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上5天班,已经不止是身体被掏空那么简单。早上坐的好像不是地铁,而是开往釜山的列车,所有人都表情呆滞,面色微苍……所以来吧,看点能唤醒我们的书,来自飞芒书友们参加阅读打卡活动后的推荐,必须好看。

【减压书单】

有没有应激性障碍方面的书(需要几本书来挽救我们丧尸化的大脑)(1)

评《怪谈·奇谭》落语《怪谈·奇谭》这本书说的是日本的鬼故事,写书之人名叫小泉八云,日本国籍。但是,他却是一个道道地地生于希腊,长于英美的白种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所写出来的日本鬼故事成为了经典,是后世很多日本动漫、小说的原型出处。 鬼这种物事,说起来玄妙,解释起来其实就是人死了之后的状态。正因为是跟人有关系的事物,所以也就存了些人的感情。正因为没有谁死了之后还能留下给人的记录,所以鬼故事才如此迷人。

评《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落语《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是在读书群中有书友推荐过之后收下的。总体来说:短篇小说,翻起来很快,阅读感很轻松,感叹于作者脑洞之大之余,也小小的钦佩一下这也不失一种美。 西游记、湘西赶尸人、圣女贞德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到了作者这里有了完全不同的诠释。用流行的说法,仿佛是同人小说,但闭卷思来,其中作者想要透露出的思想比同人小说更加深邃。

末日浩劫一群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精英;现代化、政府化管理的湘西赶尸人公司;追寻音乐梦想的唐玄奘师徒;从另一个角度看到的圣女贞德。都引发我深深的思考。 末日浩劫来临的时候,我将是那个被选中的平凡人,还是被上天抛弃的精英呢?无论是信仰还是音乐,还是任何东西,敢去追逐梦想的人,为之放弃所有的人是否真的存在? 所以,我从来都是一个认为开卷有益的人,因为书从来都是别人智慧、情感、经历的结晶。任何的书都可以引发读者某一方面的共鸣,都可以让读者停下脚步来思考。不用关心思考的结果,我认为这就是书的魅力所在。

有没有应激性障碍方面的书(需要几本书来挽救我们丧尸化的大脑)(2)

评《一个人的村庄》一朵一果濒死的村庄,最后的哀歌。 作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我,一直对乡村存着一种特别的情怀。很多时候说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离开她,或许很多人会说是借口,还不是为了追求俗不可耐的那个东西——“钱”而抛弃了她。这么说也无可厚非,如今城市化飞速发展,哪个乡村的人不是抛土弃家,为着那么一点点诱人的口粮,令人“艳羡”的城市生活。 确实,城市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方便,数不尽的光鲜亮丽,灯红酒绿吸引着我们。作者又何尝不是呢?

在本书结尾处,作者说本可以在离城市近的那个村庄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可不甘心的他还是闯进了大城市,让妻子女儿在家里荒芜着一个一个夜晚,那是以后怎么弥补都补不回去的时光。 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时间从不给你回头、喘息的机会。可是这些道理当挤破头往大城市融入的人们,甚至所有人都明白的时候,就只剩下后悔了。 也许是我太悲观了,看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的村庄我们回不去了。我回不去了。生养我们,容了我们所有童年、所有欢笑、所有眼泪、所有爱恨情仇的村庄,心心念念的家、故乡,回不去了。 这是多么让人撕心裂肺的事啊。所以请不要嘲笑一个看见一丁点关于故土的文字,听到一丁点关于故土的声音就要痛哭流涕的人,因为那里,毕竟是她的根。

有没有应激性障碍方面的书(需要几本书来挽救我们丧尸化的大脑)(3)

评《万物有灵且美》木乂刀这是一本兽医描述给动物治病的写实。本书并没有着力于如何治疗,而是把笔墨应用到动物的表情行为,比如策划一群猫暴动的老猫,追着车的狗,踢起来毫不留情的马,还有温顺乖巧的羊。 正如书名,万物有灵,这些无法言语的动物们用它们的行为去让我们懂得生命的张力,同时也让我们理解生命的脆弱。用原文的话就是,谁都无法了解生命的奇迹,但生命却值得每个人敬畏的。 在钢筋水泥的社会里,人心变得自私,缺乏人文关怀,更缺少向内看和向细微看的内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本书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农村的美,自然的美,和兽性的美。

有没有应激性障碍方面的书(需要几本书来挽救我们丧尸化的大脑)(4)

评《嗨,这个有情有肉的世界》张一这是一本上架建议为绘本的小书,放在以往,我是不屑一顾的,因为“这是给孩子们看的”。但是,当我收到书的那一刻,看到封面上几个可爱的简笔娃娃,几乎就在一瞬间,我莫名的喜欢上了它! 我一遍一遍的读,却每次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随便举个例子,小肉解读八大山人的《鱼》,从朱耷画中鱼的神态,看出了鱼的忧伤、鱼的依恋、鱼的不舍、鱼的追求……

于是,联系当今社会,环境的极端恶化,人类的肆无忌惮,“雾霾,雾霾,满城的牢笼。快跑,快逃,向最后一点清净游去。” 画中的鱼和当下的我们何其相似。君不见,多少精英白领逃离北上广,又有多少父母在教育儿女时目标即美欧。这样的后果,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又如石涛《对牛弹琴图》。小肉解读“倾诉容易,听众难觅”!从主体,客体两个方面解读,让你不由产生辩证的思考。即使最简单从字面上讲,你也既会是一个倾诉者,又可能是一个倾听者。

生活中,谁不会遇到这样的倾诉与倾听?当别人发牢骚找你倾诉时,你是不是在认真倾听,还是经常不耐烦打断,甚至给他当头一棒?当你遇到问题需要倾诉时,你需要的是真正的聆听者还是插话者? 再联系最平常的家庭矛盾,有多少是因为平时言语的不注意所导致?如果扩大倾诉与倾听到言语的和谐,那么会不会减少矛盾?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深思下去,不再细说。简言之,小肉之画,多读细读方知其真味!

加入飞芒读书会

和上千位书友一起打卡阅读,

对抗惰性,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