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划龙船最开始是纪念伍子胥非纪念屈原

端午划龙舟真的是纪念屈原吗(端午节划龙船最开始是纪念伍子胥非纪念屈原)(1)

巴山蜀水

辽阔世界,宏伟人生.长年累月,真诚勤奋.不断探索昨天 23:41

端午划龙舟真的是纪念屈原吗(端午节划龙船最开始是纪念伍子胥非纪念屈原)(2)

端午节划龙船最开始是纪念伍子胥非纪念屈原

——迟来的溯本清源

此文已发观察者《风闻》栏目登出,阅读超千多,网址链接: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76036

忙了一天,才想起端午节,有朋友刚才问鄙人端午节的起源。鄙人作了回答。顺便把这段回答发上,都深夜11点半了,迟来的更正。

我写《伍子胥》,深入考证了端午节划龙舟的真正起源:

端午划龙船,现在中国有两种说法,楚人说划龙船是为纪念后来的楚国爱国诗人投江而亡的屈原(华人圈占主流);东吴——尤其江苏苏州、无锡、南京、上海、浙江杭州、宁波一带则说是纪念“鸱夷沉江”的伍子胥。苏州还申报获得了联合国文化遗产(原来吴国的国都在梅里——现在的梅里镇。伍子胥代理相国后一手主持规划修建了苏州城,使这一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延续至今,没有伍子胥,就没有苏州城,所以苏州人很感激伍子胥;中华民族同样应该感谢伍子胥为中国留下了这一宝贵历史名城遗产,中国的威尼斯——苏州。顺便说几句,鄙人写了此剧后,专门去苏州考察了苏州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不禁为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伍子胥的天文地理知识之高超震惊:苏州城全城被水流环绕穿插,建城两千多年,居然从来没发生过水患。伍子胥在当时那个年代,规划如此宏大的兴建城池工程,几千年来怀抱在水流中,居然从无水患自然灾害,这需要何等超人的地理水文知识,此君真的太有才了)。鄙人认为:伍子胥是被夫差以冤屈罪名"叛国罪"赐死,头被割掉,尸身装入鸱夷(皮口袋)沉江的(公元前484年端午,比屈原早死208年);屈原是楚国灭亡投江身亡的(公元前276年端午);二人皆是忠君爱国而亡,都是忠臣,都是在端午节这一天身亡的,都是民族魂,都值得纪念,没别要去争论谁跟谁。

两个说法有史籍为证:南朝萧梁时期(502年-557年)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明)徐炬辑《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公元58--125年)认为:龙舟的起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换句话说:是伍子胥的死对头勾践灭吴后,为哀痛怜悯、纪念伍子胥的忠烈而首先创作——伍子胥的死对头都如此敬佩,忠烈之心可见一斑。后来伍子胥的形象渐渐演变为“涛神”——河神。所以说:善恶忠奸民自辩,天日昭,碧水澄!(天日一样明亮显眼,碧水一般清晰透明)。

汉代的《吴越春秋》,是最早明确定性“端午划龙舟”,起源是纪念伍子胥的的典籍。也就是说,端午节划龙舟,最开始是纪念伍子胥。两百年后,才移植到屈原身上,变为纪念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