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新唐书.王勃传》,读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史料,心中思绪万千,写了一篇心得体会杂文,现传上网络与诸君分享。

《新唐书》记载,王勃少年得志,被唐高宗征召入仕。唐高宗让王勃进入沛王府,陪沛王李贤读书。李贤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嫡次子,是太子李弘的预备接班人。一旦李弘命有不测,他就是太子之位的第一候选人。

唐高宗和武则天,非常重视李贤的教育工作。李贤让李绩(演义里的徐茂公)给李贤当老师,还把王勃等才子派给李贤当陪读。李贤不爱读书,却喜欢跟弟弟英王李显斗鸡。王勃的使命,应该是劝李贤好好学习,让他远离玩物丧志的斗鸡活动。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1)

唐高宗和武则天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王勃非但没有劝沛王好好学习,反而助长沛王的玩性。王勃为沛王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此文虽然不如《滕王阁序》有名,但也是千古名篇。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搜索《檄英王鸡文》品读一番。

唐高宗知道《檄英王鸡文》之后,当真是龙颜大怒。唐高宗在朝堂之上,严厉批评了王勃,然后把王勃罢官,发配四川去了。这件事情,反应出王勃不会揣摩上意,凡事率性而为。这样的人,注定会在仕途上摔跟头。

王勃后来到处碰壁,不但摔得头破血流,还犯了杀人罪,结果被判死刑。也是天不收英才,刚好碰到唐高宗大赦天下,王勃因此被释放了。王勃的父亲,受到他的牵连,被贬官出任交趾令。交趾在今天的越南地区,王勃因此前往交趾投奔父亲。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2)

唐高宗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王勃从陕西前往越南,路过今天的南昌。当时的南昌,名叫洪州。洪州的都督姓阎,阎都督久闻王勃大名,留王勃在南昌小住。阎都督为了帮女婿铺路,在滕王阁设宴,让才子们作《滕王阁序》。

阎都督的意思,是让各位才子谦让,把出风头的事情,让给自家女婿。各路才子都比较识相,都不敢写作,都想把出风头的机会,让给阎家女婿。笔墨纸砚递交到王勃手里,王勃不知谦让,写出了千古奇文《滕王阁序》。

此事典出《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六.王勃传》,原文是:“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3)

李世民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滕王阁的修建者,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亲弟弟,唐高宗的亲叔叔李元婴。阎都督本来想借助皇子名阁,让女婿写出一篇杰作,为女婿打响名声。王勃不识相,偏偏砸了阎家女婿的场子。

阎都督一开始“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后来见王勃的《滕王阁序》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才赞曰:“天才也!

阎都督虽然夸了王勃,但是没有留下王勃。王勃依然要前往越南,结果在海上碰到大风大浪。王勃没见过这个阵势,掉到海里去了。船员把王勃救起来了,王勃惊吓过度,结果被吓死了。此事典出《新唐书.王勃传》,原文是:“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4)

图为滕王阁,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一代英才,就这样结束了短暂而精彩的生命。王勃现场即兴创作,写出了《滕王阁序》,却得罪了阎都督,结果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如果王勃情商高一点,把《滕王阁序》写好,悄悄地献给阎都督。阎都督就可以再开一次滕王阁酒会,让自己或者是女婿,再当众写一遍《滕王阁序》。只要王勃把《滕王阁序》的署名权,让给阎都督。阎都督肯定会给王勃谋个一官半职。王勃就不用去越南,就不会死了。

如果王勃这样做了,他就不是王勃了。如果王勃是这样的人,就不会写出《檄英王文》和《滕王阁序》这样的名篇。笔者读《新唐书.文艺志》和古籍《唐才子传》,发现唐朝的才子,大部分像王勃一样,才华横溢,却不适合当官。

举个例子,杜甫的亲爷爷杜审言,也是正史《新旧两唐书》列传的大才子,杜审言出身在“近天三尺”的京兆杜氏,结果却是越混官越小。杜审言在笔者的家乡江西吉安当官,得罪了唐太宗的外孙周季重,结果是锒铛入狱。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5)

武则天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武则天赦免了杜审言,让杜审言重新入仕,结果杜审言又犯事了。杜审言才华横溢,与孙子杜甫一起,在正史的《文艺志》列传,到死了才获得一个“著作郎”的追封官职。

杜甫的才华,更胜爷爷一筹,在仕途上也跟爷爷一样到处碰壁。杜甫身为京兆杜氏子孙,却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笔者遍观唐朝才子,大部分是率性之人。他们想说啥是啥,结果是到处碰壁。

李白得罪了高力士,结果只能是四处漂泊。晚年的李白,甚至被判死刑。要不是郭子仪尽力营救,李白就成了断头诗仙了。

王维费尽心机,向唐玄宗推荐孟浩然,才让唐玄宗答应面试孟浩然。孟浩然率性而为,居然抱怨唐玄宗没给他机会。唐玄宗龙颜大怒,下诏永不录用孟浩然。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6)

唐玄宗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白居易今天写《卖炭翁》,明天写《重赋》,结果惹怒了当朝权贵。张九龄居然跟唐玄宗吵架,也因此断送了仕途。欧阳询当着李世民的面,骂长孙无忌长得难看。吓得李世民赶紧说:“汝不惧皇后问耶?

不仅仅是隋唐的才子率性难为官,其他朝代的才子,也差不多是这样的。苏东坡是率性之人,结果因为“乌台诗案”,差点掉了脑袋。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等大文豪,也都吃过率性而为的亏。

最可惜的人,还是李后主。李后主率性而有才,就是不会当皇帝。李后主亡国之后,如果学习刘阿斗,来个“此间乐,不思蜀也”,应该可以善终。李后主偏偏率性而为,写出“故国不堪回首”,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7)

苏东坡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欧阳询、王勃、祖君彦、杜审言、杜甫、李白、白居易、孟浩然、张九龄、柳宗元、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范仲淹、李后主等人,都是率性之人,他们都是到处碰壁,碰得是头破血流。

由此可见,只有率性之人,才能写出千古名篇。他们因为率性,写出了千古佳作,成了千古闻名的大才子。也因为率性,给自己招来了许多麻烦,甚至是招来杀身之祸。

本文参考资料:《新唐书》《唐才子传》《资治通鉴》。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