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S”管理基本内容

一、“5S”的发展历程

二、“7S”具体内容与意义

三、“5S”或“7S”发展现状

前 言

“7S”工作其实与每个人的日常工作 范畴是息息相关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 贯彻工厂及职场的各项改善行动,就会使 我们的工作环境更美、效率更高、工作更安全、人员综合素质更高。

一、“5S ”的发展过程

(一)“5S ”的发展过程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 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 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 一种管理办法。

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 “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2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 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 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日本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根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的企业在“5S”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Safety),形成了“6S”;有的企业再增加节约 (Save),形成了 “7S”;还有的企业加上了习惯化 (しゅうかんか,拉丁发音为 Shiukanka)、服务(Service)和坚持 (しつこく,拉丁发音为 shitukoku),形成了“10S”;有的企业甚至推行 “12S”,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是以“5S”为基础,逐步加以扩展的。

(二)5S到10S基本内容

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节约

8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节约、学习

9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节约、服务、满意

10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节约、服务、效率、坚持

(三)北方公司各企业相关管理方式

★上都电厂:10S, (即:管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学习、服务、节约、安全、满意)

★乌海热电 :“创一流班组建设”6S管理 工作

★蒙西:强化7S管理、助推企业创一流

★包二:“5S”班组的建设

★包三:全面推行 “7S”管理

二、“7S”具体内容与意义

“7S”管理的思路非常简单朴素,它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

中国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勤能补拙、防微杜渐

(一)推行“7S”管理之目的

■生产效率的提高

■产品质量的提高

■生产成本的降低

■交货期的缩短

■生产安全性的确保

■从业人员士气的高涨

(二)“7S”基本概念

整理: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

整顿: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

清扫: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

清洁: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

安全: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保证生产连续安全正常的运行,减少因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

节约:设法降低物料损耗;缩短单位产量的时间;减少空间、地面占用;费旧物利用与处理。

素养:提升个人的品质,使员工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养成习惯.

(三)“7S”的要求

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消除垃圾,美化环境;

安全操作,生命第一;

形成制度,贯彻到底;

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四)现代企业存在的六大“浪费”

时间的浪费

空间的浪费

资源的浪费

人力的浪费

设备的浪费

士气的浪费

(五)7S 含义—总结

整理—空间效率化原则

整顿—时间效率化原则

清扫—找出问题根源,预防问题产生

清洁—标准化原则

节约—养成降低成本习惯

安全—预知危险,防患末然

素养—5S始于素养,终于素养

1.“7S”——“整理”

7s管理主要内容(转载--7S管理基本内容)(1)

“整理”的目的

(1)腾出空间,以便提高空间有效利用率。

(2)预防物品被误用或误送。

(3)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4)消除因物品过期或变质而导致环境污染。

(5)整理摆放各类工器具

“整理”的操作方法

(1)对工作现场所有物品进行评估,确认物品实用价值,由此分类出 “要”与 “不要”。

(2)确认 “要”的物品之使用几率来决定是否需放置在现场。

(3)确认 “要”的物品之日常使用量来决定 物品定量放置或领取。

(4)下定决心将 “不要”的物品坚决做适当的报废处理。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空间浪费

(1)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也会变的愈加窄小。

(2)货架被杂物占据而减少使用价值。

(3)增加了寻找物品的困难而浪费了时间。

(4)物品杂乱无章增加了盘点难度且使成本核算失准。

例如部门经理要求属下主管对自己一天的工作进行记录,结果发现该主管用于寻找文件资料的时间就占了15%。原来该主管桌面上堆满了好多待处理和处理完的文件资料,经理质问其理由,该主管解释认为:待处理的文件资料放在桌面上利与查询,而处理完的文件以后也有用。从以上例子可看出,如果不考虑文件资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一味的保留,结果以 “将来这都可能有用”的基准来处理文件资料或物品的观念是错误的。

2. “7S”——整顿

7s管理主要内容(转载--7S管理基本内容)(2)

整顿(seiton) ,将 “要”的物品加以定位放置和标识并保持在需要时能够易于取用。

备注:定位、定量和有效标识是 “整顿”的关键

“整顿”的目的

(1)通过定位和有效标识,使现场一目了然。

(2)用时即取,消除寻找的时间而提高工作效率。

(3)为工作环境的清洁打下好的基础。

(4)凸现目视管理的绩效。

(5)及时消除 “乱象”隐患。

“整顿”的操作方法

(1)将腾出的空间进行合理规划。

(2)确定区域物品放置的方式及标准。

(3)将规划的区域和区域物品进行有效识别。

注意:定位后要明确标识和用完后及时归位。

“整顿”的原则

(1)整顿的 “三要素”

①场所: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的设定。

②方法:要研究更好的放置方法,保证使用时易取和安全。

③标识:放置场所与实际物品要保证一对一的标识。

(2)整顿的 “三定”原则

①定点:存放在哪里?

②定容:采用什么容器和颜色区别。

③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

举例说明,例如:A员工总是向邻近的B员工借工具,而B员工每次总是很快的就借于A员工使用,其实A、B员工都配备了同样的工具,只是A员工到了用时已记不起放在哪里,即使找到也不清楚该工具是否型号、规格适合。从以上事例证明物品“标识”和 “用后归位”是何等重要,而为什么别人做的到而自己却做不到呢?哎!真没面子!

3.“7S”——清扫

清扫(seisou),消除卫生死角,对现场各区域和物品按规定要求进行卫生清理。

注意:不要依赖别人,应积极主动地执行并不断的作自我检查。

“清扫”的目的

(1)减少影响品质的不利因素。

(2)发现脏污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3)杜绝污染源。

(4)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和企业形象。

(5)消除人员的惰性及依赖心理。

“清扫”的操作方法

(1)建立清扫责任区。

(2)坚持执行例行扫除活动。

(3)调查污染源并予以杜绝或隔离。

(4)建立清扫基准并作为规范。

(5)勤于日常擦拭机器设备、货架、桌面等。

(6)建立卫生值日表。

(7)建立检查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