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 ,小车无軏② ,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①輗 (ní):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古代车辆两侧有车辕,前面有横木。大车,牛车。
②軏 (yuè):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小车,马车。
【译文】
孔子说: “人若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可以行得通。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怎么能够行驶呢?”
【导读】
本章提到信的重要性。
孝悌,主要针对父子、兄弟之伦。
信,则主要针对朋友、君臣之伦,所谓 “朋友信之”“敬事而信”。信和说话有关。说话能兑现,就是信。
做人不守信,像车子缺少必要的活销,是没办法在社会上走得远的。
一个人说话能常常兑现,就会取得他人的信任,这是更深一层的信。
有了信任,做事就容易了,因此子夏才说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未信, 则以为厉己也。 信而后谏;未信, 则以为谤己也 ”。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① 也。”
【注释】
①耻躬之不逮:以自己做不到为耻辱。耻,以 …… 为耻辱。躬,自己、自身。不逮,赶不上,指做不到。
【译文】
孔子说:“古时候人们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说了后自己却做不到为可耻。”
【导读】孔子主张君子要 “讷于言而敏于行”,不轻易允诺,否则万一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降低自己的威信。
本章中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自己的话而感到耻辱,实际上是在借古讽今。
“言之不出”之 “言”,相当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 “言”。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① 其民;未信,则以为厉② 己也。信而后谏③ ;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注释】
①劳:役使、劳役。劳其民,即役使民众,如让他们修长城、挖运河、造船、服兵役等。
②厉:磨砺,此处指折磨、虐待。
③谏:进谏、规劝,下级对上级指出后者存在的问题。
【译文】
子夏说:“君子先要取得百姓的信任,才去劳役他们;如未得信任,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
[君子]要先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后才去进谏;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导读】
对下役使百姓也好,对上规劝君主也好,都要先取得他们的信任,然后才进行。
取得信任,也就是取得理解,否则冒冒失失,不但做事不能成功,反而会带来后患。
隋炀帝三征高丽,挖运河,修长城,建离宫别馆,营东都洛阳,滥用民力,最终激发民变,天下烽烟四起,导致隋二世而亡。
说话也是这样,知心人才说知心话,否则别人不但不听,还会见怪。
来源 |《新编<论语>导读》
点赞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