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皇宫及八大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伪满洲国时期的宫殿及统治机构。其中,伪皇宫于2013年5月成立伪满皇宫博物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保存最大的皇宫建筑群(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1)

1932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将长春市变为伪满州国国都--新京市,并在新京建起了伪满国务院(今白求恩医大基础楼)及所属八个部,即:伪满治安部(今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伪满司法部(今吉林大学新民校区白求恩医学部)、伪满经济部(今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第三临床医院)、伪满交通部(今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伪满兴农部(今东北师大附中)、伪满文教部(今东北师大附小)、伪满外交部(今社会科学院)、伪满民生部(今省化工设计院)、伪满综合法衙,统称"八大部"。

世界保存最大的皇宫建筑群(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2)

伪满八大部位于长春市中心的新民大街附近,包括伪满洲国的八大机构(治安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卫生部),建成于1936年。八大部各幢大楼的建筑风格都各不相同,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既有外观宏伟的大楼,又有垂花拱门的庭院。在新民大街两侧,满是高大挺直的杨树,这八幢建筑独特的大楼就繁华绿树之中隐隐而现,将这条街装点得典雅清净。

世界保存最大的皇宫建筑群(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3)

"八大部"于1936年间基本建成,唯有溥仪的"新皇宫"(今地质宫)只完成地下部分,而金碧辉煌的宫殿,是解放初完工的。宫殿,华丽中透着古朴,翠绿色琉璃瓦的宫顶,高大的六根红柱,使整个宫殿庄严雄伟。宫殿占地31.2公顷。殿前的广场已改建为文化广场,是人们观光休闲的理想场所,那绿色的草坪、白色的广场鸽以及壮美的雕塑太阳鸟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人。站在宫殿的中轴线上向南望去,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街直插南湖公园,宽约60米,两侧是高高的杨树,中线花坛是松、柏、丁香树带,通街象一条 绿色长廊。"八大部"办公楼坐落在沿街两侧。

世界保存最大的皇宫建筑群(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4)

伪满综合法衙(今中国人民解放军461医院),邻近南湖公园,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正中塔式楼顶,嵌以紫红色的琉璃瓦,外墙用咖啡色砖贴面,设计新颖独特,外表呈圆角曲线形。它是伪满州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傀儡政权统治镇压中国人民的主要工具之一,楼内设有刑讯室和绞人机等10种刑具。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在此惨遭无辜杀害。

注;八大部旧址等大型建筑保存完好,分布于市中心地带,公元1936年基本建成。这些遗迹已成为日本侵华罪恶史和民族耻辱历史的见证。

位于新民大街1号的建筑就是当年的伪满军事部,如今这里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伪满军事部原名"军政部",后改称"治安部",1943年改称"军事部",是指挥伪满洲国军队的机关。

伪满经济部座落在新民大街9号,现在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监床学院。这栋楼建于1938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伪满经济部原名"财政部",1937年改称"经济部"。

今天的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就是当年的伪满交通部。它管理东北境内的公路、内河航运及邮政。

伪满司法部的旧址在今天的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部,司法部设有总务司、法务司和行刑司,掌管法院、检察厅及狱政等司法行政事务。

位于自由大路8号的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就是当年的伪满兴农部,兴农部掌管东北的农、林、牧和水产。

在它的东面就中伪满文教部,日本投降后,这栋楼被当时的长春大学占用,解放后由东北大学接管,现在是东北师大附属小学的教学楼。

伪满民生部的旧址位于人民在街133号,现在是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民生部原名"民政部"。1937年改称"民生部",1945年3月又改称"厚生部"。

位于建设街30号的这栋法国风格的建筑就是当年的伪满外交部,这栋楼建成于1934年,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是由法国一家建筑承包商设计和承建的。解放后,几经周折,现在归吉林省东方房地产开发公司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