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掌上靖江□全媒体记者王方珏 通讯员倪玲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野生蚂蟥收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野生蚂蟥收购(小蚂蟥爬出致富路)

野生蚂蟥收购

来源:掌上靖江

□全媒体记者王方珏 通讯员倪玲

说起水蛭,可能很多人陌生,不过要说到蚂蟥,很多人就既熟悉又害怕。水蛭是种重要的中药,其干制品炮制后可入药,是医用的珍贵药材,市场行情一直不错,养殖水蛭也是许多人创业的选择。在马桥镇集福村养殖水蛭的刘建章就从水塘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刘建章今年53岁,到集福村的创业故事还要从2013年说起。当时,刘建章承包了70亩地,其中大部分用来养殖生猪,到了2017年,生猪养殖市场政策变化,赖以生存的养猪场关了,刘建章开始谋划新的出路。

刘建章听说苏南一带很多人在养水蛭,收益还不错,有点心动,便和朋友一起去上海、浙江一带考察,走访当地养殖户,学习技术决定回来试一试。

2018年,刘建章在原先承包的土地上试养了10亩水蛭。水蛭养殖有高收益,同样也有着高风险。水蛭养殖前期投入很大,光是建水塘等基础设施一亩前期投入都达到2~3万,想要收回成本不是一件易事。刘建章听闻,不少尝试水蛭养殖的人第一年都没有收益。好在前期的考察帮了大忙,第一年刘建章的水蛭成活率不错,尽管没赚到什么钱,但想到技术还在摸索的阶段,他已经很满意了。

“水蛭苗的进货渠道很有讲究,一开始,不知道哪里的苗种质量好,只能一家家试,我和工人将进货地点的水蛭苗分好类,等到水蛭养大后,再判断苗的质量”。刘建章说,水蛭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水温也会影响水蛭的发育。养殖水蛭有一定的季节性,从6月开始下苗,到9月底、10月中下旬开始起塘,水蛭不吃饲料,每天都要定点投喂螺蛳。前两年都是露天养殖水蛭,水温不好控制,到了夏天,温度太高,冬天温度又下降得很快。今年,刘建章采用棚内养殖,起到了控温的效果。

最近,刘建章正忙着晒干一批新出塘的水蛭,再过两天,这批水蛭将有专人过来收购。“只要听说你在养水蛭,药厂的人就会上门收,基本不愁销路。”刘建章介绍,去年,他在原先的基础上又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在养殖面积已经达到了20亩共48个大棚。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一亩塘的收益能达到2万元左右。

前两年,靖江养殖水蛭的大户还不多,只有零星几个。最近两年,水蛭市场一下子变得火热,再加上养殖效益不错,经常有人上门向刘建章取经,刘建章也不吝啬,将自己的养殖秘诀倾囊相授,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