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不期而遇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顷刻之间,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这个半岛上来了。就在半个月以前,6月6日至九日。中国共产党刚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提交的书面报告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努力。对国际形势有一个总体的估价。

认为只要全世界共产党能够继续团结一切可能的和平民主力量。并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新的世界战争是能够制止的。根据这个估计。全会确定,当前全党的主要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全会还决定,要在1950年复员一部分军队。接着,在6月14日至23日,又召开了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按照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经济恢复的方针做了部署。

然而,一个毛泽东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美国对朝鲜半岛的事态迅速做出了反应。他的反应不仅针对朝鲜,也针对中国。6月27日,美国决定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对朝鲜城市狂轰滥炸。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占中国领土台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三十日又命令美国陆军在朝鲜参战。从此,美国侵略军的坦克碾碎了朝鲜大地。美国把台湾和朝鲜半岛这两个不相干的地区联系起来。同时,采取严重的军事步骤,公然干涉中朝两国的内政,有其战略上的考虑。

从冷战开始以来,他一直把这两个地区看作是远东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桥头堡。尤其把中国领土台湾当做自己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总统杜鲁门在6月27日发表的声明中宣称。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的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使用武装的侵犯与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

以及该地区执行合法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这样,美国直接插手台湾问题,阻止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使得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至今仍然处于分裂状态。毛泽东迅速做出反应,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他在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庄严宣告。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他还说。

杜鲁门在今年1月5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在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成立联合国军司令部。八日,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在那一天前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做出了一个决策。调几个军到东北,摆在鸭绿江边,加强东北边防。7月7日和十日,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由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两次会议,研究保卫国防、组建东北边防军问题。

抗美援朝最后一战第四集(抗美援朝第一集)(1)

13日,中央军委做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毛泽东当天批示同意照此执行。随后,立即将驻河南等地的战略预备队第13兵团下辖第38军、第39军、第40军。加上第42军当时已在东北和炮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八师等共255000人组成东北边防军。调往安东,今丹东、吉安、本溪。八月上旬,东北边防军完成集结并开始整训。9月6日,第50军又编入东北边防军。这是一个极有远见的战略决策。隔了六年以后,毛泽东在讲起这件事的时候说。

战争开始后,我们先调取三个军,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军,总共有五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要过来了。后来毛泽东还不无惋惜的表示过。可惜那时候只有五个军,那五个军火力也不强,应该有七个军就好了。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对事态的发展曾经做出过各种可能的设想,估计到出现最坏的局面。就是美军在朝鲜人民军侧后的海岸登陆。

抗美援朝最后一战第四集(抗美援朝第一集)(2)

1950年8月,朝鲜人民军在朝鲜半岛南端洛东江同美军和南朝鲜军打成胶着状态。这时候,毛泽东预见到。战争转入持久和美国扩大战争规模的可能性日益增大。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如美国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就在同一天,毛泽东还审阅了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的一个报告。

报告提出,准备派出部分高炮部队进入朝方一侧,以确保鸭绿江大桥的安全。毛泽东当即批示同意。这对日后确保中国人民志愿军顺利出兵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决定。8月5日,毛泽东即致电东北军区司令兼政治委员高刚,要求东北边防军在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准备九月上旬能作战。8月18日,又电高岗。要边防军务必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随后,根据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的建议,决定将第九兵团和第19兵团分别调到京浦、陇海铁路沿线地区,策应东北边防军。

9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持久化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大。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毛泽东还分析了美国在军事上的长处和短处。概括起来是一长三短。他说。他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合起来是一长三短。三个弱点是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运输线路太远,隔着两个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尽管如此,毛泽东并没有轻敌大意。

抗美援朝最后一战第四集(抗美援朝第一集)(3)

他在讲话里提出要防备美帝国主义乱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他说,所谓那样干,无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打原子弹长期的大,要比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长。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这些极而言之的话,真实的反映了毛泽东不惧怕任何敌人和任何困难的革命气势。毛泽东已经做了最坏可能性的准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要同美国这个不可一世的强国直接较量。

但是中国出不出兵,毛泽东有一个底。这个底就是美军是不是过三八线?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9月15日,朝鲜战局发生急剧变化。美军7万余人在仁川港登陆,28日占领汉城,切断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洛东江边的朝鲜人民军主力的退路。使之腹背受敌。朝鲜人民军被迫实行战略退却。9月18日,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发回电报,报告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谈最近朝鲜战况并准备长期作战的情况。

20日,周恩来复电倪志亮。要他向金日成转告中共中央对于目前朝鲜战局的意见。毛泽东审阅并修改了这个电报。付店说,我们认为你是金日成,我们认为你的长期作战思想是正确的。朝鲜军民的英勇是令人感佩的。估计敌人在仁川方面尚有增加可能。其目的在于向东延伸,占领,切断朝鲜南北交通,并向三八线紧逼。而人民军必须力争保住三八线以北进行持久战方有可能。因此,请考虑在坚持自力更生、长期奋斗的总方针下,如何保存主力,便于各个歼灭敌人的问题。

附件还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并且说明以上陈述系站在朋友和同志的立场提出,供你们参考。这时,中国政府已经得到准确的情报。美军要越过三八线?九月29日夜,毛泽东收到周恩来的报告说,美帝国主义已在公开表示将进军三八线以北。从倪志亮27日电看来,三八线北已无防守部队。四次,情况甚为严重,敌人有直趋平壤可能。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十分危急的紧要关头,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于九月30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这是对美国当局发出的严正警告。10月1日,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同日,麦克阿瑟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朝鲜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此刻,联合国军在南朝鲜已经集结了33万兵力。10月3日凌晨一时,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加,再次对美国当局提出强烈警告。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

我们要管。然而,美国当局过低的估计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反侵略的决心。对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竟然听耳不闻,不屑一顾。10月7日,美军在开场地区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12小时以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一个统一朝鲜的提案。与此同时,美国将战火从鸭绿江边烧到中国东北,派出B29重型轰炸机和其他作战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安东、吉安等地进行频繁的轰炸和扫射。

抗美援朝最后一战第四集(抗美援朝第一集)(4)

炸毁建筑物、工厂及车辆,炸死炸伤中国平民,袭击正常行驶的商轮。从十月起,美国还派飞机袭扰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地,大有将战火从中朝边境进一步扩大之势。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嚣张气焰,或是中国人民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必须挺身而出,保卫中国,支援朝鲜。形势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如彭德怀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所说的,美军一过三八线,我就知道不打不行了。

第一集完了,请继续看第二集,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