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热播的《女心理师》,“讨好型人格”莫宇的出场,是否让很多人感同身受呢?

讨好型人格都非常自卑,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有意无意地讨好身边的所有人,而一直委屈自己,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想要让他们喜欢自己,对自己满意。其实这类人活得真的很累,但又无法去改变自己,那么讨好型人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讨好型人格的打开方式(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1)

一、家庭环境是讨好型人格形成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就体会不到被爱的幸福,总是觉得连父母都不爱我,其他人也不会爱我,从而慢慢养成了讨好他人的行为习惯,只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小莫宇告诉爸爸妈妈,其他小朋友欺负自己,而爸爸妈妈只说是小朋友之间的玩笑话,还告诉小莫宇,肯定是他做得不好,要从自身身上找原因。即使小莫宇很难受,也只能听爸爸妈妈的话。

讨好型人格的打开方式(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2)

二、学校环境是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因素

与家庭相比,学校是人所处时间更久的地方,老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伟大责任:传道、授业、解惑。但老师除了教学生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有的老师只想着自己的业绩,对于学生的心理毫不关心。莫宇在学校期间受到同学的欺负,老师知道后也只是不分对错地责怪莫宇,对于欺负他的那些同学视若无睹。

讨好型人格的打开方式(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3)

三、社会环境也是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因素

步入社会,职场便成了一个人另一个重要的地方,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关心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上班后的莫宇,同事觉得莫宇好欺负,总是让他帮忙做PPT,写文案,在领导面前却说是自己做的,丝毫不提莫宇的功劳;平时聚餐不带他,却让他在酒局上挡酒。领导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知肚明,却也默认着这种企业文化。而对于莫宇来说,他答应做这一切,只是希望得到同事的肯定。

讨好型人格的打开方式(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4)

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学会爱自己,肯定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就算不能完全改变时刻想要讨好别人的想法,但至少不要将别人的想法凌驾于自己之上。做自己,爱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