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瑞丽边境管理大队姐相边境派出所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作为加强和创新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民族文化幸福村、民族旅游致富村、民族稳定平安村警地联创共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姐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哪方面的经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哪方面的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哪方面的经验

近年来,瑞丽边境管理大队姐相边境派出所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作为加强和创新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民族文化幸福村、民族旅游致富村、民族稳定平安村警地联创共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姐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出点子想办法 帮助群众找到致富路

  “姐相”系傣语译音,即“宝石街”之意。姐相镇位于中缅边境,汉、傣、景颇、德昂等各族人民世代相居相融、亲如一家。

  “我们与派出所结对联创2年多来,开展共建活动30多次,派出所社区民警给我们提了许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村寨发展的意见,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银井一社村党支部书记岳恩赛地说。如今,农家乐、生态采摘园、稻花鱼等旅游项目,给村寨群众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近年来,姐相边境派出所以党组织共建为核心,以兴边富民为主题,以“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为重点。通过与乡党委、村寨社区、辖区企业等基层党组织联创共建,选派党员民警到村、农场党组织任职,联系指导基层组织16个,通过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帮助困难群众13户,推动辖区老人重拾傣族竹编、蜡染、傣锦等各类民族手艺,发动青年群众积极传承民族文化技艺,帮助17名群众走出一条民间工艺品经营化的路子。

  今年,该所还通过与乡司法所协作共建,积极协调争取资金,打造了“银井普法教育基地”,提出了“人到边境游、法律心中留”的共建主题,拓展出一条“景区—普法教育基地”的旅游新路线。

  强管控保平安 群众生活幸福指数高

  “瑞丽市工业园区位于姐相乡,目前入驻进出口加工制造企业26家,我们与派出所胞波防疫队联合建立‘一警一企’‘入企办公’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疫情期间复工安全,同时两方协作增强外籍务工人员管理,构建了创业经商的良好环境。”工业园区副书记罗加助说。

  良好的治安环境是人民安居乐业、区域招商引资的关键。姐相边境派出所强化边境非法便道全天候网格化巡逻管控,联合卫健等多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在辖区村寨设置14个治安查控点,1个双向查缉点、6个流动查缉点和4支巡逻防控队,扎实筑牢边境网格化管控防线,确保辖区零感染、辖区边境线零输入。

  同时,该所深入打造中缅民间联合禁毒中心,成立打击跨境违法犯罪联动平台,严格按照半军事化模式管理和建设护边员队伍,规范边境群防群治组织,动员群众参与到打击涉边违法犯罪中来,对重点区域和易发生走私情况的便道通道安排常驻护边员,将治安管理的“边缘区”变为禁毒防艾、打走私反偷渡的“堡垒区”,成功打造了银井村、小广弄村等一批无毒村寨。

  动真情做实事 为群众排忧解难

  “我们生长在美丽的‘一寨两国’,身处中缅两个国度,唇齿相依,心手相连,是永远不变的情怀……”在银井边防小学课间活动中,学校师生与派出所民警一同唱起校歌,悠扬的歌声唱出了中缅两国边民世代友好、胞波情深的共同心声。

  如今,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拂起边疆春“枫”。派出所积极协调筹集资金为辖区3所学校学生购买学习用具、生活用品,民警牵头设立“阳光工程”基金,先后帮助6名儿童重返校园,帮助12名学生纳入困难学生救助范畴。

  “邻里矛盾不过夜,跨国矛盾能解决,姐相有个‘国际小法庭’。” 46岁的傣族旺信大姐有一次看到关于调处中心的报道,编起了顺口溜。

  派出所创新建立的“大调解 大服务”机制,通过探索总结出群众自调、村队干主调、派出所调处、联合调处、涉外调处“五级调解工作法”;结合村规民约、民族习俗等,聘请缅方民间兼职调解员参与调处,避免文化和法律差异引起制度层面的碰撞。3年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9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7%,先后收到缅甸群众3封跨国感谢信,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工作目标。

来源:德宏团结报

原标题: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边疆开花结果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如尘

审核:祝小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