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约写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之后,是王维晚年时期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隐居在终南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尚书右丞相当于现在国务院的副部长级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题临安邸背诵古诗 学写诗终南别业?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题临安邸背诵古诗 学写诗终南别业

题临安邸背诵古诗 学写诗终南别业

写作背景:

约写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之后,是王维晚年时期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隐居在终南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尚书右丞相当于现在国务院的副部长级别。

终南别业

王维(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中岁:中年。好(hào):喜好。道:这里指佛教。

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chuí):边缘,旁边;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胜事:美好的事。

值:遇到。叟(sǒu):老翁。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译文:

中年以后就信佛,晚年就安家于终南山。

一时兴起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偶尔走到了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天上的云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老者,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首联:平淡道出自己的爱好,晚年就住在终南山。从中年到晚年,一句话道出半生心路历程,早已厌倦宦海浮沉,晚年终于有此安身之处,为下文作好铺垫。

颔联:一时兴起,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独来独往,无拘无束,这里诗人用一“空”字,作副词用,徒然,白白地,这样快乐的事情,只是自得其乐,自我陶醉。

颈联:因为“好道”所以才会“行到无穷处”,与首句呼应,“穷”的尽头是什么呢?水尽,路尽。水没有了,天上的云便是水,路没有了,那就停下来,坐看天上云卷云舒,不也是另一番美景吗?天无绝人之路。“坐看云起”无穷禅理尽在此情此景,此时人同此云,云同此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清)徐增评:“行到水穷去不待处,我亦便止;倘有云起,我即坐而看云之起。于佛法看来,总是个无我,行无所事。行到,是大死;坐看,是得活;偶然,是任运。此真好道人行履。谓之‘好道’,不虚也。”

尾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里引入了日常生活,哪怕是偶然相遇,谈笑间竟也忘了归期。感觉有了一丝烟火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是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而此时,却又让人感到几分亲切。

全诗虽平白如话,却有无穷哲理。

领悟:

自觉已不是在品诗,倒更象是在禅修,水穷云起,尽是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