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黛玉进入贾府以后过的一直是一种寄人篱下的生活。虽说贾母对她疼爱有加,家中的姊妹兄弟也都待她亲近和善,但是贾家终究不是黛玉真正的家。

不然,黛玉怎会发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慨?其实,黛玉在贾家的不快乐从她初入贾府的那一天就早有预兆。

我们回忆一下黛玉刚入外祖母家时的场景,记得当时,林妹妹的表现是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黛玉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这也揭示了她在贾府不快乐的一大缘由。

黛玉也在一次和宝钗的对话之中透露了自己的心结。

林黛玉父母死后给她留了多少钱(林黛玉的父亲逝世)(1)

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土地,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宝钗虽然和黛玉一样,同住贾家,但是她在经济上是独立自由的,一应吃穿用度,皆为自给自足,不必看人脸色,时而还给下人施施小惠,下人们自然欢喜。而黛玉在某种意义上完全是上门投靠的亲戚,经济来源依附于贾府,不免背地里遭人之嫌。

但是,这样一个现实不免勾起我们的疑问。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时任 “巡盐御史”,祖上又几代做官,怎么会不给女儿打点生活费用?林如海本人逝世后必定也留下了一笔遗产,为何黛玉没有继承?

黛玉的家世

首先,我们先从林黛玉的家世说起,黛玉乃林如海和贾敏之女。贾家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钟鸣鼎食之家,祖上追溯到宁荣二公皆是武将出身。

因此,贾家最早的官爵是先祖打天下挣来的,及至宝玉,已经是第五代,这些人的富贵皆受先祖的福泽荫庇。

林黛玉父母死后给她留了多少钱(林黛玉的父亲逝世)(2)

对比贾家,这林家的地位亦是不同凡响。书中提到: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这段话告诉我们,林家祖上也是四代为官。和贾家不同的是,到林如海这一代,爵位已经无法世袭。但是黛玉之父林如海还是依靠自己的实力金榜题名,中了探花。

书中交代,林如海前后担任了“兰台寺大夫”和“巡盐御史”这两个官职。根据明清的官职制度,“巡盐御史”是个七品官职,且权利不小,是公认的一个肥差。

综上分析,林家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富庶之家,林如海和贾敏的婚姻当属门当户对。

那么,林如海逝世之后,是否留下家产?答案是肯定的。林如海当时担任的是江南一带的盐官,收入不菲,祖上四代为官,也必定留下了一定资产,加上贾敏嫁入林家之时必然也带了不少嫁妆。因此,若说林如海身后没有家产的累积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林黛玉父母死后给她留了多少钱(林黛玉的父亲逝世)(3)

林如海留下的家产去哪了?

在这里,我们不妨推断一下林如海的家产几种可能的去向。

第一种,林如海的堂族姬妾们瓜分了他的大多数财产。

关于林氏家族的构成,《红楼梦》中提到:

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是无可奈何之事。

可见这林家虽然人丁不盛,但是林家有几门堂族,林如海在那个时代,不能免俗,又有几房的姬妾。

记得连家世贫寒的秦钟临死之际都有众多远房婶母兄弟在侧。可见,古代族亲之中,瓜分财产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因此,林如海逝世后,一众姬妾族人们定是私下瓜分过财产,加上黛玉在父亲死前一直不在林家居住,族人恐有欺她年幼,霸占遗产之嫌。加上林黛玉并非计较钱财之人,她极有可能对这一切心知肚明,却不愿去追究,只求安顿好父亲的后事。

林黛玉父母死后给她留了多少钱(林黛玉的父亲逝世)(4)

第二种,贾琏从中中饱私囊。

林如海逝世的时候,贾府安排了贾琏同黛玉一同回苏州处理林如海的身后事。因此,不少人推断素日里贪婪的贾琏一定从中瓜分了不少黛玉父亲留下的财产,这一个观点,显然有点站不住脚。

黛玉父亲的离世,无疑是一件大事,身后之事需要妥善安顿。而贾家之中,谁有能力分派这个重大任务?毫无疑问,此人便是贾母。因此,贾琏这次是奉命出差,纵使财迷心窍,他也不敢贸然在贾母的眼皮子底下贪污这笔钱。

又因贾琏的骨子里其实是个怯弱的男人,他做事情没有王熙凤的胆气。因此,他不大敢贪污这样一笔钱。即便有,很可能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再者,林如海逝世后,家中定来了一众族人远亲,无论是如何分配财产,贾琏作为一个外姓之人,不会有太大的发言权。

林黛玉父母死后给她留了多少钱(林黛玉的父亲逝世)(5)

因此,贾琏从中中饱私囊这个观点有点站不住脚。

第三种,贾府侵占了黛玉的家产。

话说,奉命行事的贾琏不敢公然贪污黛玉的家产。那如果林家果真剩下家产,托贾琏带回,那么,这笔钱去哪儿了?答案只有可能是寄放在贾母处,以供黛玉日后婚嫁之用。

红学界有贾家将这笔钱挪用做修建大观园之说。凤姐早先说过,贾家目前已经面临着很大的财政危机,现在的很多排场不过是做空架子,强撑脸面。特别是对于元妃省亲这种大事,贾家自然不能丢这么大一个脸面。

大观园虽然造价不菲,但是这个家族尊贵了几代,必然还留下了一些家底,特别是贾母那边,王熙凤随随便便变卖贾母的一箱东西,都能有一二千两银子,王熙凤也坦言老太太的梯己可以支撑底下所有姑娘和宝玉未来的婚嫁支出。

由此可见,贾家虽然败落,但并非真的山穷水尽。而且,赵嬷嬷曾对王熙凤说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那个虚热闹去?”

林黛玉父母死后给她留了多少钱(林黛玉的父亲逝世)(6)

这也说明了建造大观园的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皇家出的。元妃省亲当时,正值她得宠之际,平日宫中的赏赐自然不少。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修建大观园的钱当中便有很大部分本来就是皇家的。

因此,贾家侵占黛玉财产,以此修建大观园一说也有待商榷。

关于林如海的家产,我们可以猜测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族人姬妾瓜分,小部分寄放在了贾母处,供黛玉婚嫁。

当然,林如海一定为黛玉留下了一些房地田产,只是这种不动产不方便折现。黛玉本人则对钱财不太关心,只是从家中带回了部分林家珍藏的书本典籍。作为一个书宦之家,这些书籍,更是林如海为她留下来的一大笔财富。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