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有什么内容(杨万里舟过安仁地名考辨)(1)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提要】杨万里有诗作《舟过安仁》五首,其中地点“安仁”有现在湖南省安仁县和江西余江县两种说法。本诗创作于诗人任江东副漕的第二次巡行期间,根据本诗创作前后,诗人的巡行路线等因素进行分析,“安仁”应为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

【关键词】杨万里;巡行;安仁;余江

杨万里(1127—1206)作有《舟过安仁》五首,关于其创作地点安仁有现在湖南省安仁县和江西余江县两种说法。如:安仁舆地纪胜卷二三江东路饶州:安仁县,中,在州东南一百里。陈置安仁县,隋开皇九年废。皇朝开宝八年以余干县地置安仁场,端拱二年升为县。认为安仁是江西余江县。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选录其中的第三首,并把其中的地名注释为:安仁: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认为安仁是湖南省安仁县。杨万里有诗作《舟过安仁》五首作于诗人担任江东转运副使巡行途中,根据诗人当时的职务、本诗所收入的诗集,本诗创作前后诗人的巡行路线等多种因素分析,安仁应为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

一、南宋的三个安仁县

杨万里生活的南宋年间,我国有三个“安仁”同时并存,即今天的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江西省余江县和湖南省安仁县,其中湖南省安仁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属西川路。该县设立于唐武德三年(620),取“仁者安仁”之意,历唐宋两朝,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并入大邑县,共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杨万里生活期间,该“安仁县”仍然存在。

湖南省安仁县,属荆湖南路。宋乾德三年(965)由安仁场升格为安仁县,县名取“安抚仁义”之意。江西省余江县,属江南东路。南朝时即已设立,自从宋端拱元年(988)正式确立为安仁县以来,至民国三年(1914),一直称为安仁县。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又因境内有余水(信江),民国三年(1914)才改名余江县。三个安仁距离遥远,杨万里在巡行的两个月左右时间里不可能都有涉足。那么《舟过安仁》中的“安仁”究竟是哪一个呢?江西省余江县属江南东路,诗人又是当时的江东副漕,似乎可以确定“安仁”即余江县。本文将结合本诗创作前后,诗人的巡行经过进一步探讨。

二、《舟过安仁》与诗人的巡行路线

(一)出任江东转运副使及创作《江东集》

绍熙元年(1190)十月至绍熙三年(1192)五月,杨万里出任江东转运副使。关于杨万里出任江东转运副使的原因,《杨万里简谱》有这样一段文字:

借焕章阁学士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编修。《孝宗日历》成,依例当属杨万里序,宰臣属之他人,以失职力丐去,光宗不允,拜中奉大夫。会进《孝宗圣政》,杨万里当奉进,孝宗不悦,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江东集》自此始。杨万里出任江东转运副使的原因是因为秉性刚直,多次忤逆圣意,令孝宗不悦。光宗继位以后,杨万里任中奉大夫,奉进《孝宗圣政》时,再次令孝宗不悦,旋即被调任为江东转运副使,负责淮西和江东的军马钱粮。在江东转运副使任上,杨万里创作了五百多首诗,编订为《江东集》,共五卷,并作有《诚斋〈江东集〉序》一篇:

绍熙庚戌十月,予上章丐外,蒙恩除江东副漕,辞行诸公间,参政胡公笑劳曰:“诚斋老子是行,天不以其欠《江东集》耶?”予谢不敢当也。既出修门,友人巩丰追送予于舟次,因举似胡公语,且自笑曰:“金陵,六朝故国,句固未易著;又经半山品题,著句亦未易。”丰曰:“先生何畏焉?钟山,吾师也。石城、大江岂欺我哉?金陵之胜绝,固也。抑诗家未有勍者欤?有勍者,则与半山并驱诗坛,未知风月当落谁手,先生何畏焉?予复谢不敢当也。”既抵官下,再见夏时,因集在金陵及行部广德、宣、池、徽、歙、饶、信、南康、太平诸郡所作,得诗五百首,乃命曰《江东集》,以寄刘炳先、继先伯仲。壬子五月二十五日,诚斋野客杨万里序。

序文指出了与《江东集》有关的许多信息,包括作品的数量、创作时间、创作地域、诗集命名等问题,更为我们确定安仁的具体地点提供了重要线索。行部即巡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视察,巡行区域包括江东路和淮西路。在江东转运副使任上,杨万里有两次巡行,并留下了大量的诗篇。第一次巡行,根据《江东集》中的《八月朔,晓起趣办行李》、《行部暂辞金陵同列有感》以及《儿侄新亭相迎》等诗内容,可知此次巡行约在绍熙二年辛亥(1191)八、九月间。第二次巡行,根据《江东集》中的《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舟过鹅行口,回望和州鸡笼山》等诗内容,这次巡行始于绍熙三年壬子(1192)的寒食节前一天,历时约两个月,整个行程差不多环绕了江东和淮西一圈。

(二)杨万里第二次巡行的路线

由第二次的巡行时间和路线可以确定《舟过安仁》五首作于这次巡行期间。为了理清诗人这次巡行的路线,故将其此次巡行中所作的诗篇及途径地点列举如下:

舟过安仁有什么内容(杨万里舟过安仁地名考辨)(2)

舟过安仁有什么内容(杨万里舟过安仁地名考辨)(3)

舟过安仁有什么内容(杨万里舟过安仁地名考辨)(4)

舟过安仁有什么内容(杨万里舟过安仁地名考辨)(5)

舟过安仁有什么内容(杨万里舟过安仁地名考辨)(6)

这次巡行,杨万里一共创作了二百十三首诗,诗题中出现了八十五个地名,这些地名大至州县,小到村寨,其中很多地名今天仍在使用,大致为今天的江西、安徽和江苏三省。通过这些地名,我们可以理清诗人此次巡行的路线,他从治所南京出发,取道宣、歙等皖南各州、县,进入江西的浮梁、乐平等地,接着沿信江进入鄱阳湖,途径上上饶、弋阳、安仁、余干等地,再过鄱阳湖抵达都昌、九江一带,最后沿长江巡行淮西路辖区并返回金陵。江西余江和湖南安仁相隔千里,因此从空间上来说,杨万里这次巡行期间并未到过今天的湖南。乘船经过的安仁在宋朝属于饶州,正是诗人管辖和巡行的地区之一,所以安仁就是余江县。

(三)杨万里经过安仁的时间

从时间上推算,安仁也是余江县。诗人巡行期间,从皖南进入赣东北以后,沿着信江进入鄱阳湖,途中必须经过安仁。那么经过安仁的具体时间,我们可以巡行途中的其它诗作为线索进行推算,如《过翥山渡》前有一段小序:

自闰月十九日过宣城,入宁国、绩溪、新安、休宁、祁门、浮梁至乐平,皆山行。三月四日出乐平南二十里许过渡处,始得平地,江流甚阔,喜而赋之。闰月十九日,即绍熙三年(1192)的农历闰二月十九日。三月初四到达翥山渡,翥山渡在乐平城南二十里处,可知,诗人从宣城到乐平大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此后,诗人又从乐平进入弋阳、上饶,再到安仁。乐平到安仁之间的路程,不会超过宣城到乐平的距离,正常情况下,十天内可以到达。那么,诗人经过安仁的时间应在三月十五日之前。又如诗人经过舒州(今安庆)以后,作有《三月晦日》一诗。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可知诗人三月初到达乐平以后,再沿信江经过弋阳、上饶、安仁等地进入鄱阳湖,抵达九江,然后沿江巡行,到达舒州以后,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其中还包括在途中耽搁和游览的时间,如在康郎山住了三个晚上、风乡口耽搁一天、遍游庐山等。如果没有半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从安仁到达舒州的,因此我们可以大致确定诗人经过安仁的时间在三月十五日之前。因此,若安仁在湖南,数千里之遥,凭借当时的交通工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诗人既不可能到达,也不可能返回,更不用说三月底经过舒州。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安仁也是江西余江。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舟过安仁》创作于杨万里在江东转运副使任上的第二次巡行,余江(时称安仁)属于江东转运使的巡行范围。根据本诗创作前后,诗人的巡行路线等多种因素分析,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进行推算,杨万里乘船经过的安仁是今天的江西省余江县,不在湖南。

舟过安仁有什么内容(杨万里舟过安仁地名考辨)(7)

舟过安仁有什么内容(杨万里舟过安仁地名考辨)(8)

文章作者:李 嘉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2019年 第3期

选稿:何铂羽

编辑:刘家瑶

校对:罗舒平

审订:耿曈

责编:洪珊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舟过安仁有什么内容(杨万里舟过安仁地名考辨)(9)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