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方城虽不大,却有着世间最珍奇的宝物书画、外间见不到的古籍、传说中的名臣才子,若有本事,权利、钱刀皆可得……
由正午阳光出品、张开宙执导的电视剧《清平乐》,改编自热门IP小说《孤城闭》,该片以北宋为背景,结合正史、精琢人物,剧组通过合理的创作逻辑与浓郁大气的画面设计,呈现出缠绵滚烫的家国情怀与温暖生动的市井文化,于细微处见风骨,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大宋。
国风年画下的礼乐文明,大宋朝的韵外之致
幼时的徽柔公主与苗娘子
徽柔公主与十来岁的李玮在宫中初遇,以为公主是小宫女的李玮感言:“皇宫就是皇宫,小宫女都这么好看,比我见过所有年画里的小姑娘还好看”。
年画风格的人物概念海报·合辑
这里所说的年画,是大宋民间用于祈福辟邪的一种,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典籍,都曾记载过京城出售年画的景况,可见,在仁宗时期,由于造纸术与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年画已相当盛行。
片头年画风格特别浓郁,图为片头定格画面与千里江山图的对比构图
以剧中李玮的台词为小引,衍生到剧作,不难发现,年画的灵魂被贯穿在整部《清平乐》中。片头分别取了《清明上河图》的人物背景、《千里江山图》的配色,采用年画风格、插画手法,展现出科举放榜、樊楼市井、明灯三千、花开满城的盛世场景,最终的定格画面,官家赵祯背手而立,在远岱碧水的天地间,大宋的人文性与烟火气瞬间被描摹的无比精准、灵活。
人物服饰与道具线条利落、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是典型的年画风格
场景与服化道的设计上,参考年画线条单纯的特点,裁剪利落、明朗大方,色彩鲜明、气氛热烈,不仅体现了宋仁宗时期的繁荣与昌盛,更为剧集打下了很强的情感基调。
剧作风格设计,对影视剧的影响不言而喻。从片头到场景,《清平乐》的年画风,实现了以下功能:
①直观的形象性,营造出真实的环境感与美的感染力
纵观近些年的热门影视剧,《延禧攻略》中的莫兰迪风、《影》中的水墨风,都达成了非常高质的画面呈现效果。一方面,风格的整体感可以构造出非常完整的沉浸式观剧体验,让场景具备说服力与感染力,另一方面,统一风格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提升了整体层次,为剧中的人物提供直观的形象性的同时,更生动的向观众传达了剧集主题。
②独特的画面质感,是对北宋人文风俗与文化艺术最好的致敬与怀念
环境浓丽、人物气质风雅,《清平乐》拍出了宋风宋韵
宋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宋,可用四字概括——典雅平正,即古雅、纯净,且内敛天真,不事雕琢。剧中从皇帝出街、市井烟火、教坊斗舞等场景入手,结合画面表达,去多余装饰,以匀称的造型、舒适的比例、润泽的光感取胜,环境的浓丽与人物的风雅形成对比,产生丰腴饱满的视觉效果,少,就是多。
此外,为了构成“高级感”的镜头效果,剧组人员围绕宋礼进行了多方面的挖掘、考据,努力还原低调精致的宋代美学,将传统之美、古典文化之美落实在剧中各个细节处。对宋朝“韵外之致”的美学呈现,有助于让观众更进一步了解大宋、喜欢大宋。
宋代女子冠饰
比如剧中娘子们为官家挑选梳头宫人,所进行的那场比试,就颇有讲究。俞婕妤首先出场,梳朝天髻、戴罗娟花装饰的渐变色冠子,未用到任何珠玉,却仍有盛大艳丽之感;苗昭容采纳董秋和与梁怀吉的建议,仅在侧饰以一小朵槐树花叶攒成的花球,青丝回旋,光泽可鉴,大气雍容;张娘子的花冠,取材自《洛阳花木记》中记载的重楼子花冠,相传因栽培得法,花朵有重台高及二尺者,被称为重楼子,便有花匠依其姿防制为“重楼子花冠”。
官家对俞婕妤、苗昭容的赞赏与对宠妃张妼晗难得的冷落态度,侧面反映了其克己复礼、务实崇简的作风,也对应了历史上仁宗为杜绝后宫奢侈风气,责令“妇人所服冠,高无得过四寸,广无得逾一尺,梳长不得逾四寸,仍不得以角为之”的典故。
剧中出现的美食,文史中皆有出处
再比如,店小二在招呼公子装扮的丹姝时,首推的“羊羔酒”,这是开封许多酒楼的常备;之后推荐了“燠鸭”,对应《东京梦华录》中“炙鸡、爊鸭”的记载,还有大相国寺的蜜饯果子、炙羊肉、羊肉酥饼……皆有出处,意韵十足。
常被乘风峰万变,当春低软到人间——《清平乐》中的线索表达与镜头运作线索表达与镜头设计,往往成为影视剧最具独到之处,《清平乐》以时间线索与感情线索串连剧情,配合镜头运作,恰当拿捏,含蓄的将剧作背后的艺术与文明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
第五版徽柔
《清平乐》中关于时间线的设置,值得一提。在影视作品中,时间流逝感的体现,确实是个难度较高的课题。一方面,剧组承接传统方法,从人物形象与气质角度进行打磨,官家渐渐长出胡子,曹皇后、禾儿等后妃也褪去青涩、变得温柔坚定,通过人物的穿衣风格、妆面神态而突显的时间状态,无形间合理化了许多剧本细节;另一方面,剧组特别设立了参照人物——徽柔,赵徽柔一角,前后扎扎实实找了五位演员来演绎,这在影视剧作品中是比较少见的,徽柔在不同阶段的长成状态,具化了时间,给这部节奏偏慢但细节精致的剧作增添不少新意,剧中的情感色彩也因此更为浓厚、值得细品。
《清平乐》中的感情线,同样设计巧妙,它更像一曲婉转清丽的宋词,浅吟低唱,其中爱恨嗔痴,叫人回味无穷。
娴静端庄的苗娘子
年少时,官家有苗心禾的陪伴。青梅竹马的禾儿,那样柔情似水,她向来不懂争抢——只愿一生相伴;又那样勇敢果断,从她不再叫官家六哥儿时,便已经想清了关键,做出了选择。立足深宫,自然独自承受了许多,但默默付出的深情,却一直没变,仪凤阁成了宫里最温暖的地方,官家在这里,只用享受、不用烦心,禾儿,不仅让官家初识爱情的意义,也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大宋女子形象,让屏幕前的观众感受到聪慧知礼,温柔静婉背后的力量。
天真娇俏的陈熙春,是官家心头永远的白月光
成年后,官家遇见了让自己一见倾心的陈熙春,她擅做机括、天真娇俏,格外的讨人喜欢,一番询问得知,熙春是商贾出身,进宫被太妃认作养女。若此时留下熙春,以她的身份,便只能为妃为嫔,日后免不了受太妃的胁迫,她本就是最自在的女子,与其将其禁锢于皇城,不如放她自由,舍,确是最好的成全。
经典的送别镜头,也许在这皇城,舍,就是最好的成全
官家亲自送别了熙春,将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寄托在熙春身上,愿她快乐顺意。剧组通过平缓推近的镜头,细致记录官家与熙春的面部表情,而后由近及远,宫城内的官家眉眼间尽是不甘与不舍,宫墙外的熙春,仍然少女模样、神情自信洒脱,两人相望、互道珍重,纵横贯穿的深景拍摄,使整个画面呈现着一种几乎动人心魄的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熙春,是官家第一个用心去追求的女人,一颦一笑凝成痴念,化作了官家心头永远的白月光。
武门出身的曹皇后
身着金丝铠甲、手执一柄长剑,也曾扮作男装,以兄长的身份去听先生讲学……她原在最开始,是个叫曹丹姝的姑娘。皇后被废,百官举荐,她被选作官家的妻,自此谨守礼则、不能任性,她舍了小女儿情态,将对官家的爱,默默藏在那些懂事里。
那日官家气极,导演设置了一个极有感染力的长镜头,先拍的近景,官家在一片狼藉的谏书前跪地、落魄不堪,接着镜头拉开,成全景,停顿几秒,随着音乐的节奏,慢慢上摇,然后横扫大殿,移动中殿内烛光隐约跳动,暗示人物内心的不安与困惑,官家的个人独白在这时即将结束,镜头随即又从特写边拉边移退到官家背后,皇后款款而至,氛围被推向高潮,运动中的镜头,忽而突出细节、忽而强调气氛,既保持了整段内容的完整,又产生了一种真实自然、令人心动的效果。
“我说呢,谁敢来。只有你不怕朕,这个宫里,只有你真的不怕朕。你永远要做你觉得对的事情,做你自己心中的皇后,你不怕朕生气,不怕朕冷淡,不怕朕废掉你,不怕死。”
寥寥数语,说尽官家心中多年的不甘。
“我当然怕,只是我知道,官家绝对不会滥杀无辜,哪怕是再生气也不会……即便是真的会积累怨魄,为妖为灾,我丹姝与夫君一体承担,我不怕……我怕的,我怕失去你。”
丹姝的回答,瞬间击穿了观众的心,叹的一口气,为心甘情愿自缚茧,更为深情终被痴情伤。
两个那样倔强好强的人,在这重重宫殿中,互相对峙、更互相扶持。官家常说,皇后像大娘娘,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位贤德的皇后,他才不断成长、成熟。从相识到相知,许多事已不必多说,两人的闲话日常里,渐藏多年情谊,势均力敌、相守相护的爱情,细想也格外动人。
君子所,其无逸——庙宇朝堂背后的文化底蕴与现实启迪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节俭、爱仁,君王之道究竟是怎样的?
一、罚过错以正规矩固然重要,但所有的规矩都离不开一个字——仁
①明辨是非,是为仁
史料记载,仁宗皇帝特别慎重刑狱大案的死刑判决。他会亲自过问案情,亲自审定犯人是不是该杀或者必须杀,而且对于判错的官员,更是终身不再录用。在剧中,同样也有表现官家明辨慎行的场景。
一日,怀吉遭人构陷、误向司马光先生呈送了破损的御赐之物。面对这样有损皇家体面的事件,官家没有即刻惩治怀吉,而是同任副都知一起捋了事件缘由,并表示相信怀吉:“怀吉是个好孩子,行为端正、办事也妥当,他自然不会冒冒失失的做出这样的事来。”
不仅如此,事后官家还领怀吉到书院,邀皇子公主们辩一辩,怀吉是否有过。一番讨论下,首先告诉孩子们的,是司马直讲的两句话:“玉爵弗挥,典礼虽闻于往记;彩云易散,过差宜恕于斯人。”
话中含两个典故,玉爵弗灰,语出《礼记》曲礼上,挥字指晃动,意思是拿着玉爵饮酒时不要挥动玉爵,因为玉爵名贵,挥动它容易失手摔碎;彩云易散,出自白居易的《简简吟》,是说美好的事物如彩云,总是容易消逝的,如因美好事物消逝而怨怒,并无益处。显然,官家借司马先生的回话,想表达的意思是:错既已成,不如宽恕了这个犯错之人。
而后,官家用了孔子的那句:“人而不仁,如礼何?” 表明:礼主敬,没有错。但孔子说,人若是没有仁爱之心,那么所谓的礼,也就只是仪式,所谓的敬,只是因为惧怕,为了礼与敬而失仁,那便是舍内而求外,舍本而求。
末了,再指出怀吉是有失礼之处,要罚,便罚俸三月,除去翰林书院刚刚给升的内侍黄门一职、降为小黄门,而这不敬的大错,就将怀吉调入福宁殿,出入随行,好好修炼这个敬字。
他是百官们最好的君王、更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此三步判断,层层紧扣、逻辑清晰,公正而不偏颇、规整又饱含仁德之礼。官家拨冗前来,言传身教,特意让将来也会封官封爵、主理一司事物的少年人知道,为上者如何用人与奖惩之度,同时就这一事件,要求孩子们不要盲目下定论、做判断,而要时常怀有仁爱之心,帝王家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在这一刻得到彰显。
②心怀宽容,是为仁
徽柔曾提到,想给官家选最好的宫人伺候,是因为官家从不要求他人,对待宫人们的照顾不周也不会苛责,总是自己吃苦。
一次官家在吃饭的时候,吃到沙子,表情痛苦,却叮嘱宫人不要作声,以此来保下宫人性命。还有一次官家外出散步,时不时回头看,众人不解,回宫后,他才对妃嫔说,我当时口渴,所以回头看侍从有没有带水壶,但看到他们没带,自己只好回宫喝了。能恕人之过,乃为仁,原谅别人的错,因为谁都有过失;宽容别人的过,因为谁都有不足;体谅别人的苦,因为谁都有难处。帮助别人,才会被厚爱;尊重别人,才能被尊敬。
由此可见,天下之大,包罗万象,皇帝执国,便如执秤,若想使秤常平,君心当如镜,先得明辨善恶是非,再要执秤之臂有莫大的力道,才能平衡四海洪荒。
二、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周公《尚书》无逸曰:“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意思是,君子居其位,不能贪图安逸,要先知道耕种的艰辛,才能知道庶民的苦衷,这些,光靠读书写字看典故是学不来的。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教人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更要事必躬行、居安思危。
官家还没在掌握实权的时候,曾去梁家铺子吃蜜饯,偶遇少年韩琦,当时韩琦的一番痛批,让官家知道国政变动对寻常百姓的巨大影响,自此,他立志做一个体恤臣民的好皇帝。
朝堂上,他不但敢于直面大臣的斥责,而且更是纳谏如流。范仲淹上书指出朝廷“冗官”、“冗兵”、“冗费”严重,甚至已经危及到天下安稳。官家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有了“庆历新政”;生活中,他崇尚简朴,据史料记载,一日早朝,官家看起来脸色不佳,朝臣们在询问下才得知,是因官家在前天晚上十分想吃烧羊,但怕厨师为此每天杀羊造成浪费,硬生生地忍到了第二天。
圣君的谨慎源于仁厚,圣君谨慎是怕犯错,而圣君的怕,恰恰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强大。君王,主持着最高权柄,一言可福万民,一言可祸四海。若君王不仁,不以万民之苦自苦,自可肆意独断、任性而为,自必不怕,更不必忍。
官家的纠结与选择、承担与成全、欢喜与无奈背后,蕴藏着无数治国处事的大智慧,他的努力,最终凝聚盛世,成为了百姓白日里的太阳,黑夜里的星辰,抬起眼就能看见的光。
结语风月一场忆流年,浅笑、无邪。料想仁宗时期的东京街头,定是商铺林立、酒旗飘飘,既有大汉高唱“碧云天,黄叶地。将军白发征夫泪”,也有娇女低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更有落第书生高呼“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如此盛世,怎不向往?
电视剧《清平乐》,以沉浸式的观剧体验,将历史书上那个清丽的大宋一帧帧呈现给观众,用颇具正剧感的叙述,还原出专属的时代文化,以独特的国风年画视角,传递出大宋的韵外之致,更于角色立意处,深耕挖掘,由点及面,情绪饱满又精准深切的传递出关于信仰与爱的概念,让人在那些前朝后宫的故事中,学会明分善恶、产生反思和顿悟,具有强烈的现实启发意义。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