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谢梁晖

8月23日至24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迎来2022级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夏日炎炎,有你最甜”“花,太阳,彩虹,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无论白天黑夜,我们都等你”……校园内处处装饰一新,一条条热情洋溢、振奋人心的横幅,迎接着近3000名朝气蓬勃的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到来。

哈工大深圳2022年本科新生人数(上新啦哈工大)(1)

迎新期间,哈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哈工大(深圳)校长黄玉东,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副校长张钦宇,校长助理马广富、俞晓国前往各报到点和学生宿舍看望新生,仔细询问新生报到情况、资料审核流程和入校安排,确保新生能尽快适应新生活。

暖心迎新已成为哈工大(深圳)的标准底色。在各报到点,新生和志愿者、工作人员总会上演一幕幕让人感动的“双向奔赴”。新生们按照引导标识分通道排队进入候检区,经过检测体温、核验绿码、查看录取通知书等环节,便可以“通关”了。

“同学,行李给我吧”“请到这边报到”,在校内、在宿舍区,师兄师姐们往往已等候多时,热情地帮助新生们指引路线、答疑解惑、搬运行李。“我们第一批志愿者早上5:45就上岗了,大家轮流倒班,为师弟师妹们服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徐金鑫说到。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迎新现场设置的“党员服务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一抹“党员红”是新生无条件信任的依靠。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辅导员熊晶玲作为“党员服务岗”的一员,化身“答题小能手”,为新生答疑解惑。快递、网络、班车……新生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有党员和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加持,使我义不容辞为学生答好疑、服好务,真正做好他们的‘大家长’”,熊晶玲说。

哈工大深圳2022年本科新生人数(上新啦哈工大)(2)

物业工作人员的身影也活跃在各个角落。各报到点都设置了“服务驿站”,新生们可以在这里喝瓶水,乘个凉,补充体力。新生宿舍楼前搭建了行李摆放区和等候区,宿舍管理人员为新生们分发了号码牌,“叫号”办理,避免拥挤。报到点还设有生活用品临时售卖点,方便同学们补给生活用品。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庄鸿凯表示,原以来报到和入住都会耗时较长,但他几乎“零停留”就顺畅地住进了宿舍,非常感谢师兄师姐和工作人员的帮助,学校的安排高效且人性化。

各学院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欢迎新生,用真诚和关爱为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新生入学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就是刻着自己名字的种子。寓意“向新而生,静待葳蕤”的种子,将随着他们大学生活的开启而发芽,寄托着学院对新生的美好祝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新生入学教育融入迎新过程,“航天报国”的合影墙醒目地树立在报到台旁,让新生在入学伊始就将学成报国的观念根植于心。理学院则将新生入学教育前移,早在新生入学前就召开线上学习会,在欢迎新生的同时,带领新生共同学习《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哈工大深圳校区师生网络文明守则》等,传递“正能量”,引领新生牢牢树立正确价值观。建筑学院2022级本科生陈瑶轩对校园中“青春好榜样”“最美笔记”的宣传板印象深刻。她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优秀的师兄师姐在大学四年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自己也感觉到动力满满。

哈工大深圳2022年本科新生人数(上新啦哈工大)(3)

“战吗?战啊!以最孤高的梦……”迎新现场,一位同学引吭高歌,以一曲耳熟能详的《孤勇者》吸引了不少新生驻足围观。这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特地为新生准备的惊喜“见面礼”。“新同学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过来,希望能用我们的真心来为他们提供温暖的氛围,帮忙他们尽快适应环境,进入好的学习状态。”电信学院2022级通信专业本科新生辅导员梁羡飞这样说。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迎新锣”已经成为历年迎新的传统,新生们在办妥入学手续后以敲锣的形式为自己的全新征途加油鼓劲。此外,学院还为新生提供了别样的“时光信箱”,新生们在入学时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为美好的未来许下心愿。同样传承了历年迎新传统的还有建筑学院,由学长学姐亲手为新生设计的“建面礼”大礼包内容丰富,定制了刻有每位新生姓名的马克杯,以及极富专业特色的笔记本。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迎新现场则“硬核”又“高级”,请出了战绩累累的“南工骁鹰”战队机器人坐阵,酷炫的机器人在现场展示各种“看家本领”,吸引了众多粉丝拍照留念。作为2022级新生最多的学院,机电学院召集了80余名志愿者在现场服务新生,让新生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花样”百出的经济管理学院则为新生准备了丰富的入学仪式,在入学前学长学姐就准备好了迎新视频,欢迎新生的到来。迎新现场,笑脸墙、飞机票、大转盘……让新生目不暇接,全场充满欢声笑语,可以说“仪式感”十足。新生“大礼包”也包罗万象:既有印有经管学院院徽的U盘,也有广受欢迎的雨伞;最用心的当属新生祝福“漂流瓶”,帮助新生破冰,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各学院还开设了“绿色通道”,把关心、关爱送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

哈工大深圳2022年本科新生人数(上新啦哈工大)(4)

从五湖四海而来的新生们为了更好地迎接新生活,都带着鼓鼓的行囊,同时,他们也为在新的起点上再起跑,做好了各项“热身”准备。来自辽宁的2022级硕士研究生孙沛源是哈工大(深圳)的一枚“铁粉儿”。他本科就读于河海大学,一直把哈工大(深圳)作为奋斗目标。本科期间他成绩非常优异,最终以笔试、复试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考进哈工大(深圳)的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他说,为了提早进入学习状态,暑假期间已与指导老师联系,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和学习软件提升科研能力和素养,希望自己能脚踏实地,切实打好专业基础,争取早日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生新生孙婉婷来自湖北省黄冈市,在获知自己成功保研哈工大(深圳)后,就利用暑假时间在深圳平安科技公司进行了3个月的实习。通过岗位实训,了解产业需求,她对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据了解,学校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将陪同新生一起度过隔离期和过渡期。

审读:喻方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