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唐·李煜《子夜歌》

“梦境”向来被人们赋予了神秘色彩,在许多影视作品当中,梦境也被作者拿来大做文章,为后文的情节展开,做好铺垫作用,同时也为作品增添色彩。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就有着许多关于梦境的内容。

三国演义故事重点(梦绕三国黄粱一梦)(1)

无论是一方霸主,还是谋臣武将,只要是人都会做梦,而他们做的梦则与他们日后的发展有着紧密地联系,而作者对于“梦境”的使用,也让这部作品更加得传神。不同的梦境,在书中的作用不同,有的是渲染氛围、有的是为后文做铺垫,还有的是用来衬托人物形象。那么,《三国演义》中梦境的叙事作用究竟是什么呢?

一、《三国演义》中不同类型的梦1.心之所想,梦之所达

从古至今,“梦境”在人们看来有着很多的意义,有的人认为梦境是一种将心中的欲望,以画面进行表达的一种形式,这也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以及欲望。这些欲望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但是在心中想得时间长了,就会在梦境中“实现”,而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也借用了这样的梦境。

三国演义故事重点(梦绕三国黄粱一梦)(2)

董卓生性好色、色欲、贪欲十足,整日里想得都是谋权篡位,有一天当上皇帝,享受着数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当他娶了貂蝉之后,更是整日里只顾享乐。在王允与吕布密谋刺杀董卓之时,王允欺骗董卓说:“天子有诏”。董卓追问:“天子有何诏?”王允答曰:“将汉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董卓大喜道:“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

在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而董卓梦见的一龙罩身,则是代表着登临皇位,有龙气护佑的意思。按照董卓的身份来看,除非他“谋朝篡位”,否则他是没有机会登临帝位的。从此也可以看出,董卓图谋帝位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正是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才会梦到“一龙罩身。”

三国演义故事重点(梦绕三国黄粱一梦)(3)

2.心有所感,梦中显现

在古人的认知当中,如果一个人非常挂念自己的亲人、朋友,那么他如果遇到为难,这个人就会在梦中遇见到,而在《三国演义》当中也有这样的体现。在甘夫人等人被曹操所虏之时,甘夫人就曾梦到过“刘皇叔陷于土坑之内。”关羽宽慰他说:“此是嫂嫂思念之故。”

关羽将甘夫人做的这个梦,归纳为是因为她太思念刘备,而“关心则乱”,梦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事实呢?彼时的刘备正被曹操的大军围追堵截,用险象环生俩说都不足为过,岂不正式“身陷泥潭”之中?甘夫人的这个梦梦到的正是刘备的近况。

此外,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也没少做这样的梦。在刘备与庞统分别去攻打雒城的时候,刘备就做了一个梦,他对庞统说:“吾夜梦一神人,手执铁棒击吾右肩,觉来犹自臂疼,此行莫非不佳?”

三国演义故事重点(梦绕三国黄粱一梦)(4)

如今的我们早已知道结果,与诸葛亮同作为刘备左膀右臂的庞统在此战中殒命。刘备梦境中的事情再次成为了现实,没了庞统的辅佐,刘备不正是犹如断了一臂吗?诚然,刘备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睡觉时的姿势不对,而导致他右臂疼痛的。但是在书中,这样的情况还不止一次。

在关羽陨落之后,刘备与王甫都梦到了关羽遇害的景象,而且刘备梦到的还要更为直观,更为恐怖一些。

二、《三国演义中》中不同梦境象征的意义1.象征高贵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人生来就有权有势,而这些“大人物”在出身之时,她们的母亲就有在梦中“有所感应”。在甘夫人即将剩下刘禅的时候,她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梦到“仰吞北斗”。因此为其取乳名为阿斗,寓意刘禅乃是星君下凡,希望他会有一个好的命运。

三国演义故事重点(梦绕三国黄粱一梦)(5)

无独有偶,孙权与孙策的母亲,吴太夫人在生他们的时候,也做过相似的梦。吴太夫人在生孙策的之前,梦到“月入我怀”;而在生孙权之前,则梦到了“日入我怀”。无论是“日”、“月”、“还是星辰”,在古代都代表着天命所归,是权贵的象征,而且“日”乃星辰之主,代表着的是帝王、皇位。

在曹操率兵逼近须江口,想要向孙权报赤壁之仇时,他抵不住吴军的进攻,正在踌躇之时,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有一轮红日从江边缓缓升起,再抬头望天,只见天上还有两轮轮太阳遥相辉映。”

梦醒之后他说孙权乃是天命所受,既然天命不可违,那就只好退兵。显然他将梦中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看作了是孙权,而梦中天上遥相辉映的两轮太阳,则一个代表了他自己,一个代表了刘备。

三国演义故事重点(梦绕三国黄粱一梦)(6)

2.危险、厄运的象征

万物有阳必有阴,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不好的一面,梦境亦是如此。

在《三国演义》中,不好的梦境也比比皆是。关羽在败走麦城之后遭到围困,想要突围而出。在突围之前他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有一只又黑又肥的大猪,在疯狂地咬自己的脚。关羽大怒,拔剑就把那只猪给斩杀了。”关羽醒来之后,并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可是在突围麦城之时,却失败被杀。

“黑猪咬脚”在古人的认知当中,是一件十分不吉利的事情,如果梦到,或者遇到黑猪咬脚,那么此人必定最近会有大解难,甚至是杀身之祸。而刘备在伐吴失败之后,退居白帝城,在宫中身患重病。

三国演义故事重点(梦绕三国黄粱一梦)(7)

一日刘备在睡梦之中梦见了关羽和张飞。关羽在梦中对刘备说道:“臣等非人,乃是鬼也,哥哥与兄弟相聚之日不远矣。”梦到此处,刘备猛然间惊醒,连忙命人将诸葛亮等人叫来嘱咐后事,也就是后来的“白帝托孤”。

自古以来,凡是在梦中,梦到已故的朋友、亲人来接自己的,大多预示着做梦之人命不久矣,也是一个十分不好的预兆。除此之外,魏延在临死之前梦到头生双角、曹操临死之前梦到被自己所害死之人前来复仇,都是在古人眼中很不吉利的事情,而在他们做完这些“怪梦”不久,他们也告别了历史的舞台。

三、《三国演义中》中不同梦的叙事作用

在正本《三国演义》之中,其中有关于梦境的任务共有28个。这些人身份不同、立场不同、所做的梦境也各不一样,但是作者巧借“梦境”之手,在无形中透露给人们很多情节,同时也暗示了后续的故事线将要如何发展。

三国演义故事重点(梦绕三国黄粱一梦)(8)

如果关羽死后,刘备没有做梦,梦到关羽让其帮忙报仇,那么刘备就不会不顾所有人的阻拦,执意伐吴,而如果没有刘备率众军伐吴,反被火烧连营的话,那么蜀国也就不会那么快的走向衰落,最终灭亡。

因此关羽之死,是蜀国衰落的转折点,而刘备伐吴则是致使蜀国快速灭亡的重要节点。从这个方面来看,正是因为刘备做的那个梦才会坚决地进行伐吴的行动。此外,曹操梦到的“三马同槽”的不祥之兆,似乎也是为后来的“司马家夺天下”进行了暗示。

如果我们细细观察可以发现,在书中但凡是做到“噩梦”的人,他们的梦都会实现,他们自己也终将厄运难逃。

纵观正本《三国演义》,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每一个梦都有着极为特殊的含义,或是彰显人物的性格,或是阐明角色的心理,又或是推动故事的发展。这些梦境穿插在整部作品当中,它们所代表的不是单一的情节,而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这些人,做了这些梦,才会有接下来情节的展开。

三国演义故事重点(梦绕三国黄粱一梦)(9)

总结

做梦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事,它看似虚幻离奇,却又十分常见。有人说梦境,是一种人们自己给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做一场梦,就像看一场电影,梦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可是我们都知道,梦境本身又是十分的“真实”总会给人一种忍不住遐想的感觉。

在《三国演义》之中,作者借用“梦境”来诉说相关人物的吉凶,引领故事发展的走向。仁义沉稳的刘备,因“梦境”将蜀国引领向了灭亡,数年苦功付之一炬。而一代枭雄,“好梦中杀人”的曹操,却死在了噩梦之中。

三国演义故事重点(梦绕三国黄粱一梦)(10)

“三分天下”是一场梦,“统一天下”亦是一场梦。蜀国也好,吴国也罢,纵使是统一天下的魏国,终归也是梦中之境而已,而三国群豪,也不过是梦中之人罢了。镜花水月、黄粱一梦。或许在作者眼中,所谓的三国争霸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