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旗团徽团歌的意义(钩沉团旗团徽)(1)

1964年,团九大通过的团章

本刊记者 余玮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是团的总章程,集中体现党的理论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要求,规定团的基本制度,对明确团的属性、推进团的工作、加强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宣示、规范和引领作用。现行团章是1982年团的十一大修改制定的。这么多年来,团章基本内容保持稳定。同时对照党章的修改,根据团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团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对团章作出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2018年6月29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团章修正案对此前的相关部分进行了修改,其中将原第七章的标题由“团旗、团徽、团歌、团员证”修改为“团旗、团徽、团歌”。同时,对照党章,增写一条团旗、团徽、团歌是团的象征和标志的内容,表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旗、团徽、团歌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象征和标志。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团旗、团徽、团歌。”

事实上,团旗、团徽、团歌的产生还要追溯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委员会。这是自1936年共青团改造后青年团的重建。从此,中国青年运动又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会议期间,许多代表提议,青年团要有自己的标识,也就是要有团旗、团徽和团歌。自此,团旗、团徽、团歌的征集工作一样,被提上议事日程。

团旗团徽团歌的意义(钩沉团旗团徽)(2)

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旧址

青年团在历史发展中的探索和变革

如今,每每五四青年节前,许多青年团员会来到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567弄6号(即霞飞路渔阳里6号,旧称新渔阳里6号)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参观,追忆共青团历史,缅怀革命先烈。20世纪初期,以学生为核心的“青年”作为一种社会角色,被赋予了担负“救国使命”的特殊义务。渔阳里也是上海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培养青年人才的基地。

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前的呐喊震惊了神州大地,赵家楼的大火照亮了世界东方的天际。伴随历史新时期的到来,中国社会舞台上开始奏响激越的青春旋律。五四运动后,中国青年要求改造社会的呼声响彻祖国大地,各地青年纷纷成立社团,宣传新思潮、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仅一年时间,就出现400多种,其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倾向就有200多种。

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秘密团体“马克思主义研究会”,3个月后又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小组由陈独秀任书记,共有8位成员。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后称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中共事业的早期组织便由此发端。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为扩充组织的后备力量,陈独秀便立即指派党小组内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负责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收罗左倾及有革命性质的青年”。8月22日,党的早期组织尚未满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发起建立,俞秀松任书记,成员共有8人。团的机关所在地就在新渔阳里6号。此乃中国第一个有共产主义色彩的青年团组织,它的成立意义非同寻常。上海青年团成立后,积极联系全国进步青年,指导各地组建青年团组织。在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影响下,1920年秋至1921年春,李大钊、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等人分别在北京、广州、长沙等地领导创建了本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

为尽快发展和培育进步青年,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0年9月创设了后来极为知名的“外国语学社”。这是中国党团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青年革命者的学校,地址同为新渔阳里6号。这一学校表面上公开办学,并在报上刊登招生广告,实则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学生也多为相关人士介绍进来的。学社内所开课程主要是俄语及马克思主义著作,目的是为学生们赴苏俄做准备。多年以后,外国语学社走出来的众多团员青年成为了中共事业的中坚力量。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立即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且将它作为党的预备学校的问题,派出了许多党员去加强对各地团的早期组织的领导工作。这时,代表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出席共产国际三大和青年共产国际二大的张太雷从莫斯科归来,带回了青年共产国际关于建立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指示。随即,中共中央局决定由张太雷等人主持正式建立青年团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帮助和关怀,推动了建团工作。从1921年11月到1922年5月,全国有17个城市建立了地方青年团组织,团员总数达5000多人。

就在国内的青年团组织迅速发展的时候,在欧洲还有这样一群中国的年轻人,他们为拯救祖国而背井离乡,为寻求真理而客居异邦。共同的志向使得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的志向使得他们高扬起青春的旗帜。他们在法国创建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且在得知国内青年团组织正式建立后,立即要求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们当中就有周恩来、邓小平等为当代人所熟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建立全国性组织的时机就逐渐成熟了。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市东园隆重开幕,会议选择在5月5日马克思诞生104周年纪念日召开,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出席会议开幕式的代表和来宾达1500多人。中共领导人陈独秀、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演说。会议完成了青年团的创建工作,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会议选举高尚德(高君宇)、方国昌(施存统)、张椿年(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5人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其中,方国昌被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为书记。至此,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中国青年运动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心。中共一大13名正式代表平均年龄28岁,而青年团成员的年龄更为年轻,青年团一大选出5位执委平均年龄才24.6岁。因此,有人说:年轻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更为年轻的青年团!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青团是青年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两个政治组织的早期成员大多是青年知识分子,可谓“精英”团队。要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开展社会革命乃至夺取政权,就必须实行党的群众化转型。中国共产党由“精英党”向“群众党”转变,深深影响了青年团。

1922年团一大通过的纲领指出,青年团成立的目的,一是改良青年工人农人生活现状,为青年妇女青年学生利益而奋斗;二是养成青年的革命精神。1925年1月,在大革命高潮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随后的五卅运动中,团中央局任弼时要求每个团员在团组织的分配下参加实际斗争,使团的工作“有系统地发展而能深入群众”,特别是“代表一般受苦青年的利益”而奋斗。这是共青团第一次明确提出“深入群众”的口号。

大革命失败后,同中国共产党一样,中国共青团也分为两支,一支留在白色恐怖的城市坚持地下斗争,一支在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苏区开创新局面。1933年1月,共青团中央局随中共临时中央局从上海迁至江西中央苏区,与少共苏区中央局会合后合署办公,对外称少共中央局(亦称共青团中央局)。

1935年底,为了团结各界青年抗日,党中央决定改造共青团,把这个先进青年的共产主义组织改造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的抗日救国组织——救国会。1946年10月,为了在即将展开的人民解放战争、解放区土地改革和生产建设中更好地发挥青年们的作用,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开始了试建青年团的工作。经过了两年多时间的试点工作,青年团受到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在各方面工作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1949年元旦,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团的性质、任务、建团方针与步骤,号召在全国普遍建立青年团。在此以后,青年团有了很大发展,截止1949年4月,全国团员达到19万人。

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隆重召开。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即将迎来建设新型国家、新型社会的新征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来临,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青团自成立以来,在我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革命斗争时期,始终跟党奋斗,在艰险曲折中探索前行;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形成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按照青年特点,开展独立活动的工作原则;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以四化为中心与培育四有新人相结合”的工作指导思想,开展了一系列新的青年活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共青团提出了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根本方向,坚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有序有力地开展工作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各个时期,共青团总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团旗团徽团歌的意义(钩沉团旗团徽)(3)

周令钊设计的团旗方案原件

年轻的面孔相聚在同一面旗帜下

1949年4月,召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场就设在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礼堂。时年30岁的艺专实用美术系讲师周令钊带领学生们参加了大会会场的设计、布置工作。在帮助布置青年团一大会场时,他结识了同样是美术工作者的娄霜。

娄霜,山西人,团中央《中国青年》杂志的美术编辑。他是从解放区过来的干部,参加革命早,年龄也比周令钊大几岁。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两人很快成了朋友。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团中央根据代表们的要求,做出了制定团旗、团徽、团歌的决定,并在当年5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征求团旗、团徽、团歌的启事。启事一登出,广大的共青团干部、各界青年热烈响应,积极参与,投稿信纷至沓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到100多种团旗设计图案。五花八门的图案来自各地,有的出自美术工作者之手,有的则是基层团支部集体创作,都表达了青年们对自己组织的热爱。

一天,娄霜来到国立北平艺专找到周令钊,向他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团旗征集活动,和他商量能否请他帮忙也设计一个团旗图案,周令钊爽快地答应了。当年学校给周令钊安排的宿舍就在五老胡同一间小平房里。娄霜来了,在周令钊狭小的宿舍里,两人坐在一起,开始研究设计方案。周令钊是搞实用设计的,这一段时间他参加了不少设计活动。一方面,新中国即将成立,百废具兴,需要做的事很多,能够用自己的技能为新中国服务,他感到十分高兴;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每一项设计都意义重大,一定要认真对待。他对娄霜说:“这是个大事,要好好想想。”

周令钊开始构思从哪儿下笔。娄霜因为在团中央工作,所以对团的知识了解比较多,在一旁启发说:“青年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全国的青年们都要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团旗应该体现出在党的领导下这一特点。”听了这话,周令钊想,青年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组织,但怎样把这个定位很好地表达出来呢?图案不能太复杂,但又要体现这样一个鲜明的特色。

经过反复思考,娄霜说的“全国的青年们都要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这句话使周令钊的脑海中产生了这样一副形象:一个圆圈围绕着五角星,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那个年代常用的标志性设计;圆圈则表示青年们手拉手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想到这儿,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五角星,又用圆规围绕着五角星画了一个圆圈。周令钊很满意自己的设计,他把草图递给娄霜,娄霜看了也说:“不错!”

团旗团徽团歌的意义(钩沉团旗团徽)(4)

著名美术家周令钊(中)

于是,周令钊在草图的基础上,又画了一幅正式样图。很快,娄霜把周令钊设计的图案带回了团中央。周令钊后来回忆说:“很简单,设计的过程并不复杂。”以后的事周令钊就没有再过问。当团旗诞生后,周令钊看到是自己设计的图案中选,自然十分高兴。

当年,娄霜把周令钊画好的样稿交上去后,团中央把所有应征的团旗图案公开陈列,广泛征求意见。根据严格的评选,几次修改,最后挑选了几种式样于1950年4月报送党中央批准。报送的式样中包括周令钊设计的团旗图案。4月28日,毛泽东在看了报送的图案后,在周令钊设计的图案上批示:“同意此式。”周恩来也在这个图案上批示“同意这个”,并具体指示:“但须将金黄色圆圈及五角星移放下点,置于红旗四分之一的中间。”

团中央按照周恩来的意见对团旗式样修订后,立即发出《关于颁布团旗的决定》,并在1950年5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套红刊登了团旗图样和制法,说明这个团旗的式样是: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五角星周围环绕以黄色圆形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团旗为长方形,它的长与高之比为3:2,通用的尺度有三种:一、长288厘米,高192厘米;二、长192厘米,高128厘米;三、长96厘米,高64厘米。团旗的制作方法是:黄圈围着的黄色星,缀在旗面左上方——制旗时,先将旗面对分为4个相等的长方形,将左(它的反面为右)上角长方形上下分为12等分,再以左上角长方形中心点为圆心,3等分及4等分长为半径画两圆周,两圆周之间就是黄色圆圈。再在内圆周上定出5个等距离的点,其中一点位于圆周正上方。将此5点中各相隔的两点相联成直线,此5直线之外轮廓线就是黄色五角星之外沿。

团旗由此诞生。显然,团旗的产生过程也凝聚着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第二天,团旗就出现在庆祝新中国第一个五四青年节的游行队列里。

5月9日,团中央又发出《关于悬挂青年团团旗办法的规定》。规定要求团的机关门口只挂国旗不挂团旗;群众大会或游行时,团的队伍应携带团旗,团旗应摆在国旗、党旗之后;平时举行团的会议,团员大会、入团仪式时,可悬挂党旗、团旗,不挂国旗。

1957年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的名字虽然改了,但团旗仍然继续沿用至今。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近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为党培养青年政治骨干、输送新鲜血液,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而不懈奋斗,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重要作用。旗帜就是方向,思想引领行动!今天的共青团只有继续沿着党旗指引的方向前进,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奋勇建功新时代、奋力实现中国梦。

编辑|安吉

团旗团徽团歌的意义(钩沉团旗团徽)(5)

团旗团徽团歌的意义(钩沉团旗团徽)(6)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长按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