面:围绕“科技企业”的定义,以“氢能 智能”打造技术优势
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将商用车的整车控制作为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发展飞驰商用车的制造平台和整车控制的平台,在燃料电池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去实现飞驰的差异化优势。
在智能化方面,飞驰科技将重点围绕着智能化在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围绕车联网与汽车的融合平台,实现氢能领域的智能化领先。
江勇总经理表示:“我们要去做那些还没有人正在去做的事情,抓住燃料电池领域核心关键的内容,去做到行业领先。”
2、市场规划:结合地方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产品与服务网络的布局
目前飞驰科技已经实现了从佛山走向全国,在国内氢能产业重点地区均实现了项目落地,同时蓄势进军国际市场。未来飞驰科技将依托现有的云浮、青岛、嘉兴、太原等生产基地,围绕不同地区应用市场的具体特点进行产品、产能和市场模式的布局,在不同地区有针对性的构建市场网络。
图3 飞驰科技在全国的市场布局
(1)地域布局,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先。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氢能产业意愿明确的地区,寻找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
(2)产能布局方面,根据在不同的地区的需求就近配套,实现从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成本优势。如根据青岛冷链网络,重点布局冷链专用车平台;在山西地区煤矿重卡物流发达,自卸重卡等特种车辆将成为重点。
(3)国际市场方面,主动出击。飞驰科技正在与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等地区进行市场拓展。9月份的德国汉诺威车展中,飞驰将展出一台搭载70MPa四型瓶氢系统、双燃料电池系统的12米客车。“这也是一个世界第一。今年年底,我们的产品有望通过欧盟认证,销售到德国去。”
(4)售后服务方面,以服务构建品牌,支撑销售体系。围绕客户,建立专业的能源售后服务的体系和网络,提供更快捷、有效的售后服务,支持产品的销售。
江勇总经理说道:“未来我们大概利用5年时间,将针对不同的基地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从技术拥有、市场规划和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实现整个飞驰汽车集团在燃料电池技术应用的发展,把飞驰的品牌树立起来。”
3、团队建设:打造国内具备影响力的技术研发团队
目前飞驰科技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多个技术研发中心,初步构建了全国性的研发设计团队。
佛山:研发研究中心;
广州:氢动力研究院;
北京:产品设计技术中心;
青岛:产品工艺研发设计平台。
未来,飞驰的技术研发团队将扩展至300人以上,打造国内燃料电池技术应用最具影响力的团队,并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4、新业务:碳资产领域的领先企业
飞驰科技是美锦能源碳资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飞驰科技已经完成了零碳生产评价的方法学的建立,提出了整套方案并已经提交国家部委审核。飞驰科技再一次地走在了行业的最前端。
未来飞驰科技将为客户提供两个方面的碳资产服务:一是通过服务网络降低采购成本,二是通过法规运用和管理提供环保环评的支持。
小结:市场化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驱动力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启动,燃料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叠加国家“双碳”任务压力,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正在快速走向市场化,年内企业新达成的百台以上氢车项目总规模更是达到了16405辆(注:不包括交付项目),昔日作为市场主力的政府订单的占比正在逐步减弱。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复刻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轨迹,从完全的政策驱动型产业向市场驱动型产业转变。作为产业的开拓者,飞驰科技早已敏锐地觉察了市场的变化。
江勇总经理反复地向氢云链强调了市场化的重要性。“强调应用场景,实现市场化,才是我们产业要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市场,没有用户,那么我们做再多的产品和研发也无济于事。我们发展氢能产业必须去做市场化的事情,仅依靠目前较少的政府订单,确实难以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