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基础怎么学习一门乐器(乐器学习难度不可不知)(1)

一谈到学习乐器,大多数人可能第一感觉就是,小提琴等弦乐入门难,钢琴内容深,而古筝,民谣吉他相对简单一些。

可如果真的讨论学习乐器的难度,并非如此简单,我想主要还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个方面、从发展程度上来看。

简单地说,用的越多的乐器,发展的越完善。所以钢琴、小提琴,无疑是所有乐器种类里发展最健全,演奏体系最深奥的学科。

钢琴是作曲家的必备乐器,而随着作曲技法的成熟,作曲家们势必会在乐器上发掘更多的乐器演奏方式。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除了技巧深奥,结构严谨外,也极大程度上的发掘了钢琴的表现能力。如颤音的大量使用,力度的开发,也影响了现在钢琴的制作理念。音域也逐步扩大。

从巴洛克时期的窄小音域展开到现在钢琴的“两头音”,钢琴的琴键也慢慢由56个增长到88个,甚至还有96个的键钢琴。

而由古典乐派到浪漫派,由李斯特为代表的炫技狂人,又一次将钢琴的作曲技巧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以钢琴的演奏技术,音乐文献是经过数代音乐家的摸索、积累得来。可称之为“相当难学习”的乐器。

同理,小提琴作为最接近人声的乐器,也受到无数作曲家的青睐。从巴洛克时期的几乎不加弓压,到揉弦几乎已经成为拿筷子一样的必须手法,到浪漫派的“击钩”等匪夷所思的演奏技巧,都是被作曲家们一点点地开发而来,而演奏家们加以适应,就慢慢形成了现在的成熟演奏体系和技术根据。

小提琴的音乐文献之丰富,就连长笛甚至二胡,都使用其改编的练习曲作为技术参考。

第二个方面、从音乐性上来讲。

任何乐器的难度都是“一样的”,无论学习乐器,还是学习声乐,本质上我们都是在学习音乐。

学习音乐本质上是美学的建立,对优质音响的判断能力,对音乐语言的学习和思考能力。那么从这方面来讲,技术不过是帮助你达到的一个手段而已。

我的许多学习音乐的朋友都公认中国的古琴,属于非常难于演奏的乐器。可如果从技术角度来讲,古琴的技术模式真是“少得可怜”,甚至没有对肌肉力量有要求的跑动练习。可它难就难在音实在“太少了”,少到你无法用漂亮的和声,快速漂亮的音群来给人带来听觉享受。

只能通过你的审美积累和气息控制,来把每个音都弹到“耐人寻味”,有那种长一分则多,短一分则少的极致分寸感。而这些又不是单纯技术训练可以达到。

任何乐器的终极美感都是你对自己的表达,你的“分寸感”,你的判断和思考透露出的音质,句法的拿捏。从这点来讲,哪个乐器又是简单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