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领导者的要求德重于才(喜怒不形于色的领导者很高明吗)(1)

黄石公讲:“怒而无威者犯”。就是说,作为位高权重的领导者是不能够轻易发怒的,一旦发怒的动作不能够震慑住下属,那么自己将会失去权威而容易被别人冒犯。那么是不是领导者什么时候都必须板着脸,一直喜怒不形于色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姜子牙就强调:“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兵势不行,敌国乃强。”那么怎么操作才是正确的姿势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对领导者的要求德重于才(喜怒不形于色的领导者很高明吗)(2)

1.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情绪,除非“剧情”需要。有部电影的台词说得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反过来讲,责任越大,对于负责人的要求也越高。领导者手上掌控着组织的大量资源,并且具有很大的支配权,足以影响很多成员的前途命运,所以“聪明”的下属重视揣摩上级的心理,时刻关注领导的情绪。这个时候领导者如果对于自己的情绪不加隐藏,很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成为他们借力打力的工具。当然如果领导者有意借此释放某些信息,追求某种“戏剧性的”结果又另当别论了。

对领导者的要求德重于才(喜怒不形于色的领导者很高明吗)(3)

2.雷霆大怒不是目的,慑服人心才是目的。孙子兵法强调面对竞争时,“上兵伐谋”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取胜之道。其实“上兵伐谋”不仅应用于敌我双方的竞争,更多地也应用于组织内部的管理。如果能够通过发一次脾气,就能够吓唬住一些人,令他们畏首畏尾,不敢做出损害组织利益的行为,不敢萌生损公肥私的想法,那么领导者何尝不可以雷霆大怒。

对领导者的要求德重于才(喜怒不形于色的领导者很高明吗)(4)

3.发怒之后要有“软着陆”的措施,收放自如才是王道。正如暴风雨之后的天空会恢复宁静一样,领导者当众宣泄情绪之后,一定要让组织的氛围恢复理性。俗话讲:“打一下,揉三揉。”高明的领导者不会在“电闪雷鸣”之后无所事事,而是应该考虑如何缓解之前造成的紧张气氛,对于应该抚慰的心灵进行安抚,对于应该表扬的事件及时鼓励,最终还是要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占据主导。

对领导者的要求德重于才(喜怒不形于色的领导者很高明吗)(5)

总而言之,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成熟的领导者并不是一味地“违逆人性”,须知老子所讲的“道法自然”,才是所用谋略追求的最高境界!

(欢迎想系统学习兵法的朋友搜索并关注今日头条号:“谋略与兵法”,有问题也欢迎大家私信。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用人之术:人性大多自私,高明的领导者如何用人驭人?阅后即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