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这样一个故事,总督李卫在还没有显达的时候,曾经与一个道士一同渡江。船到江中间的时候,起了大风,眼看船就要翻了。道士踩着禹步念诵咒语,风停止了,终于平安渡过了江。

李卫就再三拜谢道士的救命之恩。道士说:“您是贵人,遇到困境能平安渡江,也是命运,我不能不救,何必要道谢呢?”李卫又拜谢说:“领受大师的训诫,我将终生铭记在心,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

论语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论语人生在世是听天由命)(1)

道士听后却说,人也不能完全听天由命。然后说了一番大道理:

人无论处于困穷还是显达,都应当安于命运。如果不服命运,为了达到目的就会不择手段。聪明像李林甫、秦桧,他们不陷害好人也能当宰相,但是他们选择作恶,白白给自己增加了罪状。

对于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利和害,就不能听从命运。朝廷的官员是应该有担当的,如果手里掌握着权力却不作为,一切听凭命运的安排,朝廷何必设置这个官职?

论语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论语人生在世是听天由命)(2)

《论语》里记载,看守城门的人说,“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圣贤安身立命的学问,一定要记住。

李卫恭敬地接受了道士的教训,后来做了官后积极作为,不做太平官。

“知不可而为之”出自《论语·宪问篇》。一天,子路在城外办事,回来晚了,城门已经关闭,他就在城门外住了一晚上。第二天,看守城门的人打开城门看到了子路,就问他从什么地方来?子路说,来自孔子那里。

这个看门人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一个隐士,一听子路说是孔子的弟子,就讥讽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不可”,是不可能实现的意思,隐士的意思是说孔子明明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不了,还要去做。他认为,这是一个不可为的时代,世事混乱,任何人做什么都不挽救不了时局,就应该像他那样隐居起来才对。而孔子东奔西走,非要去那些根本办不到的事,一点也不明智。

论语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论语人生在世是听天由命)(3)

当时,许多明哲保身的人都隐居起来,远离政治中心,过起了自在逍遥的生活,嘲笑孔子的不只有看守城门的人。

有一个叫微生亩的人对孔子说,你整天凄凄惶惶,奔波忙碌,居无定所,图的是啥呀?不是为了显摆你的能言善辩的口才吧?在他看来,孔子周游列国,辛苦劳累,毫无意义和价值,不过是白费口舌而已。孔子说,不敢显示自己有才辩,只不过是讨厌那种顽固不化的人。

孔子与隐士最大的分歧在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上,隐士们认为社会乱象自己管不了,干脆就不要管了,要超脱出来。他们远离政治,回避社会责任,一切政治风云变幻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要自己的逍遥自在。

论语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论语人生在世是听天由命)(4)

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完全不知命的人,他也知道世道混乱,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很难。但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挽救无序的局面。为实现理想,他周游列国,即使屡屡碰壁,饱受困厄,忍受着隐士们的嘲笑、非议,也是无怨无悔,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孔子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教训李卫的道士是道家,他有道家的超脱,要人们认清现实,要认命。但是,他又不是完全的不关心社会责任。他认为普通人要认命,但是作为官员是要社会责任感,对于事关天下苍生的利害大事,绝不能袖手旁观,要积极作为,而不是听天由命,不作为。

《阅微草堂笔记》还有一个故事,就阐明了做官要有为的思想。

论语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论语人生在世是听天由命)(5)

有一官员死后,来到了阴间地府,声称自己生前无论到哪里,只喝一杯水而已,所作所为无愧于鬼神。所以,向阎罗王报到时,身穿官服,昂首挺胸地走进阎罗殿。

阎罗王讥讽地说,设立官职是为了治理民众,仅仅认为不要钱就是好官,把一个木偶放在大堂上,连一杯水也不喝,不是比你更清廉?

这位官员就辩解说,没有功劳,也不会有罪。

阎罗王说,整整只顾保全自己,为了避免嫌疑,审案时不表明态度,这不是对不起百姓么?拈轻怕重,遇事不积极作为,这不是有负于国家么?没有功劳就是罪过。这位官员听后,咄咄逼人的锋芒不见了。

论语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论语人生在世是听天由命)(6)

人生在世,变数很大,影响人生的因素很多,有自身的品德、能力问题,还有更多的社会因素,而社会因素个人难以把控,有时候不是自己努力就能把事情做成功,像孔子周游列国,也没有诸侯王采纳他的政治主张。

现实很强大,是不是人们就应该听天由命,无所作为,任凭命运的小船随水漂流?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做,有可能不成功,但是不做,肯定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知不可”,不是要放弃作为,而是知“天命”,说明一些做法行不通,需要重新认清现实,适时调整策略,采取新有措施,重新作为。不管什么事,都要积极作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成不成功,看时局运数了,不纠结,不后悔。

#翘楚读书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宪问篇》:

【原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原文】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译文】微生亩对孔子说:“您为什么如此奔波忙碌呢?不是为了显示您的才辩吧?”孔子说:“我不敢显示我有才辩,只是讨厌那种顽固不化的人。”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