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丘(说闻解字迁)(1)

“迁”是形声字,繁体写作“遷”,本义为迁移,《说文》,“迁,登也”,《尔雅》,“迁,徙也”。引申出变更、放逐、离散、逃离等义。古文中“迁”和“徙”也都用来形容官职变动,升职多称迁,降职则称“左迁”,“徙”则多用于普遍调动。又有迁姓。

从乡村到城镇,从农业社会到都市生活,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告别的不仅仅是田园风光,还有安土重迁的传统和习惯。千百年不变的“水村山郭酒旗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变动不居。

从2015年开始,随着“优化核心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推进,动批、大红门、中关村卖场、天坛简易楼纷纷迁移改造……城市功能的迁移,带来了城市生活的变迁,也伴随着城市人的迁徙。这就是现代化,人们习惯了快速变迁的社会,也在不断的迁徙中追逐更好的生活。北京晨报25日刊发主题报道,以此来见证和记录这座城市一年多来最重大的变迁。

《论语》里,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知怎么回答,孔子告诉他,“你不会告诉他说,这个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汉朝的班固说“孔席不暖”,意思是他弘道天下,总是席子没坐热,就又跑到别处去了。孔子是伟大的思想者,他一生颠沛流离,永远都在迁徙,却永远都矢志不改,永远都在追寻那“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为公”的世界。

中国首部老年宜居环境蓝皮书24日在京发布。蓝皮书显示,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但相关的配套建设才刚刚起步,比如住房适老程度、交通慢行体系等等,都将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

数十年来,我们处在高速的发展之中,如今,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程度逐渐提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回归常态,生活也应该有更好的变化。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孔子一样“不知老之将至”。就整个社会而言,更加不能忽视“老之将至”的问题,社会的变迁可以很快,但不妨让老人的生活慢下来,不要让他们的一生都在匆忙中度过。

日前有媒体报道了山东“天价救护车”,80公里要价3600元。逐利是人之本能,社会的高速发展并不意味着人性也在快速变迁,人性的善与恶,其实总是那些早被发现的东西,所以,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和管理制度,也唯有如此,才能抑恶而扬善,最大限度地约束恶性的逐利行为,保护人们的合法利益。(周怀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