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资治通鉴第三十六卷 汉纪二十八

【原文】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还,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太师光、大司徒宫、大司空丰、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行太常事、太史大夫刘秀及太卜、太史令服皮弁、素积,以礼杂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又以太牢策告宗庙。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黄金万斤,为钱二万万;“莽深辞让,受六千三百万,而以其四千三百万分予十一媵家及九族贫者。

【译文】春季,太皇太后王政君派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前往王莽家,呈上礼物,并与王莽的女儿相见。回来后,向王政君奏报:“安汉公的女儿,受到最好的教育,有美丽善良的容貌,适宜承受天命,侍奉皇家宗庙祭祀。"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行太常事太中大夫刘秀,以及太卜、卜史令,都戴上鹿皮帽,穿上素色衣裳,依照仪式,共同卜卦。都说:“这是金、水互相辅佐的吉兆,父母和睦喜悦的卦象。正是所谓康乐、强健的预示,子孙大吉的征兆。“接着,又用猪牛羊各一头祭祀,以策书禀告宗庙。主管官吏报告:“按照成例,聘皇后的彩礼是黄金二万斤,折合钱二万万。”王莽执意推辞,只愿接受钱六千三百万,而又在其中拔出四千三百万,分赠给被选为从嫁媵妾的十家,以及王姓家九族以内的贫苦亲

对付自吹自擂的人(自吹自擂相当愚蠢)(1)

【解析】

赞美合理化

夏侯藩、刘宏、平晏回来后向王政君奏报:说王莽的女儿知书达理,又美丽又善良,适宜承受天命,侍奉皇家宗庙祭祀。赞美的话必须要由其他人说出口,这样才显得合理化,才更有说服力,如果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别人就会认为你在自吹自擂。

人人讨厌,自吹自擂

职场中同理,赞美的话必须要由其他人说出来,才更有说服力,如果你自吹自擂,领导会认为你很虚伪,会给你打上邀功心切,爱出风头的标签,如果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你的职场生涯就到头了。话说回来,你有没有功劳是领导说了算,领导心里有数。如果事事邀功请赏,领导就会反感,就算真有功劳也会抹杀你的功劳。

对付自吹自擂的人(自吹自擂相当愚蠢)(2)

有钱不拿?

主管官吏报告:“按照成例,聘皇后的彩礼是黄金二万斤,折合钱二万万。”王莽执意推辞,只愿接受钱六千三百万,而又在其中拔出四千三百万,分赠给被选为从嫁媵妾的十家,以及王姓家九族以内的贫苦亲。

二万万钱可不少,王莽不拿二万万钱,执意推辞只愿接受六千三百万钱(西汉时期普通老百姓年收入不足1万钱),有钱不拿不符合常理!王莽身为大司马,同样需要大量钱财笼络人心,有钱不拿王莽是怎么想的呢?王莽不拿钱其实就是想拿权,钱财跟权力相比那就逊色多了。

不拿钱就想拿权

此时王莽想得到更大的权力,所以就执意推辞只愿接受六千三百万钱,以显示我王莽并不贪财。既然为了显示不贪财,为何又接受六千三百万钱呢?因为置办婚礼肯定是要花钱的,不可能自我掏腰包吧?而且是皇后的婚礼,更要花费大量钱财,所以就接受一部分钱财,以置办婚礼。

对付自吹自擂的人(自吹自擂相当愚蠢)(3)

封口费!

王莽又在其中拔出四千三百万,分赠给被选为从嫁媵妾的十家,以及王姓家九族以内的贫苦亲。王莽为何要这样做呢?其实分赠从嫁媵妾钱财,就是要施恩笼络人心,也相当于封口费,让她们拥护王氏家族。这些随嫁的虽然地位不高,但同样不能得罪,以免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粥。

破财消灾

然后又分给王姓家九族以内的贫苦亲戚,为何要分给他们呢?因为中国人都有仇富心理,大家不认识还无所谓,因为不认识就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大家是亲戚,你发财了不给他们点好处,他们就会仇视你,甚至会暗中搞你。财散人聚,破财消灾,目前最主要的是巩固权力,等权力稳定后还愁没有钱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