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不能缺失,或者说最值得史学家们去研究?答案肯定是春秋。
春秋时期,还没有皇帝,大家平起平坐,这就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重要的,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爆炸也是在春秋产生的,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自秦朝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比如儒家。皇帝和朝政选了儒家作为国家文化的统治,其他道家、法家等等就失去了发言权,或者只能成为偏远的学说,不能成为整个皇权的推广。
伟大时代诞生伟大思想
而春秋,却是一个各种思想争奇斗艳的时代。属于人文和政治的儒家,属于哲学和宗教的道家,其奠基者孔子、老子都来自春秋,伟大的年代产生了伟大的思想,《论语》和《道德经》就像两颗灿烂辉煌的恒星,让我们只能仰望。
和道家是中国历史中并行的两条主线,前者是人文和政治的,后者是哲学和宗教的,儒家的奠基者孔子和道家的祖师爷老子都来自春秋时期,那个年代产生伟大的思想。《论语》和《道德经》像两颗太阳悬挂在空中,让我们只能仰视而无法企及。
还有《周易》,中华哲学的精髓。其实,老子的《道德经》不过是《周易》的读后感,《道德经》中的阴阳哲学,辩证思想来源于周易,而非老子的创造。
中国人今天的文化和礼仪,是周公创立的。周公倡导“礼刑结合”的治国模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仅依法治国,也要以德治国,而且特别重视以德治国。他认为如果人民都养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就会自律,就会减少犯罪。而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风尚,就要通过各种礼仪来教化人民。因此周公在晚年,制定了很多中国人的礼仪制度,这些风俗习惯保留至今。
我们婚丧嫁娶的很多风俗,都来自周公的创制。是周公让中国早在三千年前,就成了礼仪之邦。而当时的西方社会仍是原始社会,野蛮社会。
可以说,在春秋之后的几千年里,我们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重量级的伟大人物。
春秋的文化究竟有多深?举个例子说,你一定知道自己姓什么,但你未必知道自己的姓是怎样的来历,如果你想研究,你会惊诧地发现,我们绝大多数的姓氏来自春秋。比如姜姓始祖炎帝之裔的姜子牙,从封齐建国到康公绝祀,历600多年,嫡庶子孙一百余姓,遍及世界,其中韩国就达150万,韩国总统卢泰愚曾携妻子到山东淄博寻根问祖。
事实上,春秋战国给我们留下的遗产绝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和人文上的,春秋遗产之丰富,足以令全世界嫉妒我们。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作者孙武是齐国人。
谈中国的历史,谈中国的文化,谈中国的思想,还有一个人比孔子和老子都要厉害,他就是管仲,也是齐国人。
管仲究竟有多厉害
管仲以一套系统惊人的治国方案将齐国带上了霸主地位,可以说,假设管仲能多活几年,或者齐桓公能认真遵守管仲的遗言不认用奸佞之臣,那一统六国的可能就不是秦国嬴政了。
你想想,政治家管仲,加上《孙子兵法》孙武、还有《孙膑兵法》的孙膑,这些诞生在齐国的人物和著作,分分钟秒杀多少政治和军事人物?
管仲究竟有多厉害?通俗的讲,早期的内阁制、福利社会、减免农业税、控制通货膨胀、鼓励商业、盐铁专卖,这些,都是管仲带给全世界的启示,甚至连最早的官方春楼都是管仲创办的。
孔子说过:没有管仲,我们就该披散头发,裸露膀子,做野蛮人的奴隶了。还有人评说:中国后来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尊孔子而不是尊管子。
如果你还不知道管仲的厉害该如何表述,那用现在的话来说,老子的《道德经》是把《周易》进行了分化和沿袭,而管仲则是把周公的主义完全发扬光大,成为独有的“管子思想”,然后把“管子思想”用在了治国平天下,从而成全了齐桓公,将齐国推向历史的最高峰。
在管仲之前,你可能找不到其他思想和学说,你的世界是混沌的,而在管仲之后,才有了老子、孔子、荀子等人,他们的成就可以达到学说的水准,也就是老子学说、孔子学说、荀子学说等,但他们的思想,离着管仲,也许差着十万八千里。
周公主义——管子思想——老子学说、孔子学说、荀子学说——诸子理论,这么看,中华文化的脉络是不是就清楚了?至于后来的各种文化,都是在这样的一个框架里拆拆补补罢了。
管仲,你说厉害不厉害?
管仲哪些成就传承到现在
如果用现在的话表述,那么,管仲可以这样写: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革命家等等,没有之一。
毫无疑问,管仲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甚至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他不仅彻底改变了齐国,也彻底改变了春秋的历史。
孔子对管仲崇拜得五体投地,他说:“管仲辅佐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指不用武力来会合诸侯),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诸葛亮常常自比于管、乐,就是管仲和乐毅,其实他学到的知识只有管仲的一根小拇指,就靠这个,他也能协助一个卖草鞋的刘皇叔三分天下,如果你读读懂《三国演义》,你会发现,诸葛亮使用的所有谋略都是从管子那里来的。
管子思想被收录在《管子》中。《管子》内容博大精深,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历史甚至医药无所不包。当然《管子》一书并非管仲一人之作,它是齐国学者在历时几百年间的时间里不断补充整理而成的。后来所谓的诸子百家,不过是《管子》思想的不同分支而已。
先来读一段管子的思想:“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你看到什么了?对,礼义廉耻。至于怎么解释这四个字,全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了。而这四个字,正是孔子儒家思想的基础。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先富民,后强国,这是管仲治国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点,与我们现在的国家政策不谋而合。
、“道”是管子重点讲解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由管子提出并进行解释,后来老子写《道德经》,就是继承了管子关于道的概念,延伸而成。
你再看看,原来孔子、老子的学说都是源自于管子。
说了政治、思想,再说军事。管仲是一个军事奇才,他打仗的原则被后人广泛应用。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这话的意思是,首先做的是以德服人,其次则是通过谋略,再其次是外交,最后才是出兵。
《孙子兵法》基本照搬了管仲的理念,这一点非常清晰。 可以说,《孙子兵法》脱胎于管仲的军事思想,是管仲军事思想的整理版。
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不打没有把握的战争是管仲的军事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管仲指挥下的齐军没有打过一场败仗,管仲对于赏罚、军费、建制、号令、武器、地图、敌情等等几乎每一个军事要素都有具体的要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概念首先来自于管仲这里。
先富民,后强国。本着这样的思路,管仲采取的策略是:重视农业,鼓励商业。重视农业就要鼓励大家种地,因此管仲主张减免农业税。
减免农业税之后,国家的财政怎么保障?国家的财政就要从商业中来,管仲重点提到了盐和铁的交易,这两项的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的两大支柱。
集市是市场经济的象征,管仲作了详细规定。“有市,无市则民乏矣。”必须要有集市,否则老百姓的用品就会缺乏。集市要征收营业税,要统计商家的数量,每年春分的时候确定税率,立夏的时候按月核收,秋天则进行统计。
篇幅所限,整理到此。其实还能整理很多,但这已经足够证明,管仲是多么的伟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