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木的趣味识字教学,聆听汉字之美花草字传(1)

(张一清 著 / 梁 艳 读)

汉字木的趣味识字教学,聆听汉字之美花草字传(2)

“桑”的甲骨文字形描摹的是长着树叶的树木形状,最初指的就是桑树。

字形中凸显的叶片充分表明了“桑叶”的重要作用,例如朱熹所注《诗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

能够为蚕提供食物的自然非桑叶莫属了,可见桑树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养蚕。

《诗经》中吟诵桑树的篇章也多与桑叶有关。

例如《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描述的就是桑树的树叶汁液饱满、苍翠欲滴,借以比喻风华正茂的女子。

还有《诗经·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这些唯美的诗句仿佛让我们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春光和煦,小路逶迤,桑树林外,三五少女挽筐而来。

她们剪下略长一些的柔枝,聚拢成束,准备采下桑叶去喂蚕。

桑叶青青,天气晴好,人与树、桑与蚕,一切的一切都跳跃着生命的律动。

而日升日落,周而复始,晨曦与夕照,同样也都是大自然的盛景。

烟霞绚烂时,“桑榆暮景”同样令人迷醉。

汉字木的趣味识字教学,聆听汉字之美花草字传(3)

采桑图 清 闵贞

“桑榆”最初指的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两种树木,一个是纺丝制衣的源头;一个是制作器物的良材,并且还可以入药。

例如西汉刘向《九叹·怨思》:“孤雌吟于高墉兮,鸣鸠栖于桑榆。”

后来,由于日落时分夕阳的光芒常常照射在桑榆树的树梢,所以“桑榆”也就有了“日暮”的含义。

例如清代魏源《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

意思是怎样才能循着云中大道,去触摸这夕阳的余晖呢。

汉字木的趣味识字教学,聆听汉字之美花草字传(4)

狗吠鸡鸣 清 石涛

再往后,由于表示“日暮”,“桑榆”又发展出“暮年”的意思。

例如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诗人对于人生的达观态度着实令人叹服和景仰。

汉字木的趣味识字教学,聆听汉字之美花草字传(5)

采桑图 春秋战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