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相信有来生,所以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庶民百姓,在墓中都会放置随葬品。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主人陪葬,是为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进入封建社会后,以俑代之,可以说反应了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

俑大约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极其残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隶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

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从而出现以石陶土、铜铁、石像、木雕及茅草扎束成人形来代替真人殉葬。

在甘肃省博物馆,陈列有一批精美的木雕作品。不仅有低眉垂首,唯唯诺诺,跪拜着等待主人随时召唤的侍人佣。

甘肃木雕作品欣赏(甘肃省博物馆惟妙惟肖的木雕)(1)

有体现日常生活闲暇情趣,双人下棋对弈的木人佣。

甘肃木雕作品欣赏(甘肃省博物馆惟妙惟肖的木雕)(2)

还有贡墓主人娱乐、消遣、解闷的舞人佣,木佣人载歌载舞,动态十足,惟妙惟肖,不得不说,这墓主人是真的会享受啊!

甘肃木雕作品欣赏(甘肃省博物馆惟妙惟肖的木雕)(3)

至于达官贵人和富贵人家的车马仪仗,更是气势威武,声势浩大!

甘肃木雕作品欣赏(甘肃省博物馆惟妙惟肖的木雕)(4)

甘肃木雕作品欣赏(甘肃省博物馆惟妙惟肖的木雕)(5)

马、牛、羊、猪、狗、鸡等牲畜也是活灵活现,样样俱全。

甘肃木雕作品欣赏(甘肃省博物馆惟妙惟肖的木雕)(6)

这些武威磨嘴子汉墓群遗址出土的汉代木雕,形象逼真,历经2000余年仍保存较好。

特别是这一件彩绘木独角兽,形象威猛,姿态灵奇,时刻保持着一种御敌当前,蓄势待发的战斗状态,估计是用作镇墓之用,充分展示了汉代木雕的艺术风格。

甘肃木雕作品欣赏(甘肃省博物馆惟妙惟肖的木雕)(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