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条码君的一位同事突然请假,

因为她的宝宝生病了,

几天前她就听宝宝班上的家长们讨论,

很多家的孩子都出现了

类似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结果昨晚她家宝宝突然高烧不退,

吓得她赶紧带着孩子去看病,

就医后医生确诊是上呼吸道感染,

这让她松了一口气,

不过班上其他孩子却被确诊

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2)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3)

每年到了4-7月的时候,条码君总能在朋友圈中看到“某某幼儿园孩子接连病倒”之类的报道,而与之相关的是两个非常眼熟的词汇, 也是文中一定会提到的两个疾病名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4)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5)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

比手足口病还厉害!

这样的标题一出现在朋友圈,

很多家长看了都不由得莫名紧张。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6)

最近有公众号发文称,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与此同时,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出现了类似的感染症状,闹得家长们人心惶惶。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7)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8)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9)

但是看完称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的整篇文章,条码君发现里面完全没有任何具体数据可以支撑得起这个标题,难道又是一个"标题党"吗?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真的大爆发了吗?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0)

今天(6月5日)上午,条形码记者专门到昆明市儿童医院进行了解,发现就诊的幼儿并没有呈现爆发的状况。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1)

记者从昆明市儿童医院了解到,每年的4到7月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最近患疱疹性咽峡炎前来就诊的患儿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远远没到"爆发"的程度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2)

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一科 王美芬:“有部分孩子体检或者发烧,来就诊时发现嘴巴里有疱疹,或者有些上颚口腔出现小红点,也是它的一个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3)

感染科的王美芬主任说,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流行性的病毒咽炎,它和手足口病部分病原相同,但疱疹性咽峡炎只会在咽峡部位长疱疹。患病时,孩子会有咽喉痛、头痛、厌食等症状,如果孩子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4)

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一科 王美芬:“如果孩子出现精神状态不好、高热不退、精神萎靡不振、想睡觉、肢体会抖动这种情况,孩子一定要及时就诊,特别有部分宝宝出现出冷汗、循环不好出现脚手冰凉,这种孩子就一定要及时过来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5)

虽然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特别强,甚至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但是家长也不需要恐慌。只要做好防护措施,也能很好地保护孩子。医生建议,在高发期内,家长最好不要带孩子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去,饭前饭后一定要注意手部卫生。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6)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7)

对抗疱疹性咽峡炎,

这四点一定要注意!

宝宝发烧超过三天,需及时就诊

虽然多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痊愈,但少部分孩子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如果患儿超过三天高烧不退,或出现浑身发软,呕吐,惊跳,肢体抖动等情况,要高度怀疑并发脑炎可能,需及时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8)

别凑热闹,少去人多的地方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所以,体弱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已经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外出回家及时洗手,家长自己也不要忽视

外出回家要及时洗手,许多家长对孩子们都是这样要求并且执行的,对自己就难免松懈,这同样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成人接触了手足口病毒同样可能感染此病,由于成人抵抗力强等原因,没有出现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但是已经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了。虽然没有相关症状,但体内已经携带了该病毒并且也会向外排毒,传染给孩子。

所以,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换洗衣服、晒被褥。

疱疹性咽峡炎最佳治疗方法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19)

不要乱用抗生素

有的家长说用抗生素去预防,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抗生素是杀菌和消炎的作用,却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家长给孩子乱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菌群混乱,无形中会延长病程,加重病痛。

记者:郑秋霞 杨波

部分内容整合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编辑:一枚小板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