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西昌马不停蹄的办事,今天一上午滴滴 公交车四趟 步行1.6千步,跑了烟草专卖局、市邮政局、报刊管理处、市场管理局、本来很小一件事,历史原因造成的错误,相关职能部门核查了情况后,均表示符合政策,完善手续后可以办理,得到此消息,心里抑制不住的高兴,每一位办事人员都很客气礼貌,没有丝毫的官架子。直叹公务员的素质优秀!

中午奖励自己吃了烫皮羊肉米线,原汁原味,喝了原汤再加入胡辣椒、小米辣、蒜瓣、一碗鲜美的羊杂米线慰籍了多年思念的胃。

时间还早,就步行四十分钟到了社区,安静的等待他们上班,心想我的报刊亭已经在原地经营了二十七年,社区人员每天上下班必经之路,仅需要盖章证明属实即可,万万没想到,拦路虎随即出现了:一位个子不高,带着眼镜的女士,应该是社区负责人,一口就回绝了:不行。报刊亭没有房产证,我们不能给你盖章!我耐心给她解释,最初是我个人为法人,并提供了原始资料,在2003年后更改为邮政公司负责人为法人,这是国有资产,不可能有产权证,这个情况已经给市场管理局申请说明了情况,该模版也是市场管理局给的模版,仅仅只是需要社区证实我的情况属实。

社区负责人一边看着她手机里的家里监控,一边冷漠地说:那你去找邮政局,让他们给你证实。看着她一脸的漠然,我只好立刻赶到邮政局,再次气喘吁吁地爬上四楼,局里说他们从没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出证明,但具体怎么写,能不能请社区出具模版或者给出指导意见该怎么写才能认可。

于是我奔驰到社区,该社区负责人一边漫不经心的聊着电话,一边示意我到旁边办事大厅,只好在门外等待,整整三十多分钟,终于等到这位负责人打完电话,我谦卑的传达了邮政局的意见,能不能让我就在这里写明白情况说明,请领导过目,看能不能认可?

社区负责人还是说:你们邮政局没有产权证,那你总要给出一份当初谁让你安放在此的证明,你随便放一个亭子就说是邮政报刊亭,我怎么知道合不合规?是不是你个人行为?是不是违建?

我愣住了,结结巴巴地说:一吨多重的报刊亭我个人怎么有能力安放?市政和城建部门不早就找我麻烦了吗?这当初都是由市政府和城建局审批同意之后,才由邮政局安放的。

这位看上去朴实无华的负责人说:要么你找出当初的文件、凭据,要么提供产权证,情况说明不行。我苦苦哀求:这都二十七年了,之前没有电脑办公,邮政公司已经分家为州邮政和市邮政,领导和办事人员都换了好几茬了,怎么还能找到当时的凭据?市工商局(市场管理局)也依据历史证据,同意重新办理,只需要社区证实我真实经营,恳请领导同意!

这位领导仍然坚持说工商局不是她的上级主管部门,并强调他们是有编制的工作人员,怕出事担责,推给社区,她是没有编制的,更不敢担责。我很疑惑:一个小小的报刊亭怎么会出事?会出什么事?就简单办理一张营业执照,主管部分都已经同意办理,迫不得已低声哀求,自己是一名单亲妈妈,为了回来办事,怕耽误开学,孩子都寄养在邻居家里,这份收入是主要生活来源,可依然打动不了她,邮政出具证明不行,要去找出二十七年前的存根。

只好灰头土脸的奔向三公里外的市邮政,大家唏嘘社区会有这样的要求,同时也很遗憾的告诉我:州、市邮政分家、人事变动、时间久远的文件几乎不可能查询到。建议我到州邮政去碰碰运气。

丝毫不敢停歇、连滚带爬奔赴几公里以外的州邮政,办公室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告诉我他们已经不再管理我们了,惊讶社区有这么严苛的要求,汇报领导后,让我明天再联系市邮政,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沮丧的离开后,忽然想起既然当初是城建局审批的,去试一试还能不能查到当年的档案,4.2公里,坐公交肯定来不及了,立刻打车,到了门口已经五点了,电梯七楼,很顺利找到相关科室,一位温和姐姐耐心听完我的叙述,非常不理解社区的要求,告诉我明天写一份情况说明,她转交领导,如果是城建局的管理范围,会给我出具情况说明,如果不是他们职责范围,就没办法帮我了。

到了下午,起风了,凉凉的,街上拥堵起来,下班的、放学的,都在忙着回家,拖着肿胀的腿都分不清该往东西南北那边走?从早上八点出门到现在下午快六点,跑了七个部门,除了社区,其他工作人员都是平和礼貌,客气,设身处地为群众办事,排忧,主动告诉我下一步该怎么做。对比之下,这位社区人员无论从工作状态,对群众的态度,都一言难尽,真的非常不理解社区为什么要这样苛刻……但愿她只是今天心情不好,所以为难我,明天她心情就好了!

打起精神,晚上陪老妈去看了航天公园,夜景真美!

明天继续!祈求好运气!一切顺利!祈求上天保佑:让我可以顺利解决这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可以早早回家陪孩子上学!

社区一直在尽力帮人解决问题(面对这样的社区)(1)

社区一直在尽力帮人解决问题(面对这样的社区)(2)

社区一直在尽力帮人解决问题(面对这样的社区)(3)

,