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朱明光老师的《淡化定义》

下文中,黑色字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朱明光老师的《淡化定义》原文内容,红色字为子木老师的质疑文。

(质疑朱明光老师的淡化定义)(1)

在培训当中,许多老师生出这样的疑问:新教材中很多知识和概念都是直接运用而没有相关的解释,教师上课时应该怎样处理呢?是增加解释还是留给学生自己?具体操作起来有点困难。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次教材编写有的地方采用了“淡化定义”的方式,很多概念在教材中采用了“点到为止”的方式呈现,那些概念其实在生活中也是得到普遍使用的,因此就不要求再从理论上分几个层次进行剖析,学生了解会使用就可以。

子木老师的质疑:(1)朱明光老师特别加了双引号的“点到为止”,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又如何做才是“点到为止”呢?这种“玄而又玄”的表述,愚钝的子木老师理解不了。(2)“那些概念其实在生活中也是得到普遍使用的,因此就不要求再从理论上分几个层次进行剖析”,这个推理不成立吧。“经济”一词,是生活中“得到普遍使用的”,为什么在《经济生活》的《致同学们》中有比较细致的“定义”呢?朱老师可能会说“那不是定义,那是什么什么……”如此,子木老师还得请朱老师给我们一线的老师讲讲“定义”是什么。如果《经济生活》等教材中“淡化定义”或者说“没有定义”,那请问《经济生活》还是一门科学吗?另外,什么叫“淡化定义”呢?这个标题的含义都不明确,我们如何能看懂《淡化定义》的意思?子木老师认为,朱老师的“淡化定义”,其实质是“含糊其辞”,导致我们不知所云。(3)“学生了解会使用就可以。”朱老师说得很轻巧,我们一线老师也希望学生能如此。可问题是,教材没有概念的定义或师生不重视定义,师生就天生地“了解”这些概念吗?没有定义的“了解”,是一种什么样的“了解”呢?面对同一个概念,其科学领域中的内涵和外延,与其生活领域中内涵与外延一样吗?如果“了解”是错的,那如何运用呢?因此,子木老师非常担心,“学生了解会使用就可以”是一种不求甚解或想得美啊。

根据以往的教学习惯,从学科出发,从理论出发,我们习惯于把定义奉为“神圣”。可以这样断定,如果把教材中出现的所有概念语汇都给出定义,并作为教学和考评的标准,这种“假难点”的困扰是无法摆脱的。诚然,概念的确立,特别是理论概念,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十分重要。但更要明确的是:概念本身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必要手段。通过教学,要帮助学生认识的真正对象,不是“概念”,而是有关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教学活动的实质,是要借助概念、观点、原理的讲解和运用,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生活世界。如果只是针对概念本身提出认识要求,只是关注表达这些概念的文字规范,势必会把课本本身当成了最终认识对象而陷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可见,那种把概念的定义奉为“神圣”的思维定势,说到底,是一个带根本性的教学观念问题。我们所以称之为“制造难点的思维定势”,并不是笼统地否定概念的作用,而是指这种思维定势远离真正的认识对象,只求一字不差地背、记概念的定义,以至固化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成为制造教学难点的本源。也就是说,在教学和评价中,对形成正确的概念或正确地运用概念的要求没有错,错在过分专注于对概念定义的要求。

子木老师的质疑:(4)“根据以往的教学习惯,从学科出发,从理论出发,我们习惯于把定义奉为神圣”,这应该是教材本身的问题,而不是一线老师们在教学中的问题。一线教师,从来没有把“定义”奉为“神圣”,而是从学科实际出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教材编者违背“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过去采用“一般(概念)→一般(概念)”的编写体例?现在要采用“特殊(事例)→特殊(事例)”的编写体例?恐怕这才是“制造难点的思维定势”。

因此,我们主张走出这一思维定势,恰恰是强调要在“真懂”的基础上形成和运用概念。就运用概念的要求而言,衡量其是否准确的标尺不是对某一固定表述的套用或“再现”,而是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在具体的情境中表达确切。这意味着能否真正认识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就形成概念的过程而言,并不在于能否穷尽概念的全部意义,而在于能否顺乎学生的阅历和学历。作为学习过程,概念的定义不是永恒的,也不存在划一的标准。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会因学科背景、教学对象、课程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许多概念是可以用不同方式、不同话语来说明的,它们同时都是正确的。

总之,概念的确立是重要的,但其准确与否、成效如何,取决于能否用以把握住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取决于能否背下它的定义。这就需要更为倚重形成概念的具体途径和方式的引领,以促其达到“真懂”的要求。如此看来,寻求解破难点的出路,淡化定义式的要求,不失为一种选择。而这对于本课程的教学来说,可能更具必要性、有效性。

子木老师的质疑:(5)什么是“真懂”?“用自己的语言在具体的情境中表达确切”是“真懂”的标准吗?子木老师认为朱老师的文章中确实没有概念的定义,因而我们也就不知道朱老师到底在说什么。子木老师请问朱老师“表达确切”与不确切,是由表达人自己定吗?如果是由表达人自己定,那确实也就“自以为是”了;如果不是由表达人自己定,那由什么定呢?从目前的考试制度看,我国采用的判断标准是实践证明正确的学科理论(包括概念啊)。所以,没有一个相对确切的概念及其定义,我们就没有办法进行正确的对错评判。(6)“概念的定义不是永恒的,许多概念是可以用不同方式、不同话语来说明的,它们同时都是正确的。”实践证明,这是符合事实的。但这不是不知所云的所谓“淡化定义”的理由。子木老师认为,朱老师的这个观点,恰恰是我们要重视概念及其定义的理由。因为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的观点都告诉我们,事物是一个由过去、现在和将来组成的过程,作为对事物本质的如实反映的概念及其定义,必须有相对的比较明确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并选择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否则根本无法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愚钝的子木老师,真的理解不了,朱老师确定无疑地明白概念及其定义的作用,却得出了“错在过分专注于对概念定义的要求”的结论。(7)朱老师似乎为“寻求解破难点的出路,淡化定义式的要求,不失为一种选择”而喝彩。子木老师不以为然。子木老师认为,学科概念及其定义的呈现方式是否科学(即是否符合认识规律),应该是衡量高中教材质量和水平的一个最起码的指标。为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水平,选择概念及其定义作为突破口,朱老师应该是看到了原教材在处理学科概念问题上的不足,但“淡化定义”的口号或理念不符合认识规律。我们既反对“神化定义”(奉为“神圣”),更反对“淡化定义”(不知其确切含义,猜测是不要重视定义之意吧),我们应该科学定义。

例如,对文化概念的表述,教材没有采取定义的方式,而是先在内涵上予以界定,并由此提供全书使用文化概念的规范基础。然后,分别从两个视角就其显著特征加以描述。一是着眼于文化与社会、文化与自然的关系,表明文化的“归属性”和“特有性”,强调文化与人类社会俱来、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二是着眼于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人们通过文化教育等途径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凸显文化对于人们特有的“教化”功能。最后说明,我们理解文化概念、运用文化概念,主要应归结于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意义。这种解释式的而非定义式的表述方式,从分清文化与经济、政治入手,鲜明地按唯物史观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又从分析文化的特征着手,点明了我们在教学中使用文化概念的要领。那就是:教材在解释文化现象、说明文化的作用时,主要是将文化作为精神活动、精神力量来把握,而不是作为物质活动、物质力量来把握的。

子木老师的质疑:(8)朱老师认为《文化生活》没有给“文化”下定义,而是“先在内涵上予以界定”。子木老师请教朱老师,“在内涵上予以界定”这不是下定义是什么呢?我大学时学习的《普通逻辑》说下定义有多种方式,并非只有朱老师心目中的那一种方式呀。其实,《文化生活》给出了文化的性质定义,用简练的语言把文化的内涵揭示了出来;文化的特征是对文化内涵的深入说明,文化的形式是采用划分的方法对文化外延的揭示。子木老师愿教材编者和一线老师都认真学习《普通逻辑》,让我们都具有最起码的逻辑素养。

(质疑朱明光老师的淡化定义)(2)

如,“民族精神”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我们所讲授的“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教材有明确概述,但不是定义的方式。教材采用的讲解方式是:直接引导学生聚焦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定表现,以帮助学生感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就此而言,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考虑。那就是:课程的内容目标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这并不以如何定义一般意义的民族精神为前提。如果过分学理化地强求这一概念的定义,并无实际意义,反而可能模糊了教学目标的真正取向。

子木老师的质疑:(9)朱老师认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教材有明确概述,但不是定义的方式”。子木老师不以为然。子木老师请教朱老师,“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教材有明确概述”这不是下定义是什么呢?子木老师认为,如朱老师这段文字所述,《文化生活》采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给中华民族精神下了定义,并强调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作用”的“种差”。所以,《文化生活》并非如朱老师所说没有下定义,而是没有写出“下定义”这三个字而已。人类思维有规律,为比较清楚地表达一个事物,不下定义,是不行的。尽管朱老师在主观上认为编辑《文化生活》时没有给文化下定义,没有给中华民族精神下定义,但事实上,为了把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讲清楚,《文化生活》还是给它们下了定义。所以,教材的问题不在于下定义,而在于如何下定义,而在于考试考不考这个定义。我们反对“神化定义”,更反对“淡化定义”,我们应该科学定义。

总之,“淡化定义”的理由:一是着眼于学术规范,不便定义;二是着眼于目标设置,不必定义;三是着眼于目标实施,不宜定义。

子木老师的质疑:(10)子木老师认为,朱老师的“淡化定义”的三大理由完全不能成立。这是因为,一是着眼于学术规范,要科学定义,否则含糊其辞、不知所云,教材失去科学性;二是着眼于目标设置,要科学定义,否则方向不明、是非难分,教材失去正确的思想教育性;三是着眼于目标实施,要科学定义,否则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失去科学的可操作性。

采取“淡化定义”的方式,从本原上化解因“抠概念”“背概念”而导致的许多难点,其实就意味着在具体操作中找到了“突破难点”的有效办法。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评价环节,对学习效果的判断应该来自于实际能力的表现,显现于对具体材料的运用或阐释。如果树立了这样的教学观念和评价观念,对许多以往看似难点、疑点的感受就会迥然不同,也就不必一味依赖理论上的“深挖洞”去解决了。

子木老师的质疑:(11)朱老师认为,定义是“许多难点”的本原。子木老师不以为然。子木老师认为,“定义”不是“许多难点”的本原,“神化定义”“淡化定义”才是“许多难点”的本原。“神化定义”“淡化定义”都不是一线老师所为,而是教材编者和考试命题人所为。“神化定义”会导致对概念“深挖洞”,“淡化定义”会导致对概念不求甚解而失去科学性。如果树立了“淡化定义”的理念,那教与学都可能成为自说自话,夸夸其谈,莫衷一是。

但从具体的教学实际出发,对概念还应区别处理,主干概念,对以后的内容理解有帮助的,还应给学生讲清,例如《经济生活》中好几个地方出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简单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而相对学生已具备理解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会使用的概念,则不需要再从理论上继续分解,化简为繁了。

子木老师的质疑:(12)朱老师最终还是认为概念是重要的,但就是不想说下定义。好像一切都是定义的错似的。其实,“定义”本身没有错,错在“神化定义”,错在“淡化定义”。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内涵和外延是其特征,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下定义就是用简练的语言把概念的内涵揭示出来。所以,无论什么学科,都需要明确概念,而明确概念,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给概念下定义。这是思维规律使然。所以,教材的问题不在于“下定义”,而在于如何下定义。我们反对“神化定义”,更反对“淡化定义”,我们一定要科学定义。对于某一学科来说,科学定义,最起码是指立足学科教材整体和实践事实,树立全局观念,根据认识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学科的基本概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富有创新性的定义方式给基本概念下定义。

最后,祝福大家学习愉快!在课改的旅程中,我们将相伴相随!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未来风光无限!

子木老师的质疑:子木老师认为,从“淡化定义”的起点出发,教材有前途吗?作于7年前的《淡化定义》,与当前教改作对照,我们会发现,未来必定是科学定义,而不是“淡化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