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文明村镇(周口西华址坊镇)(1)

站在西华县址坊镇镇区沙颍路上,举目环顾,街道笔直宽敞,路旁楼宇林立。省道S323址坊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200多家商店生意红火,商铺门前干净整洁,井然有序。该镇辖区的21个行政村大街小巷整齐划一,各村小游园绿化道两侧的文化墙上,制作精美的漫画,涵盖党的建设、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尊老爱幼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多内容,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循着该镇文明村镇创建的轨迹,记者寻找到了该镇干部群众美好心灵中升华出的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

周口文明村镇(周口西华址坊镇)(2)

一位普通农民的思想境界

该镇诸葛寺村农民远发科,靠养猪摆脱了贫困,手中有了一点积蓄,他要办的第一件事不是扩大家庭养殖规模,而是拿出10000元帮助镇敬老院孤寡老人改善生活条件。次年又拿出5500元给敬老院院民每人添一身棉衣、棉裤。去年因生猪疫情他放弃了养殖业,决定去南方打工。当年春节,他又购买2200元的米、面、油,慰问16家贫困户和4个正在上小学的孤儿。过罢春节,在踏上南去的列车前,他特意到学校交给郭校长1000元钱,交代“这1000元钱用在这4个孤儿身上,上面要求交什么款就用这钱,如果不够,你给我打电话,我再给你寄。我一定要想尽办法把这4个孤儿供养到高中毕业。”

周口文明村镇(周口西华址坊镇)(3)

六次救人不留名

该镇南陀村鱼鹰捕鱼人郭海山,青年时在舞阳跟师傅学习鱼鹰捕鱼,练就了一身好水性。早在1970年,本村郭新友洗澡时在坑塘里被淹,在施救过程中,郭新友死死抱住郭海山不放,情急之中,郭海山两脚蹬地,一沉一浮地把郭新友拖上岸,自己险些丧命。“75.8”洪水期间,该镇税务所所长刘青山乘木筏被洪水掀翻,被困在一个漂浮的草屋顶上。刘青山拼命呼救,无人敢去。面对滔滔洪水,郭海山和郭大昆自制木筏,与激流鏖战3小时,把刘青山救到河堤上。2013年11月3日,漯河市召陵区老窝乡河状村女孩张怡静掉入凉冷的河水,郭海山捕鱼后刚上岸,见此情景马上跳入河中,把小女孩救上岸,自己穿着湿棉衣回家,患了感冒。直到张怡静的亲属到该镇政府打听鱼鹰捕鱼人的姓名,人们才知道,河水滔滔问英雄,英雄救人不留名的郭海山。

周口文明村镇(周口西华址坊镇)(4)

背着上一线的村支书

该镇贫困村叶桥村党支部书记叶孟凡,在农村干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近年来,该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让村民尽快富起来,他带领村干部办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扶贫车间建在村头,发展返乡经济,动员富裕起来的村民周建设返乡创业,投资450万元建双膜日光温室大棚,交给贫困户管理,让每位贫困户劳动力不投资,经营一个大棚年受益2.2万元。贫困户自主创业的,合作社免费供应菌种回收产品。该村的小香菇栽培模式得到县、镇领导的充分肯定,县主要领导多次到该产业扶贫基地调研。4月初的一天,忙碌一天的叶孟凡,在回家途中,从胡同里窜出来一个骑车的小孩,叶孟凡躲闪不及从车上摔下来,造成下左腿骨折,在周口市医院手术后,第三天他就坚决出院,返回了叶桥村。他一想到村里脱贫攻坚红旗村创建,颍河叶桥两侧的游园建设等一茬茬的事都需要加快进度,扎实推进,再按内不住去一线的心情。亲朋好友劝他在家休息两天,怕伤口发炎,他非叫家人把他背到村委会办公室,带病工作,他的行为令镇村干部十分感动。该镇村支部委员叶保平说:“跟着这样的领导,我们会有啥理由不干好工作呢!”

视百姓如亲人

自春节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该镇上下团结一心,共筑抗疫屏障,踊跃捐数捐物支援抗疫一线的有200余人,总金额超过36万元,涌现出了数十名抗疫标兵。该镇农村信用社主任周二涛和员工董海生,结合行业特点,每天在值班室消毒,为顾客测量体温,登记客户信息。遇到年迈老人,眼花耳聋,取款不便,他们一起热心帮助孤寡老人取款。直到现在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周二涛和董海生从不懈怠,坚守岗位、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的做好疫情防输入工作,把群众的安危时刻挂在心上,用爱心传递着文明,让党员形象在一线岗位上闪光。(新周口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