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自从2018年的卡舒吉事件发生后,沙特、美国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卡舒吉事件后,特朗普访问沙特,受到了沙特的隆重接待,缓和了双方关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沙美关系一向很铁,毕竟在美苏争霸期间,两家曾经紧密配合、并肩战斗,共同构建了美帝霸权的金融基础——石油美元体系。(参见《大国风云:俄乌冲突将把世界引向何方之四“以我为主、有所作为,逐步拆解美元霸权”》)
尤其是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石油武器贡献极大,这份功劳,大部分要算到沙特头上。
但系统梳理沙美关系,就会发现,这俩其实是一对怨偶,相爱相杀伴随着整个交往过程。
一、沙美“罗曼史”
沙美之间的爱恨情仇,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一场石油引发的邂逅
1932年,沙特从奥斯曼帝国的鲸落中诞生后,受当时遍及全球的经济大萧条影响,很快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
注:沙特本身只是一个十分落后的游牧国家,不过它占据着伊斯兰教的两个圣地,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朝觐业”。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朝觐”经济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美国石油勘探人员认定沙特地下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一个求财、一个要油,双方一拍即合,沙特很快授予美国的加州标准石油公司特许经营权,先后将高达70%的领土交给其独家开采。
雪佛龙石油公司总部,其前身就是加州标准石油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双方在石油开采方面达成合作,当时两国并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所以校尉说这是一场石油引发的“邂逅”。邂逅一词,源自诗经,字面意思为偶遇,但偶遇后的故事,就需要大家展开想象了。
引用一下诗经的原文,方便大家理解邂逅的引申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里的邂逅
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一个相貌普通的村姑,遇到了下乡踏青的城市高富帅。村姑抵挡不住高富帅的魅力,高富帅自身也有需求,便来了场野外邂逅的友谊赛。
因为只是邂逅,大家就没准备天长地久,所以都对建交不积极。
(二)讨价还价、谈婚论嫁
1938年,加利福尼亚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Casoc,阿美石油公司前身,当时为美国人全资控股)在达曼地区发现油田。家里有矿,村姑摇身一变成了白富美。
2019年底,阿美上市之初,就超过苹果占据全球首位,后面也一直排名前列
但由于二战临近局势紧张,该油田并未得到开发。
二战期间,美国从石油生产国变成石油消费国。为了确保战争期间的能源供应,时任总统罗斯福开始重视与沙特的关系,甚至宣布“捍卫沙特对捍卫美国至关重要”。
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变成白富美的沙特也有了新的需求:安全。
越是美女,越是需要猛男保护不是。
一个希望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一个希望得到有效的安全保护,再搞野外邂逅,显然就不合适了。
于是白富美与高富帅展开了一场关于婚姻的讨价还价。
1943年1月,沙美正式建交。
1945年2月,刚刚参加完雅尔塔会议的罗斯福,与沙特开国君主阿卜杜勒·阿齐兹,在停泊于苏伊士运河的“昆西”号军舰上秘密会面,确立了“石油换安全”的婚姻模式。同时商定阿美公司(1944年1月更名)利润对半分成,美国甚至还将之前瞒报的7000万美元利润还给了沙特。
注意,当时这位美军军官是单膝跪地向阿齐兹汇报,这也说明在双方的交往中,沙特并不落下风
沙美敲定婚前财产协议,正式成亲了。
(三)你侬我侬、郎情妾意
二战以后,安全局势日趋紧张,沙特更需要美国的保护,美国更需要沙特的石油维持强国地位,沙美关系进入蜜月期。
1948年,阿美公司发现了全球最大的加瓦尔油田,总储量高达112亿吨,占沙特石油储量的60%以上,年产量2.8亿吨。对比之下,我国探明总储量才35亿吨,年产量2亿吨左右。一个油田就超出960万平方公里大国储藏量好几倍,就这点来说,沙特真是幸运儿。
这就好比沙美成亲后,又一起喂养了一只能下金蛋的天鹅。有天鹅在,夫妻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总体还算和谐。
不过同样是在1948年,美国又在中东给自己找了个小三:以色列建国了(其实从与美国的关系来说,以色列才是正室、沙特只是小三,不过谁让沙特是本文的主角呢)。
以色列就好比一颗钉子,扎进了中东的阿拉伯、伊斯兰汪洋大海中
这也为沙美关系埋下了最大的隐患。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沙特一直小心翼翼地在美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走钢丝,一边带头反抗以色列,一边又尽量不把与美国的石油贸易牵扯进来。
不过随着阿拉伯联军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失败,沙特不得不跟美国翻脸。
(四)一场小三引发的撕逼
以色列成立后,相继与阿拉伯国家爆发了五次战争,史称五次中东战争。
其中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规模最大,这也是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倾尽全力的最后一击(第五次中东战争纯粹是以色列欺负黎巴嫩)。埃及、叙利亚、沙特(主要是出钱)等10个阿拉伯国家组成联军,动用了57万部队、4000辆坦克、1000余架飞机。
但在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援助下,以色列很快扭转了战局。
此战失败后,阿拉伯国家意识到,由于美国的干预,他们永远不可能在战场上击败以色列。
对于美国这么明显偏袒小三的行为,沙特终于忍不住带头开撕。
于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由3美元每桶暴涨到13美元,沙美关系也迎来了第一次考验。
第一次石油危机引发的石油价格直线上升
油价暴涨,最终扩散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美国工业值下降14%,日本工业值下降20%,主要工业国均出现经济负增长。
但对沙特等石油输出国来说,这却是意外之喜。1973年中东石油出口300亿美元,1974年就暴增到1100亿美元。尤其是沙特,就此成为世界有名的狗大户(狗谐音gold,也即黄金大户,这个外号没有任何贬义)。
沙特王储萨勒曼,全球第一号土豪
如果没有第四次中东战争,在西方主导的经济体系下,国际油价一直被人为压低,就跟我们当初用十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一样。
(五)孽子诞生、貌合神离
由于日本、欧盟很快妥协,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在1974年得到缓解,但美国既不肯放弃支持以色列,又担心再次出现石油危机,于是拉着沙特,在1974年8月秘密签订了所谓的《不可动摇协议》。
协议规定,沙特的石油贸易只能采用美元结算,当然,美国付出的,依然是安全保证。
沙美婚姻的孽子石油美元就此诞生。
客观分析,签订协议之初,美国人真的只是为了保证能源安全。至于由此获得石油美元霸权,可以算是意外之喜吧!
我们现在看石油美元霸权,其中的脉络似乎很清晰。但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极其复杂,到处都是不可预测的蝴蝶效应,至少在沙特将石油与美元绑定之初,世界上谁也没有意识到它的巨大威力。
就连苏联,也在趁着石油涨价卖石油、挣美钞,再用美元购买国内需要的轻工产品和粮食,根本没有想过,全球石油贸易逐步美元化,潜藏着多么巨大的风险。
能力平平但喜欢给自己授勋的勃利日涅夫,正好赶上了好时候
这就跟生孩子似的,刚生下来的时候,谁知道他将来是光宗耀祖还是辱及先人、是横行霸道还是温文尔雅?总不能因为别人家生了个孩子,就一定要把他提前掐死。
不过生孩子归生孩子,过日子归过日子。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不可能对夫妻关系造成多大的影响。
因此,整个七十年代,尽管沙美关系没有破裂,但也就是维持着貌合神离的状态。
也是在这个阶段,沙特加大了对阿美公司的国有化力度,1973年沙特首次参股25%,1974年达到60%,1980年全部控股。
虽然美国始终偏袒小三以色列,但从阿美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来看,在与沙特的博弈中,美国也很忍让。
“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对付不讲道理的美帝,只有打得他讲道理
美国表现得这么谦恭有礼,自然不是对白富美怜香惜玉,因为石油危机爆发初期,美国一度考虑对沙特动武。只是受到苏联的制约,同时担心得罪整个阿拉伯世界,所以才按捺了下去。
石油危机的另一个次生效应,就是苏联跟着血赚一笔,国力大幅提升,并由此患上严重的能源出口依赖症,直到今天的俄罗斯也是如此。
七十年代,石油价格一路走高,成就了苏联的黄金时代,也为苏联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苏联的鼎盛时期,与石油价格高度吻合
不过当时人们只看到,面对财大气粗、咄咄逼人的苏联,美国也只能暂避其峰。
(五)重归于好、携手坑苏
197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使得沙特的地位进一步上升。
注:扯句闲篇,如果没有伊朗伊斯兰革命,也就没有现在的校尉。这里面的故事,就不足为外人道了。只能感叹一句,蝴蝶效应无处不在啊!
伊斯兰革命中,伊朗学生攻入美国大使馆并扣押了大量人质
这个时候的中东,除了以色列,美国只剩下沙特一个有份量的盟友。
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
在此之前,由于苏联始终反对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大多与苏联交好。但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致使阿拉伯国家集体转向。
这里面,原本就接近美国的沙特表现得最为突出。
在某种程度上,阿富汗战争,可以理解为阿富汗出人、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出钱、美国出武器对苏联展开的群殴。
注:大名鼎鼎的本拉登,就是在这个时候,带着自己数亿美元的身家,投身阿富汗的圣战,可谓是既出钱又出人。
谁也没想到,沙特富豪之子,会成为911的元凶
现在的俄乌冲突,大致也可以理解为乌克兰出人、欧洲出钱、美国出武器对俄罗斯展开的群殴。
区别在于,阿富汗战争,阿拉伯国家站在美国这边,俄乌冲突,阿拉伯国家站在俄罗斯这边。
扯远了,回到历史。
正是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敏锐地意识到了石油美元蕴藏的巨大威力。
在里根政府的劝说下,沙特带头大幅增产,将国际油价从接近100美元每桶的高位打压到12美元。
沙特展示东风-3:即使八十年代,美国对于沙特的安全保证也是打折扣的,否则“东风”不会刮到中东
这个时候,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加上体制僵化、生活物资供应不足等因素,国内经济已经陷入困境,完全靠石油续命。
石油价格崩盘后,苏联经济跟着崩溃,美国趁机操控国际粮食价格,致使苏联再也无法从国际市场获得足够的粮食供应。
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复杂,但石油价格战引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的粮食危机,乃是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
一个不能让民众吃饱饭的政府,即使武力再强大,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
那些粮食可以从国际市场买的谬论,大家就当是某些专家释放的气体排泄物吧。
结语:
苏联解体后的三十年中,因为海湾战争、911事件等,沙美关系也曾经有过波折,但总体上说,双方维持着基本的联盟关系。
即使制造911的本拉登就是沙特人,美国也没有跟沙特彻底翻脸。
不过最近几年,尤其是俄乌冲突之后,沙美关系面临全新的挑战:俄乌冲突,也许就是沙美关系全面逆转的引子。
因为沙特之所以亲美,并非源自文化、宗教层面的情投意合,而是源自经济、安全层面的利益抉择。
美国启动页岩油革命后,在能源领域,沙美已经由互补关系变成竞争关系,经济利益非但没有交集反而形成冲突。
至于沙特面临的安全形势,随着世界局势的演变,尤其是俄乌冲突的发展,也发生了深远的变化。沙特的安全,已经不再完全依赖美国,甚至美国反而对沙特构成了威胁。
10月5日,在沙特、俄罗斯的推动下,OPEC 会议不顾美国的再三喊话,毅然决定减产
这些变化,才是沙特越来越不待见美国的根本原因。
关于沙美关系变化的深层次原因,请看:友谊的小船因何而翻:沙特为什么越来越不待见美国(中)“俄乌冲突与沙特面临的新挑战”
最近平台的推送总是令人“感动”,喜欢的朋友,尤其是内容品鉴官,还请帮助转发、点赞!校尉不胜感激。
经典好文推荐:
《大国风云:俄乌冲突将把世界引向何方》系列
基辅悲歌:乌克兰怎么会混得这么惨(中)
大国悲鸣:俄乌冲突(外篇一)——俄罗斯的病根与心腹大患
大国悲鸣:俄乌冲突,是否会导致俄罗斯再次解体(一)
为什么说共和党是美帝守陵人:扒下美国的画皮(外篇四之上)
为什么说民主党是美帝掘墓人:扒下美国的画皮(外篇二之中)
更多好文、雄文,尽在校尉讲武堂
最后给自己打打广告,闹书荒的朋友不妨接着往下看:
《红颜无老死》(点击可直接链接)是校尉花费数年心血倾力打造的长篇写实型历史小说,全书以三位奇女子为主线,将沙场搏杀、官场博弈、皇宫内斗、市井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规模宏大、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朴实,于平淡中孕育高潮、于高潮中凸显人性,虽在网上发布,但绝非快餐式的网络意淫小说,而是充满历史厚重、人文关怀的佳作。
五章过后、渐入佳境,十章过后、欲罢不能!
相信校尉笔力的朋友,还请耐心看下去,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