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城人文故事系列

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的故事

作者:苗万国 苗汀

文水西城村狐爷庙传说(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1)

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永登的各个乡镇,每个乡村的地方,你会惊奇地发现,都建有一个娘娘庙。娘娘,是永登人对道教中成神成仙的女性的昵称。巾帼不让须眉。在道教信仰中占了半壁江山,用现在流行的话来形容:“半边天”。

无独有偶,在红城野狐城,却供奉着大娘娘、二娘娘、三娘娘、四娘娘,五娘娘、六娘娘、七娘娘、八娘娘、九娘娘等总计九位女性的神象庙宇。当地人总称为:九天圣母庙。

在这野狐城之内外,九天圣母庙香火颇为旺盛。最早因有九位美丽动人的神仙在此列班,呵护一方水土平安,这也是野狐城中最有信仰的神祇之一。

在永登境内,在每一座庙里,善男信女们根据自己的信仰,只选供着其中的一位。其中信仰三娘娘和四娘娘的信众居多,而且地域辽阔。这以永登连城牛站的大菩萨最有名。而在野狐城,信仰七娘娘为神祇,香火旺盛。

文水西城村狐爷庙传说(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2)

据野狐城当地知名学者把连儒先生回忆说:九天圣母庙,在旧时,凡是路过过野狐城的人,均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朝拜遗风遗俗之讲究。也有三大庙会举办:即四月八踩青节,五月初五巧娘娘节,七月七情人节。在这三节会中,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庙会,巧娘娘是最隆重的仪式。

野狐城的九天圣母庙,在野狐城之北门外的抬水沟,即今野泉村312国道线东村门口之南,苗万国住宅之东便是旧址。具体修建年代不详,没有详细记载。九天圣母庙后在文革时期被拆毁,后又于1990年前后,将九天圣母庙迁建于东山营盘山(鲁土司红野四旗驻军之地,因得此山名)。至今香火正盛。

据《玫瑰天涯》调查研究:九天圣母庙大概大约于明万历年代前后修建。其中,今天河口镇八盘村的送子娘娘,就是野狐城九天圣母庙里的一位娘娘,据传说野狐城是她的“娘家”,还有传说一位娘娘去了七山,一位娘娘去了金嘴,传说归传说,这有待于《玫瑰天涯》进一步去考证。

文水西城村狐爷庙传说(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3)

在每年五月初一和初二,野狐城人就开始巧娘娘,初四在九天圣母庙里开始立幡杆,法师阴阴俱到,沐浴更衣,准备祭祀神灵。初五为正日子,行香告庙,陪侍神灵。最为称首的是在野狐城雷庙进行阴阳踩表为隆重仪式。在民国时期,来自野狐城张天绪(袁天霖的戏剧弟子)和曹文焕两位著名法师纷纷登场献艺。但最重要的巧得是近在咫尺的,现定居在文家河(文河)的七娘娘。

九天太乙圣母七后元君,野狐城当地人俗称为:七娘娘。中国最早供奉七娘娘的庙宇在天水,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可见对七娘娘的崇拜已久矣。

文水西城村狐爷庙传说(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4)

七娘娘的庙宇为何在文家河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哩。

文家河,又名文河,现属野泉村一社和二社的所在地。旧时属野狐城直接管辖,因明朝鲁土司惊天大案——血洗文家河之后,文姓103口遭遇灭族之灾后,人口锐减,遂有张家磨王姓张姓等大姓后裔陆续迁移至文家河居住,成为张家磨辖地的土著。

因有野狐城的九天圣母庙,有神灵显赫,加上香火旺盛,这让张家磨人羡慕不已,遂有心恭请七娘娘到张家磨双溪村安家落户,享受烟火之润泽,保佑一方水土。而野狐城人因受九天圣母们之庇护,人丁兴旺,六畜平安,万事诸愿。也不愿意让七娘娘去张家磨双溪村,经地方乡绅说合,无果。用野狐城人民间的说法是“不请给的话,不如偷了去,为上上策”。这一言论至今在野狐城老一辈人中还相传着。

文水西城村狐爷庙传说(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5)

话说张家磨人在说合无果下,就采用了民间之“偷术”,却不想这七娘娘的行神鸾驾行走至半路,即今在文家河一带,鸾驾却自动不走啦,只见这七娘娘的玉石的颜面上,却有两眼的眼泪在流淌而下。众人迷惶不已,遂请师公子(法师)前来做法,以投卦问卜的方式,取决于去留,占卜后,七娘娘显灵说:我不愿离开野狐城,就在野狐城文家河落脚为妥。众人无奈,只好在文家河修建起了七娘娘的庙宇。七娘娘落脚文家河的典故就源于此故事。信不信,权且由大家评说罢了。

又传说七娘娘在文家河落脚之后,因这七娘娘的面首是玉石做的,有价值连城之一说。曾被一些当地官员,在民国时期,就曾有马家队伍的一个长官,利用其身职权,将七娘娘的玉石面首盗去,占为己有。却不想七娘娘威显神灵,头痛万分,遂又归还于七娘娘庙内,成为趣谈。后在文革期间,庙宇被毁,七娘娘的玉石面首不知所终。一说是被张家磨人埋进了东山山沟,一说是被红卫兵收缴而去。

文水西城村狐爷庙传说(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6)

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庙会结束的最后仪式中,最惊心动魄的当属法师倒杆和阴阳踩表。扎签时,师公子(法师)技艺最高者手持羊皮鼓,绕场几匝,挥动羊皮鼓敲打震天,铁环相掷击,发出悦耳之声,于这神音符中跳跃腾挪,动作古怪多诡,异常矫健奔放,舞毕,又见师公子运足气力,屏息凝神中将三四寸长的铁签扎入双臂及两腮,场面极其爆眼。铁签穿皮肤而过,并无鲜血渗出,惹得围观群众一片哗然和惊呼,然师公子面不改色心不跳,陆续前后共扎十二支为最。众师公中,扎十二签者,为大法者,扎一二签者,为小法者。唯此有大法者人,所受人敬仰居多,所得报酬也优厚多多。

法师怕倒杆,阴阳怕踩表。踩表更将庙会气氛推向高潮。万众瞩目中,一活羊被起至新修山门房脊上,操刀手早已就位,随着手起刀落,羊脖子处鲜血喷涌,还没来得及看分明,羊从房脊上滚坠而下,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无论是扎签还是,都是祭祀的最高仪式,均可追溯到野狐城的传奇巫术上,在旧时,为了取悦神灵,祭典中不但有牲祭,还有人祭(以活人祭)。牲祭如常,人祭就以扎签取而代之,是谓“血祭”。

文水西城村狐爷庙传说(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7)

跳神开始,庙前空地上燃起篝火。七八位师公子轮番登场,或单个表演,或两两结对,或全盘上阵。师公围着火堆欢腾跳跃,气氛异常热烈。尤其八位师公全盘上场时,一律穿各色法衣,手执单面羊皮扇鼓,边唱边跳,伴随着鼓点子的节奏进行演唱和舞蹈,特别是扇鼓的敲击,师公子们或走成直线,或围成圆圈,或前后交错活动,变幻着队形,舞动着扇鼓,特别是当舞者边舞边甩摆头时(用麻扎成的二、三尺的发辫),气氛更加热烈,场上掌声雷动。

然而,比这更有趣的当属拽神。野狐城人称:抬轿子。十七八个小伙子们各抬着一只轿子,约一百多人,齐心合力共计将九位方神,沿着九天神母神庙周围绕圈,时而向前疾跑,时而向后倒退,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在原地回旋,动作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煞是有趣。据说这是神灵在指使所趋,一大群小伙子跑得是满头大汗,精疲力竭。还将脚指头和腿上跑出了血为奇迹。这种活动当地人称为“拽神”,与野狐城社火中跑旱船相似,其目的在取悦观众,带给人节日般的欢乐,其意为神人共乐。

文水西城村狐爷庙传说(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8)

在野狐城人的传说中,在每年农历七月七——七夕的时候,七娘娘会把凡间满十六岁的青少年的品德修养造册登记,呈报送给月下老人,月老经过仔细检查点后,便仔细审察各人的品貌、脾气秉性,尤其是双方之间的缘分,把未婚男女排列组合为最佳配偶,然后登入婚约书。并说七娘娘还将用黏土将每对情侣捏成泥人,然后用红线把他们的脚拴上,晾干后再放入配偶堂,算是完成了婚姻大事任务。于是七娘娘在中国民间又被称为情侣的保护神,保护情侣间能百年好合。

在野狐城,在九天圣母庙里,总计有九个行神轿子,但不知何种原因,又加入了金龙爷和河池爷的祭祀活动。此后,《玫瑰天涯》将另立篇章,重点介绍两位龙神在野狐城呼风唤雨、布雨济民的民间文化故事传说。

野狐城人文故事系列由兰州玫瑰天涯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文水西城村狐爷庙传说(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9)

文水西城村狐爷庙传说(揭开明清时期野狐城的神秘面纱之二:野狐城九天圣母庙和七娘娘)(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